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进士分类(除了文进士武进士)
科举进士分类(除了文进士武进士)翻译会试始于乾隆四年(1739),当时经过六科乡试,已经积累了有百余名举人。这些人在参加会试之前,先由各旗及兵部考取马步弓箭合格后才准参加会试。到了嘉庆以后,翻译科考生由原来的数百人逐次锐减到数十人,翻译科也因此不受重视,道光二十年(1840),蒙古翻译科考生仅六人,只得下令停止蒙古乡试。考试的试题一般由皇帝钦定,后来改为满翻译由南书房出题,蒙古翻译由军机处出题。童试仅考一场,一日考完后,再到聚奎堂进行复试,录取情况一般是满翻译十余人取一人,蒙古翻译十人取一人,每次童试约取生员数十名。道光二十三年(1843)开始举行驻防八旗的翻译考试。童生先考骑射后封门考试,由将军聘人阅卷,五六名取一名,一次不得过五名,即使考生再多,录取名额的上限也只有八名。翻译科的乡试、会试,雍正元年(1723)定为三年一次。乡试考一场,会试考二场。乡试满文题有论一篇,翻译汉字四书题一道;蒙古翻译为满文四书题一道。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平民走向仕途的主要途径,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开科取士只有两类,其一为文举,其二为武举,也就是所谓的文进士和武进士。但在清代,有一种很特别的科举,名为翻译科,考中后称为翻译进士。
清代的翻译科也分童试、乡试、会试,但考生只限定于八旗子弟,汉人没有资格参与。翻译科考内容则以满文译汉文,以满文作论,或以蒙文译满文。
童试,最初并无定制,乾隆后才形成固定程序,由原来的三年两考改为三年一考。考童生者须在本旗内报名,有佐领出具文书,由都统考核骑射以及满文、汉文合格后,再送到顺天府参加正式考试。
童试的考试地点在贡院的至公堂、聚奎堂,在考试前一日点名入场。满翻译将汉书四书直解限三百字内为题,翻译满文一篇。蒙古翻译于满字日讲四书内限三百字为题,翻译蒙古文一篇。
考试的试题一般由皇帝钦定,后来改为满翻译由南书房出题,蒙古翻译由军机处出题。童试仅考一场,一日考完后,再到聚奎堂进行复试,录取情况一般是满翻译十余人取一人,蒙古翻译十人取一人,每次童试约取生员数十名。
道光二十三年(1843)开始举行驻防八旗的翻译考试。童生先考骑射后封门考试,由将军聘人阅卷,五六名取一名,一次不得过五名,即使考生再多,录取名额的上限也只有八名。
翻译科的乡试、会试,雍正元年(1723)定为三年一次。乡试考一场,会试考二场。乡试满文题有论一篇,翻译汉字四书题一道;蒙古翻译为满文四书题一道。
到了嘉庆以后,翻译科考生由原来的数百人逐次锐减到数十人,翻译科也因此不受重视,道光二十年(1840),蒙古翻译科考生仅六人,只得下令停止蒙古乡试。
翻译会试始于乾隆四年(1739),当时经过六科乡试,已经积累了有百余名举人。这些人在参加会试之前,先由各旗及兵部考取马步弓箭合格后才准参加会试。
会试考二场,每场三日,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满洲试题:头场试四书满字文一篇,孝经性理满字论一篇;二场试汉字题翻译一篇。蒙古题用满字四书性理等书内一道为首题,用满字奏事一道为次题,翻译蒙古文二篇。
满蒙试题或由钦命,或由主考出题,录取名额须皇帝钦定,五六人中一名。道光以后,京营八旗约中二三名,驻防八旗约中八九名。
会试结束后还要进行复试,这和文举中的殿试是一样的。复试合格者赐进士出身,头等以六部主事用,次等在主事上学习行走,其余照文进士例选用。
蒙古翻译科的举人、进士一般在理藩院担任官职。因为翻译科无殿试,故翻译进士只能在部院任职,一般没有机会进入翰林院。
但也有特例,道光二十七年(1847),满洲翻译进士优秀者可为翰林院庶吉士,限定每科一至三名。此为皇帝对满洲翻译的优待,汉军与蒙古八旗翻译不在此例。
翻译科进士虽也是凭着本事考上来的,但论起含金量和仕途前程,却远远不及文科进士,有清一代翻译进士升任大学士、军机大臣的没有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