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安装与验收

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安装与验收被控设备为电动阀、电磁阀、电动风阀、水泵、风机。执行器包括各种风门、阀门驱动器;现场设备安装传感器、执行器、被控设备;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压差、流量、液位传感器;

现场设备验收

各类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等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实行产品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安全认证标志;

(2)外观检查: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设备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

现场设备安装

传感器、执行器、被控设备;

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压差、流量、液位传感器;

执行器包括各种风门、阀门驱动器;

被控设备为电动阀、电磁阀、电动风阀、水泵、风机。

线路敷设

传感器输入信号与DDC之间的连接:采用2芯或3芯,每芯截面积规格大于0.75rnm2的RVVP或RVV屏蔽或非屏蔽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连接软电缆。

DDC与现场执行机构之间的连接:采用2芯或4芯(如需供电),每芯截面积规格大于0.75 rnm2的RVVP或RVV屏蔽或非屏蔽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连接软电缆。

压差开关

水压压差开关通常用来检测管道水压差,如测量分、集水器之间的水压差,用其压力差来控制旁通阀的开度。

水压压差开关应安装在管道顶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水压压差开关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安装。水压压差开关的开孔与焊接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水压压差开关宜选在管道直管部分,不宜选在管道弯头、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水压压差开关安装应有缓冲弯管。

选用RVV或RVVP3×1.0 线缆连接现场DDC。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用通常用来测量室内、室外、风管、水管的空气或水的压力。

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室内、室外压力传感器宜安装在远离风口、过道的地方。以免高速流动的空气影响测量精度。

风管型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弯头。风管型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水管压力传感器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安装。水管压力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水管压力传感器宜选在管道直管部分,不宜选在管道弯头、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水管压力传感器应加接缓冲弯管和截止阀。

选用RVV或RVVP3×1.0 线缆连接现场DDC。

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安装与验收(1)

水流开关

水流开关通常用来检测水管中水流状态。

水流开关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水流开关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垂直安装。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

水流开关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安装。水流开关 的开孔与焊接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水流开关安装应注意水流叶片与水流方向。

水流叶片的长度应大于管径的1/2。

选用RVV或RVVP2×1.0 线缆连接现场DDC。

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安装与验收(2)

防霜冻开关

防霜冻开关用来保护空调机盘管防止意外冻坏。

防霜冻开关的感温铜管应由附件固定在空调箱内,不可折弯、不能压扁,尤其是感温铜管的根部。

防霜冻开关的感温铜管应由附件固定空调机盘管前部。

选用RVV或RVVP2×1.0 线缆连接现场DDC。

空气质量传感器

空气质量传感器用来检测室内CO2、CO、或其他有害气体含量。

以0~10V直流输出信号或者以继电器输出开/关信号。

空气质量传感器安装在能真实反映被监测空间的空气质量状况的地方。

探测气体比空气质量轻,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房间、风管的上部。

探测气体比空气质量重,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房间、风管的下部。

风管型空气质量传感器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风管型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的直管段,应在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

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选用RVV或RVVP3×1.0 线缆连接现场DDC。

涡轮式流量计

基于涡轮转速的流量测量仪表的安装。

涡轮式流量计应水平安装,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流量计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

涡轮式流量计应安装在直管段,流量计的前端应有长度为10D(D一管径)的直管,流量计的后端应有长度为5D(D一管径)的直管段。

如传感器前后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和弯头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

涡轮式流量变送器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并避免管道振动的场所。

选用RVV或RVVP3×1.0 线缆连接现场DDC。

电量变送器

电量变送器把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有功电能等电量转换成4~20ma或0~10V输出。

被测回路加装电流、电压互感器,互感器输出电流、电压范围应符合电流、电压变送器的电流、电压输入范围。

变送器接线时,应严防电压输入端短路和电流输入端开路。

变送器的输出应与现场DDC输入通道的特性相匹配。

电动调节阀

电动调节阀通常用来调节系统流量。

电动调节阀通常由阀体和阀门驱动器组成。

阀门驱动器以电动机为动力,依据现场DDC输出的0~10VDC电压、或4~20 ma电流控制阀门的开度。

阀门驱动器按输出方式可分直行程、角行程和多转式三种类型,分别同直线移动的调节阀、旋转的蝶阀、多转式调节阀配合工作。

电磁阀

电磁阀利用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力,提升活动铁芯,带动阀塞运动,控制阀门开/关。

电磁阀开/关控制无电机、变速器等机械转动部件;可靠性强,响应速度高。

电动调节阀

电动调节阀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电动调节阀应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

电动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电动调节阀阀体上的水流方向应与实际水流方向一致。

电动调节阀阀旁应装有旁通阀和旁通管路。

电动调节阀应有手动操作机构,手动操作机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电动调节阀阀位指示装置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置。

电动调节阀安装应留有检修空间

电动调节阀的行程、关阀的压力、阀前/后压力必须满足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电动调节阀阀门驱动器的输入电压、工作电压应与DDC的输出相匹配

选用RVV或RVVP3×1.0 线缆连接现场DDC。

电动风阀

电动风阀用来调节控制系统风量、风压。

电动风阀由风阀和风阀驱动器组成。

风阀驱动器根据风阀的大小来选择。

电动风阀提供辅助开关和反馈电位器,能实时显示风阀的开度。

电动风阀与风阀驱动器连接的轴杆应伸出风阀阀体80mm以上。

风阀驱动器与风阀轴的连接应牢固。

风阀驱动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方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

风阀驱动器应与风阀轴垂直安装。

风阀驱动器的输出力矩必须满足风阀转动的需要。

风阀驱动器个工作电压、输入电压 应与DDC的输出相匹配。

选用RVV或RVVP3×1.0 线缆连接现场DDC。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电动阀阀体水流箭头方向应与水流实际方向一致。

