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猪场改造成水泡粪模式:水生物修复水环境...大批环保科研项目亮相武汉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旧猪场改造成水泡粪模式:水生物修复水环境...大批环保科研项目亮相武汉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据了解,自去年3月中科院武汉分院与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签订《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汉转化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已联合举办了8场中科院大型专场签约活动和2场“走进中科院”精准对接活动,发布成果1800余项,路演项目60个,累计促成133个中科院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超过70亿元。该技术的运用有效去除粪污臭味、腥臭体味,营造无臭、干净饲养环境,直接将粪污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抑制有害病菌生长、繁殖,减少畜禽呼吸道、肠道疾病,提高免疫能力。“我们这个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畜禽养殖闻不到臭味了,比如说猪舍在间隔两米我闻不到臭味了,闻到的可能就是猪的体味。同时通过这个技术养殖的生猪的口感会比较好,没有腥味,汤特别的鲜美。”该项目负责人惠阳介绍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学治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藻类原位分析仪,通过对藻类的智能识别和分类计数,可以实现水华藻类拦截、清除及资源化,有助于有害藻类早期预警,水
楚天都市报11月20日讯(记者李碗容 通讯员曹广戈)养猪的猪舍两米闻不到臭味、水生植物用于生态修复……今日,“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转化·中科院农业与环保专场活动”在武汉市洪山宾馆成功举办。《微生物技术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等7个农业与环保项目进行现场路演,《生活污水景观生态处理技术》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超过6.6亿元。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21家科研院所的150余项最新成果现场发布。
活动现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带来的项目《微生物技术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该项目进行了发酵技术创新,提高了微生物有益菌的环境抗干扰性。该项目路演人惠阳介绍到,畜禽在养殖室养殖,粪便有恶臭,环境不好会引起畜禽的呼吸道疾病。同时因为饲料加工的问题容易引起肠道性疾病。“我们在里面添加了微生物有益菌,病毒和微生物的有益菌属于同类,两者存在竞争关系。这个时候我让微生物有益菌成为优势种群来抑制病毒生长。另外微生物可以利用到氮元素,氮气、恶臭、硫化氢等利用掉,减少了空气污染,遏制了呼吸道疾病。”
项目路演
该技术的运用有效去除粪污臭味、腥臭体味,营造无臭、干净饲养环境,直接将粪污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抑制有害病菌生长、繁殖,减少畜禽呼吸道、肠道疾病,提高免疫能力。“我们这个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畜禽养殖闻不到臭味了,比如说猪舍在间隔两米我闻不到臭味了,闻到的可能就是猪的体味。同时通过这个技术养殖的生猪的口感会比较好,没有腥味,汤特别的鲜美。”该项目负责人惠阳介绍到。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学治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藻类原位分析仪,通过对藻类的智能识别和分类计数,可以实现水华藻类拦截、清除及资源化,有助于有害藻类早期预警,水源地和水产养殖水体保护,湖库水华和海洋赤潮防控等,为政府决策的制定、治理方案的实施以及水厂精细化管理提供关键信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峰主持。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负责人、部分成果持有人,市科技局、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相关负责人,武汉市各区科技部门负责人,武汉市农业与环保领域重点企业技术负责人,部分投融资机构、产业联盟负责人参加活动。袁志明表示,本场活动是中科院武汉分院整合优质科技资源,推动武汉农业与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本场活动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加强院地交流合作,推动中科院系统的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在汉聚集,促进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在汉落地转化。
据了解,自去年3月中科院武汉分院与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签订《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在汉转化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已联合举办了8场中科院大型专场签约活动和2场“走进中科院”精准对接活动,发布成果1800余项,路演项目60个,累计促成133个中科院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超过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