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深圳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绿色燃油出租车将成历史)

深圳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绿色燃油出租车将成历史)基于此,深圳市交委打破既有格局,围绕深圳出租汽车改革文件的“六化”目标,即经营权使用无偿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车辆纯电动化、经营业态融合化、运营监管信息化、行业治理多元化,多措并举推动出租车纯电动化。“深圳蓝”行动计划的正式实施,将行业全面电动化时间从2020年底提前至2018年底,对深圳出租电动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电动出租车推广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深圳市交委坚持平稳、有序的原则,全力加快推动行业纯电动化推广工作,实现2018年底前全市出租车基本纯电动化的工作目标。实现提升环境质量和出行服务双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确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13个试点城市之一,基于“大气污染防治、新能源产业培育”等考量,早在2010年深圳就开始启动纯电

深圳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绿色燃油出租车将成历史)(1)

深圳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绿色燃油出租车将成历史)(2)

深圳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绿色燃油出租车将成历史)(3)

●候选单位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案例提要 深圳出租车纯电动化

●案例评点 以出租车纯电动化为契机,既解决深圳“红、绿的”一体化难题,又增强市民乘坐出租车舒适度,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同时重塑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开创了出租车电动化“深圳模式”、出租车转型升级“中国方案”。

从2010年试验运营深圳纯电动出租车,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出租车全面纯电动化,深圳出租车发展迎来新的跨越。通过纯电动化,深圳“红、绿的”一体化难题迎刃而解,市民乘坐出租车舒适度体验大大增强,使市民在行业发展中有了真切、实在的获得感。同时,深圳出租车行业也以此为契机,重塑行业形象,增强行业竞争力。深圳纯电动化工作启动时间早、推广规模大、行业效益高、更新过程平稳有序,开创了出租车电动化“深圳模式”。

电动化

实现提升环境质量和出行服务双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国家财政部、科技部确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13个试点城市之一,基于“大气污染防治、新能源产业培育”等考量,早在2010年深圳就开始启动纯电动出租车试验运营,成为在全国范围内试用新能源车辆最早的城市。

2017年初,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明确提出“新增、更新出租车全部使用纯电动车辆,到2020年底,出租车纯电动化率达到100%”的目标。2018年4月21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2018年“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提出“2018年12月31日前,将存量的7500辆燃油出租车更换为纯电动车,基本实现巡游出租车纯电动化”。

“深圳蓝”行动计划的正式实施,将行业全面电动化时间从2020年底提前至2018年底,对深圳出租电动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电动出租车推广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深圳市交委坚持平稳、有序的原则,全力加快推动行业纯电动化推广工作,实现2018年底前全市出租车基本纯电动化的工作目标。

基于此,深圳市交委打破既有格局,围绕深圳出租汽车改革文件的“六化”目标,即经营权使用无偿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车辆纯电动化、经营业态融合化、运营监管信息化、行业治理多元化,多措并举推动出租车纯电动化。

同时以“补贴力度不减”为原则,发布了纯电动出租车超额减排奖励试点方案;通过奖励纯电动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权指标的方式,进一步加大纯电动出租汽车推广力度;配套制定相关规章文件,积极组织企业宣贯学习,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深圳市共有巡游出租车企业75家,出租车指标数为21689个,其中纯电动出租车指标20478个,已下地运营的纯电动出租车19564辆,占深圳市巡游车总量的92.82%,尚有914辆电动出租车待充电桩配套后逐步下地营运。如今,“深圳蓝”成为了市民口中对深圳生态环境满意程度的体现,而在守护“深圳蓝”的道路上,纯电动出租车的推广,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节约能源方面,纯电动出租车较传统汽油车节能69.5%,近2.1万辆纯电动出租车全市年度总节能32 .3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油22 .6万吨。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2 .1万辆纯电动巡游车一年可减少的碳排放量达85 .6万吨,相当于6个梧桐山风景区绿色植被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在污染物减排方面,氮氧化物、非甲烷碳氢、颗粒物等年度污染物减排量将达到438吨。随着全面电动化举措的落地实施,深圳市民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获得感显著增强,环境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一体化

