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砖里李泰的结局(唐砖中唐太宗最爱的儿子李泰为啥在太子废后仍然没能继承皇位)
唐砖里李泰的结局(唐砖中唐太宗最爱的儿子李泰为啥在太子废后仍然没能继承皇位)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是废太子李承乾之弟、唐高宗李治的同胞兄长,都是嫡子,为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次子,也是唐太宗最爱的儿子,《旧唐书》称“魏王泰宠冠诸王。”但是没什么醉爱的儿子却没能做皇帝呢?
首先他不是嫡长子,虽然只比太子李承乾小了几年,而且也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但是从法理上来说它已经失去了皇位的继承权。古代讲究名正言顺的,这已经是他最大的劣势了。
其次贞观十七年,因为李世民宠爱李泰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太子李承乾造反失败之后被废,这是李泰这一生中最接近皇位的时刻。李泰借机向自己的父亲撒娇,声称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一时冲动居然也点头同意了。但是毕竟是千古一帝,视后仔细一下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李泰丧失这个最好的机会。
由于李泰在朝中势力庞大,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防止不忍言事情的发生。所以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将他在朝中的势力也清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于含风殿,是年李治即位。李治即位后对自己的哥哥也是优待异常,“车服羞膳,特加优异”。三年后权势欲望极盛李泰还是郁郁而逝。但是总归。唐太宗李世民所担心兄弟相残的事件没有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