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交易现状,碳市场再爆弄虚作假案
碳排放交易现状,碳市场再爆弄虚作假案“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通报指出,将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技术服务机构及有关企业进一步调查,坚决查处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不过,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即将出台,该条例已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核查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从事碳排放权交易的,最高罚款一千万元。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上述涉事公司,其中青岛希诺法定代表人崔立军以“目前不方便打电话,稍后联系”为由拒绝,辽宁东煤一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回复”,中碳能投则未予回复。中创碳投则于2022年1月对外宣布停止开展碳排放核查业务。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每个核查项目只有一万多块钱,公司并不赚钱,还要承担高要求和高风险,核查业务“做不动了”。 通报并未披露处罚结果。依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
刚刚结束的2022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关于完善MRV机制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全国碳市场的基石有望进一步夯实。 (视觉中国/图)
继全国首例碳市场数据造假案披露后,全国碳市场再爆弄虚作假案。
2022年3月14日,生态环境部通报四家机构存在篡改伪造检测报告,制作虚假煤样,报告结论失真失实等突出问题。涉及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中碳能投)、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创碳投)、青岛希诺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希诺)、辽宁省东煤测试分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辽宁东煤)。
通报发现的案件源自2021年10-12月生态环境部开展的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检查内容包括控排企业和重点技术服务机构(碳咨询、碳核查公司)的煤样采制、煤质化验、数据核验、报告编制等环节。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上述涉事公司,其中青岛希诺法定代表人崔立军以“目前不方便打电话,稍后联系”为由拒绝,辽宁东煤一工作人员表示“无法回复”,中碳能投则未予回复。
中创碳投则于2022年1月对外宣布停止开展碳排放核查业务。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每个核查项目只有一万多块钱,公司并不赚钱,还要承担高要求和高风险,核查业务“做不动了”。
通报并未披露处罚结果。依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目前最多只能处以控排企业三万元罚款,且缺少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罚则,与动辄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造假收益相比,无法对企业形成震慑。
不过,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即将出台,该条例已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核查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从事碳排放权交易的,最高罚款一千万元。
“准确可靠的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通报指出,将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技术服务机构及有关企业进一步调查,坚决查处数据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伪造篡改、“挂名”与“走过场”
通报的四家企业出现的问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最恶劣的伪造、篡改检测报告,无中生有制造检测所需的煤样。
通报指出,中碳能投篡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控排企业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的送检日期、检测日期、报告日期、报告编号等重要信息,将集中送检伪造成分月送样、分月检测,并删除了原始检测报告的二维码。中碳能投还在明知企业未留存历史煤样情况下,授意指导多家控排企业临时制作煤样代替2019、2020年的月混合煤样补测元素碳含量。
青岛希诺则在控排企业没有煤质检测原始记录的情况下,虚构核查报告内容,写明已核对原始检测记录。
辽宁东煤则从2020年以来,为多家集中送检煤样的控排企业分月出具日期虚假的元素碳含量检测报告,篡改收样日期和检测日期。并伪造碳氢仪原始检测记录、样品检测委托书、样品试样编号记录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样品处理台账等原始档案。
第二类突出问题是核查报告“挂名”:核查报告签名人员与现场实际核查人员不符。中创碳投和青岛希诺均存在上述问题。
唐人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公司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下称《指南》)理解有误,认为既然提到“原则上”,就意味着去现场的人和写报告的人可以不一致,疫情也的确算“存在困难”。“我们北京人员的力量肯定是最强的,但人出不去,活又得干,只能委托地方分、子公司员工现场核查。”
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指南》规定:现场核查组成员原则上应为核查技术工作组的成员。对于核查人员调配存在困难等情况,现场核查组的成员可以与核查技术工作组成员不同。
唐人虎表示,中创碳投有一套内控制度,利用视频指导现场核查。不过,这套管理制度并不被生态环境部认同。通报指出,“中创碳投的项目审核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技术复核把关不到位,核查报告质量差。”
第三类问题是“核查履职不到位”。
通报指出,中碳能投核查的碳排放报告质量控制缺失,不审核重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部分项目存在多套数值不同的生产数据报表和煤质检测报告。
中创碳投和青岛希诺则未核实数据及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控排企业碳排放报告中存在的检测报告造假、机组“应纳未纳”、参数选用和统计计算错误等明显问题“视而不见”。生态环境部批评两家公司:“工作流于形式,履职不到位”“核查走过场”。