多举措破解“红、绿的”改革难题

随着深圳出租车纯电动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也直接解决了深圳出租车行业“红、绿的”一体化改革难题。借助特区一体化的契机,不断推动深圳红的、绿的完成更新,允许使用绿色燃油出租汽车指标投放的纯电动出租汽车在全市范围内运营。绿的更换纯电动车辆后的经营区域不再受限,加快实现深圳红的、绿的经营区域的一体化,促进行业服务品质的提升,形成统一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长期以来,运价问题都是制约行业稳定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导致行业各类投诉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深圳市交委以运价改革为契机,在结合社会环境与行业现状的基础上,科学调整出租车运价,并作出了两大突破。一是改变了近十年运价未作调整的局面,有效解决了红、绿的长期以来“同城不同价”的问题;二是在全国首创建立运价动态调整机制,有效解决历史积弊,重唤行业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5月5日深圳正式实施新运价政策后,驾驶员收入显著上升,日均营收上升13 .35%,月均服务投诉下降38.3%;因运价问题导致的拒载、议价等相关营运违法行为也大幅下降,正能量事件层出不穷,巡游车市场逐渐回暖,行业日趋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租车纯电动推动过程中,深圳市交委还通过企业更新纯电动车奖励指标的方式,发挥政府调控运力的手段,提高行业车辆规模,客观上打破了长期以来行业封闭、运力固化的格局。

“为了调动行业积极性,我们采用无差异、普适性的1:1.2的增配比例。增加了出租行业运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深圳市交委出租客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运力的增加有助于稀释高昂的牌照价值,为深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推进经营权无偿化工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奠定有力基础。

同时,为推动行业规模化,深圳市交委科学设计纯电动化的激励政策,将服务质量和更新规模有效结合,提高企业提前更新置换纯电动车的积极性,促使行业形成新的竞争和发展格局。今年9月,深圳巴士集团率先完成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实现出租车全面纯电动。西湖集团也实现再次优化组合,两家企业拥有近9000辆出租车,占行业车辆总数约50%,改变了深圳出租车行业“多小弱散”,发展难以形成合力的现状。

智能化

提升智能打造智慧出租

2017年8月30日,深圳首批装载智能终端的巡游出租车正式落地运营,标志着深圳传统出租行业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首批车辆落地后,深圳全市出租车智能终端更换速度加快。

据介绍,车载智能终端计程计时通过获取车辆自身CAN数据中的里程与速度信息,不易被窜改。而且计价由智能终端的后台自动进行,行车轨迹与计时过程乘客能清楚看到,司机无法动手脚,可以有效解决出租车司机调表乱收费现象。智能终端计价还有利于出租车价格实现动态调整。据悉,今后出租车价格将逐步由政府定价过渡为政府指导价,价格标准调整,后台发送指令,智能终端马上就可以改变计价,而无需像传统出租车一样每台车都要手工调表操作量大,省时省力。

不仅如此,乘客在乘车途中,还可以扫描车载司机二维码,对司机进行评价,查看行车轨迹。扫描二维码后,即出现“请点击,并对您乘坐的出租车司机进行评价”提示,乘客可点击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几项,也可以输入评价描述。同时可点击进入“查看轨迹”,车辆行进轨迹地图即可清晰显示,车辆走的路线是否合理,一目了然。

而当重大节日期间,枢纽、口岸一旦出现出租车供应不足情况时,深圳市交委监控中心可第一时间将信息发布到出租车智能终端,通知就近出租车尽快到车站进行疏导,实现科学调整运力,实现运力效益的最大化。

可实现精准计程计时,还能对司机实施人脸识别,乘客可以查看行车轨迹、当场发送乘车评价、采用多种电子支付手段……据悉,深圳市交委推出的出租车智能计程计时、乘客当场发送评价在国内出租车系统均属首创,这种车载智能终端由监控后台统一管理。

