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卢旺达的人口主要由3个民族构成:胡图族约占全国总人口85%,图西族约占14%,特瓦族的人口占比只有1%。卢旺达大屠杀又称卢旺达内战,从1994年4月持续至6月中旬,在长达3个月的战乱中,约有一百万人遇害,卢旺达近1/10的人口"消失",其中94%的受害者是图西族人。《卢旺达饭店》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片,该片以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为背景,通过这部电影可以走近那段历史。《卢旺达饭店》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1)

文|Ms格蕾丝

卢旺达因境内多山而被称为"千丘之国",我知道这个非洲中部小国是因为电影《卢旺达饭店》,该片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3项提名,虽然最终没有斩获任何奖项,但这部电影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卢旺达饭店》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片,该片以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为背景,通过这部电影可以走近那段历史。

《卢旺达饭店》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2)

一,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是卢旺达大屠杀爆发的根本原因

卢旺达大屠杀又称卢旺达内战,从1994年4月持续至6月中旬,在长达3个月的战乱中,约有一百万人遇害,卢旺达近1/10的人口"消失",其中94%的受害者是图西族人。

卢旺达的人口主要由3个民族构成:胡图族约占全国总人口85%,图西族约占14%,特瓦族的人口占比只有1%。

1916年,卢旺达被比利时占领,沦为比利时的殖民地。二战后,卢旺达成为联合国的托管地,但仍由比利时统治,直到1962年7月1日,卢旺达宣布独立。比利时政府当政期间,扶植人口占比少的图西族统治国家,而在卢旺达独立时,比利时人又将政权交还给人口占比最多的胡图族。

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导致两个民族之间矛盾重重,内部冲突不时爆发,而在大屠杀发生前,内战已经断断续续打了三年多。1994年4月6日,胡图族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因飞机失事遇难身亡,这成为了大屠杀爆发的导火索,但根本原因是不平等的民族政策。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3)

二,西方国家和联合国对卢旺达大屠杀持观望态度

卢旺达大屠杀是二战后最惨烈的种族清洗行动,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个人死去,速度已经超越了二战,然而联合国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对卢旺达大屠杀持观望态度。

1,联合国

联合国在卢旺达大屠杀开始时,居中调停并提供有限的援助,但留下来的少量维和部队只负责维持秩序,不准朝屠杀的人开枪。

大屠杀进行到一个多月时,联合国才把维和人员从260人扩充到5000多人,而联合国在该事件中的不作为后来不断受到指责。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4)

2,美国

一向喜欢介入别国内战的美国根本没有介入卢旺达大屠杀。1993年美国出兵索马里,在执行任务时,2架黑鹰直升机被当地人击落,3架被击伤,经过半天惨烈战斗后,美军伤70余人,亡19人,被俘1人,是越战以来美军所遭受的最为惨重的军事失败,后来该事件被拍成了电影《黑鹰坠落》。

10月4日,美国的电视屏幕中反复出现索马里人用绳子拖着美国士兵尸体游街示众的画面,这件事被各国争相报导,而美国上下一致抨击美国政府出兵索马里。一年后卢旺达大屠杀爆发,美国政府鉴于一年前的索马里事件没有介入。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5)

美军士兵尸体被索马里人拖行游街

3,其它国家

美国这位"世界警察"没有介入,法国和比利时等西方国家纷纷选择了隔岸观火,欧洲国家的侨民和记者全部撤离,卢旺达真正成为了被上帝遗弃的地方。

其实被遗弃的真正原因是卢旺达这个经济落后的弹丸小国,没有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也不像索马里那样是各国货轮出入苏伊士运河的必经海路,更无法为英美等国家赢得一张选票。

弱国无外交,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6)

三,大屠杀背景下,平民英雄挺身而出成为救世主

前面提到过,《卢旺达饭店》是部传记片,男主角保罗·卢斯赛伯吉纳是一家四星级比利时饭店的经理,他在卢旺达大屠杀事件中,以一己之力成功挽救了1268名胡图族和图西族难民的性命。

保罗是胡图族人,他的妻子塔莎是图西族人。在内战爆发之初,塔莎的哥哥和嫂子曾劝保罗让塔莎和孩子们随他们一起离开,但保罗却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认为有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在,内战很快便会停止。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7)

而在当天晚上,保罗回到家后,发现家中门窗紧闭且已经断电,塔莎和二十多名被烧毁了房屋的图西族邻居躲在漆黑一片的客厅之中。

第二天清晨,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闯进了保罗的家。保罗以重金贿赂军官,保住了妻儿和邻居们的性命,并将他们安顿在自己任职的酒店中,随后保罗以米尔·柯林斯酒店做为大本营,开始了自己的救人之路。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8)

大屠杀结束后卢旺达政府收缴的砍刀


1,临危受命

保罗原本是酒店的客房经理,总经理离开卢旺达之前,将酒店交托给保罗接管。战乱令上上下下百余名员工无心工作,保罗不得不致电比利时方面的大老板,以一纸授权命令大家各自回到工作岗位上。

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酒店,而只有维持正常的运营,米尔·柯林斯在外人眼里看起来才像是一家四星级的比利时酒店,而不是一座难民营。

2,巧用人脉

因为工作关系,保罗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地方警察、甚至是部落民兵首领都有些交情,而在大屠杀发生时,他利用人脉关系巧妙斡旋。保罗收留了红十字会送来的图西族孤儿,他贿赂并说服警察保护酒店的安全,他向部落民兵首领购买食物维系难民们的生命。

当卢旺达成为了被上帝遗弃的地方,保罗的饭店却向自己的同胞敞开了大门,这是难民们在战乱中唯一能够抓住的希望。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9)

超级英雄电影近年来大受追捧,而人们对超级英雄的崇拜恰恰折射出对现实生活的渴望,我们太渴望有人如超级英雄一般主持正义和对抗不公。

而在现实生活中,挺身而出的往往是平民英雄,他们不会披着斗篷也不会带着面具,他们大多数人像保罗一样,只是隐身在人群之中的普通人,只不过在危难时刻甘愿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扛起"良知"二字。

写在最后

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2月23日宣布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卢旺达于2019年4月举行大屠杀25周年的纪念活动,早已与家人移居比利时的保罗受邀回国参加活动,他在机场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和欢迎。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10)

保罗·卢斯赛伯吉纳

富兰克林说: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

所有与战争相关的电影,其内在主题都是"反战",《卢旺达饭店》没有花哨的叙事技巧,很多镜头客观得像是纪录片,这部豆瓣高分电影能令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恐怖与残忍。

保罗清晨醒来时被人用枪指着头;塔莎在部落民兵挥舞着砍刀冲进酒店时躲在浴缸里举起花洒充当武器;在滂沱大雨中望着满载欧洲侨民的大巴车离去,保罗与站在酒店门外的难民们,每一个人眼中都写满了深深的绝望。

二战种族歧视(二战后最惨烈种族清洗行动)(11)

当看到这一切时,即使你现在过得再不如意,你也不应该比他们更绝望,至少此时此刻,你的生活远离了战乱和死亡。

珍爱生命,拒绝战争。

和平万岁!

(图片来自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