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打破“洋种子”垄断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周云龙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种业种源、农机农艺、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保障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来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太大了,以前家里能有台拖拉机犁地就很了不起,收割基本还都是用镰刀,灭虫是背着小药壶,秋收时节全家忙得脚不离地,一天只能收割几亩地,现在人都不用去地里就能把活干了,无人机播种、洒药,无人收割机轻轻松松几个小时就作业几十亩地,以前真不敢想象。”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于晨阳表示,以前总说干农活是苦力活,现在已经成了一项“技术活”。农业是国之根本,科技是国之利器,如今,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回首十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创新和突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4%提升到超过61%,农作

秋收时节,行走在乡间田野,金色的田野里稻香四溢,一束束饱满的稻穗弯下了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一幅靓丽的丰收图卷。

10月1日上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台红白相间的无人驾驶收割机正穿梭在稻田中,驾驶室中空无一人,收割机自己灵活地进行水稻收割作业。满仓后,收割机会自主返回到装粮车旁,将收获的稻谷卸载到装粮车上,实现全程智能化作业。

该水稻收割机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驾驶系统,通过定位、规划、控制,远程操控即可完成作业。“90后”于晨阳正是这台收割机的操控人员,2012年,他还是扎赉特旗音德尔镇小城子乡旭升村养牛的普通农民,而如今已经成为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物联网数据中心数据管护负责人,是村民们眼中的“技术控”。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1)

无人驾驶收割机在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作业。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10年来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太大了,以前家里能有台拖拉机犁地就很了不起,收割基本还都是用镰刀,灭虫是背着小药壶,秋收时节全家忙得脚不离地,一天只能收割几亩地,现在人都不用去地里就能把活干了,无人机播种、洒药,无人收割机轻轻松松几个小时就作业几十亩地,以前真不敢想象。”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于晨阳表示,以前总说干农活是苦力活,现在已经成了一项“技术活”。

农业是国之根本,科技是国之利器,如今,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

回首十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创新和突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4%提升到超过6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种源自给率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周云龙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种业种源、农机农艺、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保障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2)

打破“洋种子”垄断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农作物种子是基础性农业生产资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十三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

多年来,在种子进口额最高的蔬菜领域,重大新品种不断涌现,力求突破国外“洋种子”垄断的故事持续上演,胡萝卜就是典型代表。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胡萝卜遗传育种团队成员刘星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我国胡萝卜种植面积约600万亩,是全球胡萝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规模化种植中的杂交种子曾经长期依赖进口,依赖度甚至超过百分之九十。”

依赖进口就会存在风险。福建厦门和泉州地区是我国有名的胡萝卜产区。每年 3 月,当地胡萝卜种植区进入采收旺季,从田野到车间均是农民忙碌的身影。

丰收背后,种植农户依然满怀担忧。当地的主栽品种是从国外进口,近年来,其价格曾一度由每罐5000元上涨到1.3万元,而这样一罐种子仅仅能种两亩多农田。每亩七八千元的投入,获得丰收并不意味着能赚取多大的利润,一旦遭遇不良天气产量降低,或市场行情不好销售价格走低,农民或将损失惨重。

许多种植农户也曾尝试种植国产胡萝卜品种。但国外从事胡萝卜育种的企业历史悠久,其所育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表面光滑、整齐的特点。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3)

胡萝卜遗传育种课题组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做胡萝卜新品系的田间调查。

“国外企业长期垄断国内规模化胡萝卜种植市场,一根小小的胡萝卜,种与不种,种多种少,人家说了算;定价权的丧失,农民收益高低甚至能否收益也由人家说了算。”刘星说。

因此,选育出性价比高的国产胡萝卜品种,将种子自主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成为了刘星等科研人员的心愿。“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胡萝卜育种体系,为胡萝卜锻造‘中国芯’,实现种业自主。”刘星表示。

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胡萝卜遗传育种课题组正式开展杂交种选育时,步履维艰。刘星介绍,作为根茎类蔬菜,胡萝卜的育种周期要更长,育种难度也就更大。“我们的经费支持和科研力量都比较薄弱,研究艰难。”

