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日本战国史(艳电皓电马日事变)
概说日本战国史(艳电皓电马日事变)当然这只是个简单例子,在实际谍报工作中,会比这复杂千万倍。摩尔期代码,就是把0-9这10个数字,分别用不同节奏频率的“嘀嘀哒哒”声来代替发送出去。1、早期电报按字收费,很贵1879年,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举措,晚清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线。电报的基本原理,就是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的编码都是莫尔斯编码。
读近现代史,经常会遇到一些从字面上看,让人感觉莫名其妙的词。
如:艳电、皓电、马日事变、文夕大火……
如果不熟悉韵母代日这个东西,就难免望文生义,闹出笑话来。
整理篇小文,对这个历史知识点简单介绍一下:
1、早期电报按字收费,很贵
1879年,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举措,晚清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线。
电报的基本原理,就是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的编码都是莫尔斯编码。
摩尔期代码,就是把0-9这10个数字,分别用不同节奏频率的“嘀嘀哒哒”声来代替发送出去。
当然这只是个简单例子,在实际谍报工作中,会比这复杂千万倍。
晚清电报刚开通时,因为要平摊前期成本,要按字收费,费用极贵。
贵到什么程度?
左宗棠和李鸿章通过电报商量个事,双方发了几个来回后,李鸿章对左宗棠说:
——你挑点有用的话说,电报费这么贵,别说废话浪费钱。
瞧着没,连李鸿章中堂大人都心疼电报费,你说这得有多贵?
因为太贵,大家电报里就要长话短说了,于是天才人物洪钧就发明了“韵母代日”法。
2、洪钧的“韵母代日”法,很绝
洪钧是个牛人,苏州人,同治年间的状元。
任职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大清廷驻俄、德、奥、荷兰四国的驻外大臣。
说洪钧可能好多人不知道,但说他的一个老婆大家就都知道:赛金花。
在赛金花成为晚清第一名妓之前,她先是洪钧的老婆,跟着洪钧在欧洲时,光采夺目,可给大清长脸了。
后来洪钧死了,洪家人欺负她,她才被迫委身烟花巷落,并最终成为晚清真正的头牌。
能娶这样的女人洪钧,自然也不简单。
大概因为在国外工作,经常要用到电报,洪钧就开始琢磨,怎么能省着点钱?
他选择了电报中最常见的日子下手,发明了“地支代月、韵母代日”的记时办法。
用12地支子丑寅卯……代替月不新鲜。但用30个韵母来代日的作法,就很有创意了。
譬如:12月31日,如果按中文来写:十二月三十一日,发电报需要拍7个字。
但如果用洪钧的办法,只需要两个字:“亥世”或“亥引”。
从最多7个字精简到仅需2个字,发报效率极大提升、发报费用则大幅下降。
3、韵母代日的具体用法
地支记月很简单: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分别对应1-12月。
韵母代日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则相对复杂一点,因为我们现在不呤诗作赋,也就不学习掌握押韵知识了。
但对晚清人来说,韵母代日也是极方便的。因为只要接受过点文化教育的人,都会背《韵母表》。
洪钧的韵母代日法,就是分别用30个韵母来代替每月的30个日子。
其中:1-15日用上平声韵,16-25日用上声韵,26-30日用去声韵。
详见下表:
有两个日子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30日对应的韵是“陷”字,这个字不太吉利,尤其是对军事行动,故被“卅”字代替。
中国农历没有31日,后来用公元纪年后,出现了31日,后人就补充用“”世”或“引”字来代替。
世:“卅”与“一”的合体字,即指31日。
引:看上去和阿拉伯数字31很像。
熟悉了这张表,就能对读史中遇到的如:艳电、皓电、马日事变、文夕大火……等名词做出准确解释了。
艳:对应的是29日(表中为繁体字),即汪精卫这份汉奸宣言电报是29日发出的。
马:对应的是21日,这个事变就是21日发生的。
文:对应的是12日,这场大火就是12日傍晚开始的。
……
有趣的是:毛泽东就非常喜欢这种纪时办法。
如下面这份电报,开头即为“”林罗刘,俭日十日电悉“。
细心的读者如果去对应上面洪钧的韵母代日表,会发现“俭”在第28韵。
但按洪的办法,28日应该用“勘”才对。
很显然毛泽东并没有拘尼于洪的办法。
这一小小细节,或也能体现出毛泽东性格洒脱、与众不同的一面来。
笔者对韵母所所知甚少,斗胆写了这么一篇小文。如有谬误之处,望高人批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