风机盘管电动阀应安装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

风机盘管电动阀与回水管连接应有软接头,以免风机盘管的振动传到系统管线上。

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 rnm;

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安装于同一室内时,高度差不应大于5 mm。

温控开关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

温控开关输出电压应与风机盘管电动阀的工作电压相匹配。

电磁阀

电磁阀应在工艺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和试压前进行。

电磁阀应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

电磁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

电磁阀阀体上的水流方向应与实际水流方向一致。

电磁阀阀旁应装有旁通阀和旁通管。

电磁阀应有手动操作机构,手动操作机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电磁阀阀位指示装置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

电磁阀安装应留有检修空间。

电磁阀的行程、关阀的压力、阀前/后压力必须满足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电磁阀阀门驱动器的输入电压、工作电压应与DDC的输出相匹配。

选用RVV或RVVP3×1.0 线缆连接现场DDC。

驱动器检测

首先用手动方式检查驱动器工作是否正常,机械传动是否灵活,是否满行程可调。

手动方式检查驱动器工作正常后,连接电动水阀、电动风阀、电动蒸汽阀,手动方式通过驱动器的传动检查阀门运动状况是否符合设备性能和设计要求。

根据驱动器驱动的要求,输入相应的电压或电流,检测电动水阀、电动风阀、电动蒸汽阀的开度是否符合设备性能和设计要求。

在系统中变化温度、湿度、压力、压差、流量逐个检查相应的电动水阀、电动风阀、电动蒸汽阀的开度是否符合设备性能和设计要求。

机房冷热源设备的调试(验收)

机房冷热源设备的调试(验收)应在冷水机组、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多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

检查机房冷热源设备的所有检测点DI、 AI、DO、AO是否符合设计点表的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AI、DO、AO接口设备是否符合DDC接口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AI、DO、AO的接线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检查所有传感器、执行器、水阀的安装、接线是否正确。

手动启/停每一台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手动输入每一台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故障信号,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在上位机控制每台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的启/停。检查上位机的控制是否有效。

模拟一台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故障,停止运行,备用水泵、风机能否自动启动投入运行。

关闭分水器输出部分阀门,降低系统负荷,检测分水器、集水器的压力差,检测旁通阀门的开度,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检测流量计的流量变化、检测冷、热机组的运行变化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模拟冷却水的回水温度变化,检测冷却塔风机的运行状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机房冷热源设备是否按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顺序自动投入运行和自动关闭。

新风、空调机机组的调试(验收)

新风、空调机机组的调试应在新风、空调机机组单机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进行。

检查新风、空调机机组的所有检测点DI、 AI、DO、AO是否符合设计点表的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AI、DO、AO接口设备是否符合DDC接口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AI、DO、AO的接线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检查所有传感器、执行器、水阀、风阀的安装、接线是否正确。

手动启/停新风、空调机机组,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手动输入新风、空调机机组的故障信号,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在上位机控制新风、空调机机组的启/停。检查上位机的控制是否有效。

模拟回风温、湿度变化(新风机无此项),检测电动水阀、电动加湿阀的开度变化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模拟回风温、湿度变化(新风机无此项),检测电动风阀的开度变化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模拟压差开关二端压力变化,上位机应有过滤网堵塞报警。

模拟低温空气输入、防霜冻开关应有信号输出,上位机应有低温报警。并应有相关的联动控制。

检测新风、空调机机组是否按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顺序自动投入运行和自动关闭。

给排水系统的调试(验收)

给排水系统的调试应在所有的供水泵、排水泵、污水泵等设备多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

检查给排水系统的所有检测点DI、AI、DO、AO是否符合设计点表的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AI、DO、AO接口设备是否符合DDC接口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AI、DO、AO的接线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检查所有传感器、执行器安装、接线是否正确。

手动启/停系统的每一台水泵,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手动输入系统每一台水泵的故障信号,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在上位机控制每台水泵的启/停。检查上位机的控制是否有效。

模拟一台水泵故障,停止运行,备用水泵、风机能否自动启动投入运行。

模拟供水管道出水压力,检测变频器输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模拟水箱、污水池液位变化,检测水泵运行变化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变配电系统的调试(验收)

检查给变配电系统所有检测点DI、AI是否符合设计点表的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接口是否符合DDC接口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AI的量程(电压、电流)与变送器的量程范围是否相符,接线是否正确。

比较上位机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显示读数与现场仪表显示读数,检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柴油发电机组的DI、AI、DO是否符合设计点表的要求。

检查柴油发电机组所有检测点DI、AI、DO接口是否符合DDC接口要求。

手动启/停柴油发电机组,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手动输入柴油发电机组故障信号,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在上位机控制柴油发电机组的启/停。检查上位机的控制是否有效。

模拟主电路断电情况,在上位机监视柴油发电机组自启动的时间、开关设备动作、输出电压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照明系统的调试(验收)

检查照明系统的所有检测点DI、DO是否符合设计点表的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DO接口是否符合DDC接口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DO的接线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手动启/停照明系统的每一个被控回路,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在上位机控制照明系统的每一个被控回路,检查上位机的控制是否有效。

在上位机启动顺序、时间控制程序,检查每一个被控回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电梯系统的调试(验收)

检查电梯系统的所有检测点DI、DO是否符合设计点表的要求。

检查所有检测点DI、DO接口是否符合DDC接口要求。

启/停、上/下运行电梯,检查上位机显示、记录与实际工作状态是否一致。

在上位机控制电梯系统的每一部电梯启/停、上/下运行,检查上位机的控制是否有效。

来自暖通南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