近来年,为改进出租汽车运营方式和监管模式,提升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深圳市交委以“提智能”为切入点,围绕“一工程”与“一终端”打造智慧出租。一是打造“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分为“一套终端、三个中心、十大系统”,全面对接覆盖行业主管部门、出租汽车企业、驾驶员与乘客需求,提升行业信息采集、调度管理、应急处置、综合监管分析及人工服务等功能。二是大力推广车载智能终端,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智能化手段,树立“智慧 出租车”的监管和服务意识,打造智慧出租“十大亮点”功能:多元一体约车服务、重点区域运力保障、失物查找一键锁定、智能终端计程计时、安全驾驶前置预警、全时全景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精准认证、安全便捷万能支付、客流分布热力推送、绿色环保电子发票。

今年,深圳市交委以推广车载智能终端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车辆附属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出租车基本实现智能化,为管理者、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移动互联服务、多元一体的平台和互联相通的智能设备,做到更全面的监管、更省时的调整,为乘客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出行方式和乘车体验。

品质化

划定失信底线打造“窗口出租”

出租车是展示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为规范深圳出租车运营,引导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给市民以及来深市民一个良好的乘车体验,深圳着手建立出租汽车经营者和驾驶员信用管理制度,未来相关信用记录将被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017年3月,深圳市公共交通局首次通报了全市出租车驾驶员诚信服务情况,17名出租车驾驶员因私调计价器等行为进入失信“黑名单”被清退,且以后都不能进入深圳公共交通行业就职。自此,深圳开始不定期公布出租车驾驶员诚信服务情况。

目前,深圳正着手建立健全出租汽车经营者和驾驶员信用管理制度。拟通过出租汽车经营者和驾驶员评价系统,加强对违法违规及失信行为、投诉举报、乘客服务评价等信息的记录与应用,将相关信用记录归集到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深圳信用网,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为出租汽车经营者和驾驶员准入退出的重要依据。

固化完善驾驶员诚信体系便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深圳市交委通过“管理制度 考核指标 智能平台”三位一体的诚信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诚信机制。同时与周边珠三角广州、珠海等7市建立失信驾驶员名单共享机制,联手共筑行业信用体系。这意味着,在深圳进入失信“黑名单”的出租车司机,未来很可能无法在异地公共交通行业就职。截至目前,出租车板块诚信库共录入1119人(其中失信名单625人,守信名单494人)。

在加强驾驶员队伍建设的同时,深圳市交委通过规范行业准入门槛,提高行业从业综合水平,严打行业不正之风,塑造考试专业、培训专业、管理专业、服务专业的行业环境,精益求精,展现行业精度。同时,还持续开展爱心车队“学雷锋活动月”、爱心送考等系列主题活动,传递行业正能量,文明倡导,展现行业温度。

2019年,为全面推动行业各项规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深圳市交委将研究建立行业运行情况月度通报机制,定期对外披露企业安全生产、服务投诉等核心指标。相关信息与企业的量化考核挂钩。将年度考核排名细化为月度考核排名,发现问题,及时督办整改,并通过对外披露形式强化整改工作的舆论监督,提高考核结果运用的时效性。

同时,会同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开展随机暗访检查,引导行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组织企业参与视频巡检、违规司机约谈等工作,在提高相关工作的透明性、公平性的同时,使得企业管理人员明白行业管理的具体规定、要求,帮助企业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不断优化双随机检查工作模式,以安全、服务两大核心指标得分情况,确定检查对象。提高对安全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低的企业监督检查的频率,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依法处置。

在出租车管理和提升出租车服务品质等方面,下一步,深圳市交委将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出租车行业运营和监管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出租3 .0”,努力探索并力争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的深圳模式,实现与全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位相符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出租车服务水平。

统筹 张艳丽

文:张艳丽

图:张艳丽 田珂 楚爱军

制版:杨存海 章玲 邓诗君 刘俊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