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航空史话」万里雏鹰初展翼——二战B-17“飞行堡垒”重型轰炸机「航空史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二战欧洲天空中的攻防大战「航空史话」怎样击落“飞行堡垒”——二战德国空战武器的演变「航空史话」第三帝国的反击——二战B-17“飞行堡垒”重型轰炸机

(本文为第77篇原创。转载请联系,部分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往期部分文章

「航空史话」过犹不及—被细节拖累的B-24“解放者”轰炸机

「航空史话」遮天蔽日——二战产量最大B-24“解放者”轰炸机

「航空史话」“飞行堡垒”拾遗——另类及如今的B-17轰炸机

「航空史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二战欧洲天空中的攻防大战

「航空史话」怎样击落“飞行堡垒”——二战德国空战武器的演变

「航空史话」第三帝国的反击——二战B-17“飞行堡垒”重型轰炸机

「航空史话」万里雏鹰初展翼——二战B-17“飞行堡垒”重型轰炸机

前言

上一篇文章讲到B-24“解放者”轰炸机虽然速度、航程和载弹量都超过“飞行堡垒”,但因为诸多的小毛病不受一线轰炸机飞行员欢迎,没有承担最艰巨的欧洲战场白昼轰炸任务。不过事实上“解放者”高达18188架的产量远超更受欢迎的“飞行堡垒”!这巨大产量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战时生产不能停工,哪怕“解放者”毛病再多,也比没有强!为了把产量怼上去,陆航甚至和新闻界打招呼压制了许多对“解放者”不利的传言。而当时对德轰炸的主力第8航空军尽管不待见“解放者”,但在其旗下仍然占到了三分之一。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1)

尽管不受待见,但总比没有强!

型号演变

“解放者”也和“飞行堡垒”一样,在实战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主要是一线部队和生产厂商换着花样改装各种自卫武器,饱受诟病的遥控炮塔、斯佩里球形炮塔、自家的A-6炮塔、马丁公司的A-3炮塔、艾默生的炮塔……反正机体够大。经过一番试错后,陆航在1942年春季就锁死了生产型号,让所有的厂商集中力量生产B-24J型,标配是机鼻装艾默生炮塔、C-1型自动驾驶仪、M-1型轰炸瞄准器、废气涡轮增压器也装上了自动控制系统……统一了型号后“解放者”的产量极大地提升。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2)

B-24J型是数量最多的“解放者”

不过相对完善的B-24J型并不招人喜欢——越是完善也就意味着重量越重,B-24J型足足比原型机增加了3吨多!“解放者”本来就低速性能差,重量每增加一点就意味着更高的起飞、失速速度,更长的起飞、降落距离,更加笨拙的操作品质,更多的起降事故,因为剩余功率实在太小了……前线部队没有办法只能拆掉一些不用的装备,太平洋战区的许多“解放者”就拆掉了机腹的炮塔,还有些干脆装上了“飞行堡垒”的机鼻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3)

前线部队的改装能力惊人,这架“解放者”竟然换上了“飞行堡垒”的鼻子!

不过炮塔装了又拆实在是有点神经病,可是发动机公司普拉特·惠特尼正全力生产新的大马力发动机,不再对R1830这样的老型号继续改进。于是陆航只能想办法让“解放者”减重,但前提是绝不能影响产量!减重版的B-24L型1944年才开始生产,减重的主要手段还是通过采用更轻的炮塔来实现——生产线不能大改!L型“解放者”轻了多少呢?1000磅(454公斤)!性能改善非常有限。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4)

B-24L型没轻多少

同年10月还开始生产更轻一点的B-24M型,尾炮塔与L型略有不同,其它很难区分,减重也很不明显。这已经是最后量产的“解放者”了,此时欧洲战场已经有了分晓,亚洲战场大批B-29“超级堡垒”也已经入役。不过军工生产仍然没有松懈,结果到战争结束出现了轴心国难以想象的事——大批刚刚生产出来崭新的M型“解放者”重轰炸机,直接飞到销毁中心等待销毁!不仅仅是“解放者”,还有不少战斗机也是这样的命运,一次正式作战都没有参加就销毁了。恶名在外的“解放者”退役特别早,战争一结束就成群结队地飞向坟场!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5)

等待拆毁的“解放者”机群,很多一次战斗都没有参加过

盟友的喜好

“解放者”数量惊人还有个重要原因:盟军阵营的其它国家也大批装备了它。英国皇家空军就装备了46个轰炸机团和41个中队,共约2100架“解放者”,加拿大皇家空军装备了1200架,澳大利亚约300架!这个数量远远大于盟军其它国家服役的“飞行堡垒”,以英国为例,二战期间仅仅接收了120多架“飞行堡垒”。英国人主要把“解放者”用于地中海战区及南亚战区的白昼轰炸,也改装了一批夜间轰炸型。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6)

皇家空军驻印度的一架B-24L“解放者”

英国人看重“解放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上一篇文章里有过介绍:充分利用它的大航程改装成对英国至关重要的反潜巡逻机,用于封闭大西洋航运线上的“黑暗海沟”——反潜型“解放者”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唯一能满足这种任务的机型。1943年开始大批的反潜型“解放者”进入比斯开湾进行攻势巡逻,封堵U艇进出大西洋的航路,在拙作《「反潜史话」绝望的“兔子蹬鹰”——二战德国潜艇失败的防空作战》(点此跳转)中有过相关的介绍。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7)

“解放者”大战U艇!

