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康熙登基片段(六岁康熙锋芒毕露)
康熙王朝康熙登基片段(六岁康熙锋芒毕露)这点其实从开始的请安能弄明白,玄烨可是有着皇子的身份,怎能轻言下跪呢?而且从此前小东亭的话中不难得知,这种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要说玄烨路上撒尿是恶作剧呢,看到小东亭受罚,坐在椅子上的他居然摆出了一副喜闻乐见的姿态,不过在看到魏承谟的较真和小东亭的痛苦后,玄烨终于收起了笑容,并且还出言求情,不过魏承谟毫不在意,皇子尊贵,打不得,这般作态本就是给他玄烨看的,并且直言:“人在庙堂,只有师生,没有父子”,言外之意就是,你也要摆正身份。紧赶慢赶,总算到了读书的蒙馆,要说这门上的牌匾也是讲究,“无逸阁”,也就是没有安逸的地方,由此可见,玄烨之前的抱怨可不是无的放矢,就连落驾之后还做了片刻犹豫。一进门,小东亭就是一顿请安,先是代表三阿哥玄烨,随后一二三四,再来一次,这次代表的是自己,但老师魏承谟却一直板着张臭脸,待得玄烨就座到位,这位老师终于发难了,原来晨课已经误了半刻钟,看来跪下领罚是免不了了,但是
这个曦晨未露,就赶往蒙馆读书的小孩,就是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此时的玄烨,为了饱饱睡上一觉,甚至不惜祈求自己生场大病,这一幕,可以说是像极了我们上学的那个时候。但此时的玄烨却还只有6岁,可见这深宫大院里的皇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过在这短短一段路途中,6岁的玄烨却除了孩童的一面,还表露出了异于常人的内心。孩童一面表现在,一会想睡觉,一会想进膳,一泡童子尿更是浇了随身太监一个扑头盖面,要说这随身太监也有点东西,在照顾主子的同时,不仅需要强大的承受能力,还得在主子发牢骚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引导,这差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
瞅见主子似乎睡着的时候,赶紧吩咐下人慢一点、慢一点,一旁的陪读急不可耐,心想迟到了又不是你挨板子。随身太监也不敢得罪,赶紧点头附和,但随即又小声招呼慢一点。面对主子以生病换睡懒觉的抱怨时,太监一时间似乎也找不到合适的言词,但又不得不回应,所以来了句万金油的“生龙活虎、洪福齐天”!但显然是摊上一个难缠的主子了,下一刻主子就表示我饿了。
这会就不能由着小主了,该拿规矩说事的时候还得说,“先念书后进膳,这才能把把学问给消化了”。随即在奉承中,还夹带了一顿敲打:“您是皇子,那百姓的孩子才惦记吃的,皇子要惦记读书”。但是显然,他低估了自家主子对睡懒觉的执念,不过,一句“百姓的孩子能睡懒觉,我不能?”的质问并没有难倒他,反手一句“百姓的孩子要种地,也睡不成”就把小主搪塞了过去。
但是下一句灵魂拷问,却是让他支吾了半天,“种地苦还是读书苦?”,话说这个问题,随身太监也没有经验呀,可毕竟年龄和阅历都摆在那,而且万金油对于小屁孩是真的好使:“种地的说种地苦,读书的说读书苦”。不过小主子对于这个答案显然并不怎么满意。先是“哼”了一句,然后开始了对于“当皇上”的展望,照这个奴才的说法,那这天下人都很苦了?
那就让他们都换换,种地的都给我来读书,读书的都给我去种地,看他们谁还敢叫苦!这里其实已经暴露了6岁玄烨非同一般的一面,连续的几个问题,那是一个比一个有深度,有自己思想的同时,还敢去想“当皇帝”的事,这无疑是对后面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但毕竟还是个孩子,想一出是一出就是孩子的特权,更别说还是皇子。
这一顿操作下来,连插嘴的机会都不给,可把陪读的魏东亭急坏了,好不容易逮住机会,小东亭见缝插针:“三阿哥,您还是快一点吧,不然我爹又得罚我了”,但此时玄烨心中的郁闷可还没有消散,小孩的恶作剧心态火速占据了主导,我不痛快,你也别好过,先是看了小东亭一眼,然后叫停了驾辇,理由更是无可挑剔:“我还没尿尿呢”,吓得一旁侍奉的太监忙称“奴才该死”,停驾举壶那叫一个一气呵成,被尿一脸不说,还得高赞主子是“大江东流”!