3月14日,中创碳投在声明中坦言,“在个别项目中企业仅提供检测报告复印件以及真实性声明的情况下,未能识别出被恶意篡改的检测报告。”唐人虎表示要摆正姿态,承认错误。“我们现在自我总结,对于生态环境部的要求应该从重从严执行,不能光看‘原则上’。”
3月15日,青岛希诺在声明中表示,的确“存在沟通不到位的情况,未能及时发现企业碳排放报告存在的问题”,接下来将“整体提高检测报告及相关证据材料真伪的技术鉴别能力”。同日,中碳能投也发表声明,称“深刻认识到此次事项的严重性,对主管部门、合作方及涉事各方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将“有序退出碳市场咨询业务”。
“不是内部人士举报,造假行为很难查出来”
我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采用排放因子法:碳排放量=活动水平×排放因子,最关键的几项数据是燃煤量、热值、单位热值含碳量。企业报给电网、发改、统计、税务等多部门的数据可以交叉复核,燃煤量和热值数据很难造假,一旦造假也容易被发现,最容易动手脚的是单位热值含碳量。
碳市场试点初期,单位热值含碳量采用官方公布的缺省值,企业实测数据跟缺省值差别不大,很少有企业去实测。为倒逼企业选择优质煤,减少碳排放,2019年12月底,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采用实测值。没有实测值的企业,单位热值含碳量按固定的“高限值”计算,使用高限值计算的碳排量比此前采用的缺省值计算法高出10%—30%。
按《指南》要求,企业每月测一次缩分样,12月的加权平均数据构成年度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所谓缩分样是指对入厂的每批煤采样,最终汇集成一个样本。企业可以自行检测缩分样,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公司,由于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专业检测能力,只好选择后者。
碳管理咨询师汪军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每月提供一个数据,企业有很大操作空间。例如,《指南》中有要求如何采集缩分样,但往往没有复核的手段。“企业只采一次样,说这就是我的缩分样,检测机构也是承认的。”检测机构往往只负责检测所收到的样本的数据,并不负责鉴定样本本身是否合规采集。
唐人虎也点出核查机制问题。单位热值含碳量从缺省值转向实测值后,“一个电厂一年来二百多次煤,两千多个电厂一年来四十多万次煤,每次取样都是在不同位置,指望谁来核查?” 唐人虎说,“几百页、上千页的材料,你看得过来吗?而且《指南》根本没有要求(核查机构)去看(企业提供的材料)原件。”
“若不是内部人士举报,造假行为很难查出来。”一位碳市场观察人士说。中碳能投的造假行为正是源于内部举报。2021年6月,一份举报材料即引用了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举报中碳能投恶意篡改伪造其检测报告的举报信。2021年8月,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的一位工作人员曾向南方周末记者确认了举报信的真实性。
这意味着,碳咨询机构稍微改动一个数据,企业可能多出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配额,按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收盘价54.22元/吨计算,可使企业获利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也就是中碳能投敢在与企业签订合同中承诺“在分配方案和核算方法不变的情况下,可为电厂碳排放配额扭亏为盈,实现配额富裕”的原因。
唐人虎指出,企业花几百块钱就能检测一次煤样,但结果可能会影响几千万元的配额,“造假会造得精益求精”。
MRV(测量、报告、核查)机制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石。 (视觉中国/图)
真实碳排放数据,需完善的MRV机制
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数据依靠MRV机制保障,MRV机制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石。MRV指测量(Monitoring) 、报告(Reporting)、核查(Verification) 。
从源头阻断碳市场的数据造假行为,亟需改革MRV机制。长期研究MRV机制的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学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相较于欧盟完善的MRV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缺乏法律效力等级高的MRV基础性法律。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属于部门规章性质,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执行的法律强制性不足。
国内MRV机制采用每个行业单独编制一个指南,最终多个机构共同编制出了24个行业的指南。刘学之表示,在这些行业中,电力已经属于基础数据比较好、核算比较容易的行业,其他行业核算难度更大。例如,化工行业有七种温室气体排放,化工产品的原料不同,工序、工艺不同,企业管理水平不同,甚至企业地理位置不同,都会对碳排放水平带来差异。
国内MRV机制还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汪军表示,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编写报告的能力,也不愿意请咨询机构来编写。核查机构来的时候,没有排放报告供其核查,但是受政府所托又必须得完成任务,只好自己写报告,自己核自己。
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总经理张小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许多地方没有经历过前期试点,地方政府和控排企业对核算技术、管理等方面缺乏积累,核查行业水准参差不齐,控排企业和地方监管部门的把关总体上也不算严格,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时有发生。
汪军透露,核查团队基本在每个企业只停留一天,上午拿数据,下午去现场,在做好的模板上填一填。“如果按照财务审计级别核查的话,一个企业可能需要两三天,甚至一周以上。”汪军曾经在韩国做过一次核查,花了将近一个月。
“从理论上来说,企业要给我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对外购买燃料的发票,还有报给各个部门的其他报表,我们去做交叉核对。但是有些企业就说,没有这一套资料,我们有时也很无奈。”中创碳投高级咨询顾问陈志斌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多家核查机构坦言核查项目利润很低。“(做核查)我们其实是亏本的。说白了,前两年做碳核查业务的公司,都是为碳市场作贡献。”唐人虎说,核查要求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位,责任大、代价大。“现在我其实蛮后悔。”
目前中创碳投已停止碳核查业务,把重心放在企业碳资产管理上。“按目前的逻辑,公司没有办法再继续开展碳核查业务。说实话现在碳核查业务都是一些小公司在干,因为成本低。”唐人虎说。
好消息是,刚刚结束的2022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关于完善MRV机制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全国碳市场的基石有望进一步夯实。
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