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虎式坦克:如果二战继续打 虎式坦克还能撑多久
二战中的虎式坦克:如果二战继续打 虎式坦克还能撑多久基洛夫厂有两家分厂,即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和列宁格勒-基洛夫,这两家分厂各自拿出了一套方案。对标“虎王”坦克而生的IS-3重型坦克这就有点曾国藩那套"结硬寨,打呆仗"战术思想的意思了:我先确保自己不败,至于能不能打赢,走着瞧。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1944年春,苏联提出了"全方位防御虎式"的IS升级计划。这一重担,自然落在了以重型坦克起家的基洛夫厂身上。
“虎”式坦克捕获目标能力优于IS-2
这两个硬伤,导致IS-2在没有先手优势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在单挑中战胜"虎"式。
而在这两项战技指标上,苏联坦克都不具备在短时间内赶超德国的能力,因此"让坦克在'虎'式的首轮攻击中存活下来"便成了IS-2后继型号的改进方向。
PzKpfw6型“虎”式E型(SdKfz181)坦克结构
这就有点曾国藩那套"结硬寨,打呆仗"战术思想的意思了:我先确保自己不败,至于能不能打赢,走着瞧。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1944年春,苏联提出了"全方位防御虎式"的IS升级计划。
这一重担,自然落在了以重型坦克起家的基洛夫厂身上。
对标“虎王”坦克而生的IS-3重型坦克
老车重炮"斯大林"基洛夫厂有两家分厂,即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和列宁格勒-基洛夫,这两家分厂各自拿出了一套方案。
车里雅宾斯克厂设计出一款全新的炮塔,外形浅而短,就像一个倒扣的扁瓢,装甲最薄处25毫米,最厚处达到了惊人的230毫米。
列宁格勒厂则在IS-2底盘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的车体,最亮眼处就是倒V形的首上装甲。
苏联将"车厂"的炮塔与"列厂"的底盘相结合,推出了新一代重坦——IS-3。
敦实的“钢铁美男子”
IS-3被称作"钢铁美男子",很大原因要归功于它那箭镞般凌厉的首上装甲,其由三块轧制钢板焊接而成,以奥氏体焊条填充焊缝,能高效吸收动能弹冲击的能量,不易开裂——这一点上,IS-3真正战胜了"虎"式和"虎王"。
战争后期,德国资源稀缺,钢材质量大不如前,不得不以表面硬化来弥补稀有金属的不足。这样一来, "虎""豹"的装甲在被大口径弹冲击时则极易发生整块开裂。
而IS-3的122mm口径D-25T型主炮,正是"趁虎病,要虎命"的重磅杀器。
D-25T使用的BR-471B型122mm口径风帽穿甲弹
D-25T能以780米/秒的初速发射25公斤重的弹丸,1000米内穿透150毫米均质装甲不成问题,虽然射速比"虎"式的KwK36慢得多,但威力上足够正面打"虎"了。
IS-3真正想要一较高下的,是虎II,也就是"虎王"重型坦克。
遗憾的是,这两个宿命中的对手,最终也未能在战场上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