紧赶慢赶,总算到了读书的蒙馆,要说这门上的牌匾也是讲究,“无逸阁”,也就是没有安逸的地方,由此可见,玄烨之前的抱怨可不是无的放矢,就连落驾之后还做了片刻犹豫。一进门,小东亭就是一顿请安,先是代表三阿哥玄烨,随后一二三四,再来一次,这次代表的是自己,但老师魏承谟却一直板着张臭脸,待得玄烨就座到位,这位老师终于发难了,原来晨课已经误了半刻钟,看来跪下领罚是免不了了,但是魏承谟口中说的是玄烨,下跪的却是自个的儿子东亭。
这点其实从开始的请安能弄明白,玄烨可是有着皇子的身份,怎能轻言下跪呢?而且从此前小东亭的话中不难得知,这种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要说玄烨路上撒尿是恶作剧呢,看到小东亭受罚,坐在椅子上的他居然摆出了一副喜闻乐见的姿态,不过在看到魏承谟的较真和小东亭的痛苦后,玄烨终于收起了笑容,并且还出言求情,不过魏承谟毫不在意,皇子尊贵,打不得,这般作态本就是给他玄烨看的,并且直言:“人在庙堂,只有师生,没有父子”,言外之意就是,你也要摆正身份。
这边戒尺还没打完,那边却来了一道圣旨,原来顺治皇帝要在文华殿亲试众阿哥的学业,还要求老师同往,有赏有罚!有意思的是,在听旨的时候,魏承谟和6岁的玄烨居然深深对视了一眼,很显然,这份圣旨绝对不是明面上讲述的那么简单。事实上,此时的顺治皇帝朝佛之心日益加剧,僧人行森的蛊惑不说,又恰逢爱妃突染恶疾。表面上是一次廷试,但其实是顺治想要在众阿哥间,挑出一个合适的继位人选。
这不,除了廷试之外,还特意让行森来参读各位皇子的骨骼气相,但听到顺治的立储之意后,行森还是做了一番推诿,不过顺治既然找他来了,并且直言不讳,自然也会打消他的顾虑,所以行森领了这份差事,而最后给出的答案赫然就是玄烨。而在此期间,还有一段小插曲。廷试开始的时候,皇帝自然少不了先讲一番大道理,但是这也引来了玄烨的不解,随即发表了一番顺治不那么认可的言论,直言汉文化也是天道,最后致使老师魏承谟罚了半年的俸禄,自己也要站着应试。
作为学生的玄烨都尚且如此,那身为老师的魏承谟自然也非同一般,先是领了罚,但也斗胆问了顺治一句:“微臣不知何罪,望皇上明示”!一个汉臣,敢在这种场合公然顶撞皇上,可见其铮铮铁骨,有文人的傲气,还有对汉文化的底气,更有不畏圣威的勇气,可见玄烨能成就日后“康熙大帝”的圣名,与这位刚正不阿的启蒙老师也有很大的关系。顺治也被这一问给问住了,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玄烨的这句话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其实顺治帝也是认可的。
但是说的场合却是不对,前一刻顺治还在标榜自己满族,下一刻你们这对师生就来拆台,还让人无话反驳,真实岂有此理。我们的顺治也确实无力反驳,但是场子和面子还是都得要的,先是嘲讽了一顿这对师生的硬朗,然后搬出了皇帝的威严,我是皇帝,我要罚你们,还要问个为什么?真是岂有此理!这时候其实就已经在强词夺理了,但显然这个答案还不能服众啊,别说下面还有一群汉人老师,一众皇子可都在听着看着呢!
那如何善后呢?我们的顺治帝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你们不是要为什么吗?那就等廷试结束后,朕来告诉你为什么!潜台词就是廷试结束后,你还敢来问为什么吗?所以最后肯定是不了了之了。但这还只是台阶,还有场子没找呢,所以就有了后面这句,“玄烨若是学无所长,朕必罚你误导之罪”。这个罪可就不是罚俸禄那么轻松了,看吓不死你!这时候的魏承谟可能也想明白了,对于顺治的这口恶气,就站着安静地受着,还是身边的玄烨应了一声“是”。
廷试接近尾声,顺治也在行森那里得到了答案,随即走了过去,一把抄起玄烨的试卷,揉作一团就算了,还撕了两下,吓得玄烨和魏承谟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不过这次顺治帝可不是撒气来了,而是对玄烨真正的考教。而看懂父皇的意思之后,玄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把试卷上的答案背了一遍,还附上了没写完的答案。如此一来,顺治大喜,并钦点玄烨为廷试的头名,还亲切询问想要什么赏赐。
玄烨也果真心口如一,表示只想饱饱地睡上一觉,睡多久,都别喊我。此时的顺治心中已经有了满意答案,自然是开心应允,并且还让玄烨就在自己的龙椅上睡,这待遇历史上可都是少有,无疑也暴露了顺治的内心,只是此时的玄烨不会知道,自己这一睡却睡出了大事情。具体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我们不见不散!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小生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