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粮票和布票的关系(粮票和布票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

粮票和布票的关系(粮票和布票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票证,随着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悄悄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这些“退居二线”的票证,却被一些独具慧眼的收藏者视为珍宝,四处寻觅,加以珍藏。这些方寸票证看似朴素无华,却蕴藏着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广内涵,它是中国那段艰苦岁月的浓缩本,是难得的实物档案资料,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解放,商品越来越丰富,很多票证失去了它的应有作用。最早消失的是那些工业券,后来副食品票证也不需要了。随着“的确良”等化学纤维布料的大量出现,布票也悄悄退出历史舞台。再后来,粮食市场放开,粮票也被取消。总的看,我国的各种票证从1979年开始逐步减少,直到1992年至1997年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盛行40余年的各种票证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这当然是改革开放的功劳。但不可否认,作为计划经济时代购物凭证的各种票

粮票和布票的关系(粮票和布票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1)

粮票和布票的关系(粮票和布票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2)

刘建利

我国曾是使用票证最早、最多的国家,其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多、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票证是我国统购统销时期的特殊产物。1953年10月起,国家对粮食、油料实行统购统销;1954年9月起,対棉布、棉花统购,同时实行棉花统销。粮食统销是对城镇居民、机关团体人员采取内部控制,采取凭证供应的办法,由粮食部门掌握粮源,实行口粮定量供。

自国家对粮食、油料实行统购统销起,开始发行粮票,随之,各种票证纷纷发行,如布票、肉票、棉票、白糖票、香烟票、酒票、肥皂票、线票、油票、煤票、饲料票、自行车券、手表券、缝纫机券等。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进入千家万户,拉开了中国票证时代的帷幕。在那时,城镇居民光有钱花不行,还要有票,涉及到城镇居民的各种生活用品如粮食、油类、肉类、布匹、煤炭、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以及小到香烟、肥皂、白糖、烟、酒等,几乎都得凭票才能购买到。总之,你需要什么、缺什么就要什么票,什么物质紧张就要什么票。可以说,那时城镇居民家里最珍贵的东西就是粮票、布票这类票证,其次才是钱。

粮票,1953年11月开始发行,1993年被取消,是供给制制度下的主要票证,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流通时间之长,为世界粮食史上空前绝后,被称为“天下第一票”。粮票分为全国、军队和地方三种,全国粮票和军队粮票由粮食部发行,地方粮票由各省粮食局发行。除上述三种粮票外,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乡镇、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等也都曾经发放和使用过各种粮票,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粮票获取的主要途径,由城镇居民凭粮食户口(居民粮食供应本)—一种粮食计划指标册,到指定国有粮店兑换,即用所供粮食支出同等数量粮票,以备出门或购买其他食品时使用。粮食关系和户口紧密挂钩,公安部在人口统计中把由政府计划供粮城镇居民划为“非农业户口”。

粮票和布票的关系(粮票和布票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3)

粮票和布票的关系(粮票和布票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4)

最初的粮票采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1985年起改为公斤制(公斤与市斤并存、混用)。面额有壹两、贰两、伍两、壹斤、贰斤、伍斤、拾斤,甚至百斤、千斤(很少)的。票面设计均采取线条装饰图案,粮票反面均加盖发行机关印章(为方形或圆形),每套票的票幅规格一样。1967年-1974年间发行的粮票也充满政治色彩,票面以“革命圣地”、“工农兵形象”、毛主席语录(“必须把粮食抓紧”等)为装饰图案的主要表现内容。

粮票为无价证券,每一斤粮票可购买一斤成品粮或其他食品。 在那个年代,粮票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那时候粮食实行定量供应,粮票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凭证,光有钞票没有粮票,连饭都吃不上。没有钞票人们还可以走亲访友,但没有粮票那就寸步难行。去外地出差办事,必须带上粮票,比如出差到石家庄市得带上河北省粮票,出差到外省得换全国粮票,换全国粮票还需单位开出介绍信或证明信。那时谁手里拥有富余的全国粮票是很让人羡慕的事情。在凭票购买的年代,粮票最宝贵,粮票可以换钱,但很难用钱换到或买到粮票。那时候农民是“农业户口”,没有粮票,他们是分口粮吃。农民如需用粮票(如外出吃饭),可凭村开出的证明信到当地粮店用粮食兑换。如果分的粮食不够吃,就想办法,如拿自家鸡下的鸡蛋来和城镇人换粮票,但不要炒票,1斤鸡蛋可换3斤粮票,而且要用能流动使用的1斤头粮票才给换,城市市民曾称他们为“倒蛋部队”。部分无业者为了谋生,在黑市上买卖交易粮票,这样的交易行为被称之为“投机倒把”,是被公安部门列入打击对象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吃方面的物品极大丰富起来,随着粮食的全面开放,粮票在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后,于1993年光荣“退休”,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最终,人们终于明白,原来粮票等一系列票证是计划经济和物质匮乏年代的产物。

除粮票外,在计划经济年代,即统购统销时期,城镇居民和农民购买除粮食外的其他生活用品,几乎都要凭票。在农村,村民生活贫穷,种些棉花,也种些油料作物,棉票、线票、油票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票证需要不了多少,但很多村民在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已不再自己纺棉线织粗布,需用布票购买细布做衣裳,上级部门就给村民每年发放十几尺布票,让村民买上一些好布料,穿上好一点的衣裳。即使如此,很多村民,特别是对于孩子多的村民,发放的那点布票根本不够用。就像粮票那样,村民也是想方设法到城里人那里去换取布票。

粮票和布票的关系(粮票和布票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5)

粮票和布票的关系(粮票和布票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6)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力解放,商品越来越丰富,很多票证失去了它的应有作用。最早消失的是那些工业券,后来副食品票证也不需要了。随着“的确良”等化学纤维布料的大量出现,布票也悄悄退出历史舞台。再后来,粮食市场放开,粮票也被取消。总的看,我国的各种票证从1979年开始逐步减少,直到1992年至1997年才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盛行40余年的各种票证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这当然是改革开放的功劳。但不可否认,作为计划经济时代购物凭证的各种票证,在我们的生活中曾发挥过很大作用。然而,票证时代又是一段无可奈何、不堪回首的岁月。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票证,随着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悄悄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这些“退居二线”的票证,却被一些独具慧眼的收藏者视为珍宝,四处寻觅,加以珍藏。这些方寸票证看似朴素无华,却蕴藏着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广内涵,它是中国那段艰苦岁月的浓缩本,是难得的实物档案资料,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粮票和布票的关系(粮票和布票的历史你了解多少呢)(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