博士毕业后,刘星投入到胡萝卜遗传育种的工作中。他记得入职后的第一项任务,是去位于福建泉州的试验基地开展田间调查。“作为北方人的我,本以为在工作之余能有机会体验一下闽南风情,现实却是手握钢叉挖了整整三天的胡萝卜。”返程回北京时,刘星和同事每人登机都抱着30多斤的胡萝卜。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4)

福建农田中种植的国产胡萝卜杂交品种“中誉1877”。

除了田间调查,刘星等科研人员的另一项重点内容便是给胡萝卜花授粉。刘星每年工作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在胡萝卜花开时,按计划完成授粉,然后从原来的花盘上收获种子进行下一代的评比筛选。“在技术好、运气好的情况下,一个相对好的胡萝卜品种的育种周期是15至20年。”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每年授粉上千个杂交组合,数十万根胡萝卜逐一筛选,这样的工作状态胡萝卜遗传育种团队坚持了近20年。

目前,以“中誉1749”、“中誉1877”等为代表的国产杂交品种,在产量和整齐性等性状上,已经能够与霸占国内种植户田地多年的国外品种相抗衡,最重要的是使每亩种子成本降低到千元以下。

刘星表示,从前,规模化种植方面,几乎是看不到国产品种的影子的。而现在,我们实现了从零到有的突破。“越来越多的种植农户看到了国产品种的潜力,更看到了不再受制于人的希望。”

打破畜禽种源卡脖子难题

畜禽种质资源是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品种选育和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基础,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水生表示,近10年来,我国畜禽育种技术水平大幅度快速提升,基本完成我国猪、牛、羊和家禽等主要动物品种的基因组测序和参考基因组构建,建立了中国荷斯坦牛和生猪的基因组选择育种的技术体系,开发研制了抗蓝耳病猪等优异种质;培育出了具有自主产权的“京红、京粉蛋鸡”“京海黄鸡”“京星103”“广明2号白羽肉鸡”“中畜草原白羽肉鸭”“中新白羽肉鸭”“华西牛”等系列商业品种,推动了我国主要畜禽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达75%以上,打破了国外畜禽品种的长期垄断格局。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白羽肉鸡新品种“广明2号”研发团队负责人、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文杰向澎湃新闻介绍了历经十年的研发经历。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5)

文杰(右二)在白羽肉鸡育种基地观察种鸡孵化。

鸡肉在我国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快餐店的炸鸡,市场上的鸡胸、鸡腿、鸡翅等分割产品,几乎都来自于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是畜牧业中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每年,我国白羽肉鸡出栏65亿只。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所需的鸡苗全部来自进口。

“长期以来,白羽肉鸡的种源被欧美国家垄断,鸡苗的供应量也把持在别人手里,我们毫无市场议价能力。”文杰表示,此外,引进国外品种还存在带进来疫病的风险,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话,我们在种业上是有危机、有安全隐患的。

“畜禽育种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欧美国家发展白羽肉鸡近百年,这个市场早已被一些跨国集团长期垄断。”文杰谈及,像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应该有自己的品种。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我国自主培育的艾维茵肉鸡一度占有白羽肉鸡5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因疫病影响,2004年淡出。近15年来,我国白羽肉鸡种源100%依赖进口。

2009年,在原农业部的指导下,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成立白羽肉鸡育种协作组,编制了《中国白羽快大型肉鸡育种战略研究报告》,倡导和推动重启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工作。国内一些企业也行动起来:2010年,黄羽肉鸡育种企业广东新广农牧率先开始自主培育白羽肉鸡。2015年牧医所文杰的肉鸡遗传育种团队和新广农牧正式开展合作。

10年培育之路,谈何容易。化解白羽肉鸡产业面临的“种源危机”,离不开文杰等育种人在技术创新上的不懈努力。

“与已有100多年经验的进口白羽肉鸡育种相比,我国自主育种时间短,在遗传素材积累、育种新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都有差距。我们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大胆创新。”文杰说。

2013年,广明白羽肉鸡初步培育成功,但出栏体重比国外少了400克,鸡苗并不理想。因此,追平重量成为攻克技术难题的重要方面,而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就是“广明2号”实现从0到1的关键。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6)

