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人对美与丑的认识和感悟(历史故事告诉我们)

古人对美与丑的认识和感悟(历史故事告诉我们)时代在变化,越来越多不符合传统审美的事物,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名叫哀骀它的人,他的容貌虽然很丑陋,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非常喜欢和他交往,相处亲近随和,舍不得离去。有一些女人甚至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还不如做他的小安。”他一无权位二无财产,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显赫的功绩,可是外表粗陋、其貌不扬的这位丑人却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和赞美,这使得鲁国的鲁哀公惊讶不已。对此,鲁哀公求教于孔子:“他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孔子借喻道:“我曾经在楚国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都惊恐地逃开了,因为小猪发现母猪已不像活着时那样亲切。可见小猪爱母猪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主宰它形体的精神,爱它内在的品性。哀验它这个人虽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内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许多人才喜欢他。”莫言获奖时,瑞典文学院都自己的解释:“今年获奖者的特别之处在于,莫言从局内

非洲大蛹是最难看、最丑陋、最令人恐惧的爬虫,它浑身是毛,口吐黏液,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然而,随着这些丑陋的、令人作呕的大蜕壳后,人们却为之一震,原来它们成为了世上最美丽的非洲蓝蝶。

古人对美与丑的认识和感悟(历史故事告诉我们)(1)

原来美与丑是相对统一的,没有丑也就无所谓美。为什么这么说呢?

故事一:

莫言为什么能拿诺贝尔文学奖?在国内,我们不排除莫言的作品确实很优秀。但诺贝尔奖是国外设立的奖,说白了就是带有些政治性。

莫言获奖时,瑞典文学院都自己的解释:“今年获奖者的特别之处在于,莫言从局内人的角度描绘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接触的世界。莫言原是农家子弟,出生在农民家庭,干农活一直到18岁。莫言用讽刺、诙谐的笔触表现了20世纪某些阶段中国社会的阴暗面。”莫言用自己的文笔揭露了中国20世纪某些阶段中国社会的丑,这就迎合了西方人的心里。本来,审丑作为审美的对比和衬托,是艺术作品所必须的。丑和美是对立统一的,没有丑,哪里来的美?但是,丑是为美服务的,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是从属于美的。但是,在莫言的作品中,有点喧宾夺主,到处充斥着丑陋的东西:历史的黑暗,人性的卑劣,文化的糟粕,肉体上的肮脏…

这就是为什么莫言能拿诺贝尔奖却饱受争议的原因吧。

古人对美与丑的认识和感悟(历史故事告诉我们)(2)

故事二: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名叫哀骀它的人,他的容貌虽然很丑陋,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非常喜欢和他交往,相处亲近随和,舍不得离去。有一些女人甚至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还不如做他的小安。”他一无权位二无财产,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显赫的功绩,可是外表粗陋、其貌不扬的这位丑人却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和赞美,这使得鲁国的鲁哀公惊讶不已。对此,鲁哀公求教于孔子:“他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孔子借喻道:“我曾经在楚国看见一群小猪在刚死的母猪身上吃奶,一会儿都惊恐地逃开了,因为小猪发现母猪已不像活着时那样亲切。可见小猪爱母猪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主宰它形体的精神,爱它内在的品性。哀验它这个人虽然外表不美,但他的品德和才情等内在之美必定已超越一般人很多,所以您和许多人才喜欢他。”

古人对美与丑的认识和感悟(历史故事告诉我们)(3)

时代在变化,越来越多不符合传统审美的事物,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

故事三:

魏惠王赠与楚怀王一个美女,楚怀王很喜欢。怀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怀王宠爱新娶的魏女,所以表面上也很爱护这个新娶的美女。衣服、首饰都挑她喜欢的送去,房间和家具也都选她喜欢的让她使用,似乎比楚王更喜欢她。楚怀王说:“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来博取丈夫的欢心,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现在郑袖明知寡人喜欢魏女,可是她爱魏女比寡人还要厉害,这简直是孝子侍奉双亲,忠臣侍奉君主。”郑袖知道楚怀王认定她不是嫉妒以后,就去对魏女说:“君王爱你的美貌,虽然这样说,但是他讨厌你的鼻子。所以你见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从此魏女见到楚怀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对郑袖说:“魏女看见寡人时,就捂住自己的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说:“她好像讨厌君王身上的气味。”楚怀王说:“真是个泼辣的悍妇!”命人割掉美人的鼻子决不宽恕。由此可见郑袖之心的阴险。

古人对美与丑的认识和感悟(历史故事告诉我们)(4)

所以,美与丑是相对统一的,没有丑也就无所谓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