我国自主育成的白羽肉鸡“广明2号”。

2019年8月,“广明2号”完成生产性能测定。在其育种过程中,牧医所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京芯一号”育种芯片的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得以应用,“过去挑选鸡苗,要等鸡下蛋以后才知道它产蛋量,但是用基因组选择技术,通过早期DNA检测,就可以推测出它的产蛋成绩。”文杰介绍,通过大数据集成处理,加快了性能优异品种的选育速度。

2021年12月,“广明2号”白羽肉鸡配套系等首批三个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在文杰看来,新品种获得审定通过,仅仅是实现种源自立自强艰巨任务的第一步,面对拥有百年育种历史的跨国公司和垄断全球的品种品牌,需要不断更新育种素材,持续研发应用领先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自主培育白羽肉鸡品种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我国自主培育白羽肉鸡新品种推广应用。文杰认为,要实现2030年自主培育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50%的目标,还要不断创新,依靠科技,与进口品种正面交锋,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回顾十年科研,文杰感慨,“这十年,我们的品种、种源实现自主可控,我们的产品保证稳定供给,我们中国在鸡肉这个问题上,把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

农民吃上“技术饭”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放眼广袤田畴,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中国种,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十年来,像于晨阳这种因农业科技发展而使自己生活发生变化的农民数不胜数,他们因农技而过上好日子,也因农技的赋力而改变乡村。

今年38岁的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农民魏建明是第三代稻农,他从14岁开始就终止学业,跟随爷爷和父亲种水稻、磨米。

2008年,魏建明和哥哥、表哥成立了兴安盟扎赉特旗魏佳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魏佳”品牌。然而,起初几年公司发展艰难,由于入不敷出,资金链一度处于断裂状态,他甚至觉得都快撑不下去了。

十余年后,公司已经由原来艰难的小作坊发展成为集基地种植、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年销售大米1.5万吨,销售市场从周边发展到全国十多个主要城市。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7)

魏建明(右)与技术人员研究水稻新品种成熟情况。

回顾十年,魏建明十分感慨,“十年来,得益于国家扶农、助农好政策,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及京蒙扶贫协作的契机,我们学到了很多技术和知识,才能有现在的好光景,我每天都特别感恩。”

魏建明所在的扎赉特旗是内蒙古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曾困于连年干旱、水资源匮乏等不利因素,水稻产量和质量并不高。2015年,扎赉特旗开始尝试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积极探索,实施了5000亩旱改水工程。2016年,引进旱作水稻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种植一举成功,“当时实现了水稻亩产500公斤,每亩纯效益达到800元至1000元,大家都非常振奋,也就是从那时起,种植效益有了很大提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魏建明回忆。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8)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无人机正在喷撒肥料。

2017年9月,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准创建,产业园覆盖2个乡镇、33个行政村,魏建明的耕地也在其中。

资料显示,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控10万亩智慧农场,实现与国家科教云平台的直联互通,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土壤分析、虫害预警、气象监测等全方位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全过程保驾护航。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率先应用,“掌上产业园”打通了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老一辈人种地全凭人工种植,靠的是经验摸索,我们现在种植水稻全程机械化,摄像头、传感器遍布田间。”魏建明说,智慧农业正让种植变得更轻松、更精细、更高端,现在大家都很认真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飞无人机已经成了基本功。

技术加持下,魏建明还创新地推出了“我在好力保有一亩田”私人订购销售模式,“我们配备了产品溯源直播系统、追溯回放查询系统,提供24小时追溯服务,客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高清视频连线,随时查看水稻长势,实时互动参与田间管理。”仅2019年,通过这种认购方式,魏佳米业在北京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500万元。

随着水稻事业的做大、做强,带领乡亲致富也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和农民签订订单合同,农民种植水稻不仅不用为销售发愁,在秋收时,我们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这样,农民就能放心种植,精心培育稻苗,粮食质量也有保证。”魏建明说,如今公司年销售大米1.5万吨,辐射带动周边780多户农户种植水稻。

在魏建明看来,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是赶上了好时代,“我们非常幸运赶上了好时代,见证了现代农业一步步发展,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进来,一起用科技玩转田野,让咱中国的粮食享誉世界。”

粮食农业的发展趋势:峥嵘十年农业科技守护大国粮仓(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