除了航程够远,“解放者”还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专业的反潜装备。到中后期,一架反潜巡逻型的“解放者”会用能探测到潜望镜、通气管的厘米波ASVIII型雷达代替机腹炮塔,机翼下还能安装夜间用的利式按照灯,能携带2条反潜声制导鱼雷——拙作《「反潜史话」碧波深处斩鲸鲨——二战盟军绝密的反潜声制导鱼雷》(点此跳转)对这种鱼雷有详细介绍——以及多颗不同规格的深水炸弹,不少飞机还加装火箭弹发射轨,旺盛的火力足以对U艇发起多次攻击,自此U艇出入大西洋变得非常危险!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8)

又是前线自己动手!把火箭筒装上“解放者”

海航的单垂尾

受英国的影响,美国海军航空兵也把大批“解放者”用于反潜。1942年陆航和海航经过协商,海航停止向波音订购XPBB水上巡逻机,以释放波音的产能用于生产陆航急需的“飞行堡垒”和“超级堡垒”,同时将太平洋的“飞行堡垒”调往欧洲战区。作为交换,陆航退出海上反潜巡逻任务,并将一批装备了米波ASV雷达的“解放者”直接交给海航。海航可以采购及改装较大航程的“解放者”,承担起所有的反潜巡逻任务,装备海航的“解放者”按海军的规则编号为PB4Y-1——PB代表巡逻轰炸,Y代表联合公司,4是联合公司为海航研发的第4款巡逻轰炸机。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9)

PB4Y-1和陆航的轰炸机外形差不多

最高峰时共有25个PB4Y-1中队装备海航和陆战队,承担着轰炸、反潜及照相等任务。不过这些原本是陆航的轰炸机用于海军多少有些不适应,海航还希望联合公司能继续优化设计。首先是发动机,海军任务主要在中低空,用不着废气涡轮增压器,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重量,于是海航在订购后续的PB4Y-2型“解放者”时,换成了机械增压器的R1830-94发动机,起飞功率增加到了1350马力。此外海航还希望能加强低空飞行的稳定性,他们看中了1942年联合公司试验过的单垂尾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10)

早在1942年陆航和联合公司就把“解放者”改成了单垂尾

“解放者”一直秉承H型双垂尾布局,本来是想既能保证足够的垂直安定面,又能让垂尾不至于过高过大难以检修,而且在侧风时受风面积较小。但事实上双垂尾毛病不少:首先这种构型提供的垂直安定面不在机身轴线上,对航向稳定性的帮助要大打折扣;其次垂尾上方向舵对战斗机意义不算大——战斗机转向不靠方向舵而是靠副翼,但是靠副翼转向飞机会有大幅度侧倾,而轰炸机进入轰炸航线就必须用方向舵和上面的调整片来精准调整航向,同时避免机身侧倾导致投弹不准,编队间调整位置也会常常用到方向舵,此时双垂尾的效果就远不如单垂尾。“解放者”操控性能不好的恶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双垂尾导致的。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11)

红色箭头所指的小方块是调整片,用于微调航向。尾炮塔的射界也大大拓宽

事实上陆航和联合公司也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于是1942年开始,在一架B-24D型上加装了C-54运输机的尾翼,编号为XB-24K。试飞的效果相当不错,而且重量还略有下降,速度还提高了11英里(17公里),尾炮的射界也一下子变得开阔了!XB-24K试飞已经是1943年,正是军工生产非常紧急的时刻,生产线不能随便调整。等陆航下令所有生产厂转向生产单垂尾“解放者”时,已经快要停产——更好的“超级堡垒”已经量产了。最终单垂尾的B-24N型只生产了7架,5000多架的订单最后被取消。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12)

单垂尾的轰炸型只生产了7架

有了这个技术基础,海航这边在订购PB4Y-2“解放者”就顺利换成了单垂尾,而且在XB-24K型基础上还加大了垂尾面积,高耸入云的造型比较夸张!地勤检修起来也会比较麻烦一些,但换来的好处却非常明显!顺便说一句,即使是现代飞机,许多人可能觉得双垂尾造型比较协调好看,但实际上仅就飞行品质而言,双垂尾是远不如单垂尾的!至于E-2“鹰眼”那种复杂的多垂尾,是为了避开雷达天线的尾流而迫不得已的结果。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13)

PBY-2的单垂尾大得有点辣眼睛,但效果不错!注意腰部的水滴型机枪塔

新的PB4Y-2还加强了自卫和对地火力,腰部两侧增加了一个水滴型双联机枪塔,对海面的扫射能力很强。由于改动比较大,海航给PB4Y-2型取了个新名字叫“私掠船”,熟悉海军史的读者都知道这是16-19世纪盛行的“官方”海盗船,专门用于在海上抢劫敌对国家的商船。海航对新飞机很满意,一口气下了1400架订单,到结束时生产了700多架。一线作战部队给“私掠船”加装了各种各样的设备,包括雷达、干扰设备、制导滑翔炸弹……战后“私掠船”还曾用于收集苏联的电子情报。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14)

机翼下挂载了制导滑翔炸弹

结语

盟国和海航为“解放者”庞大的数量做出了好几千架的贡献!此外和堡垒家族一样,“解放者”还有300架左右的客运型C-87和货运型C-109,可载20-25名乘客或者12000磅(5.4吨)货物。它们是中印“驼峰航线”的主力运输机,为从成都起飞的B-29“超级堡垒”运送燃油。然而“解放者”糟糕的飞行品质使得它在客货运方面也是差评连连——机身太短,重心一旦有变化后,配平都很困难。不过其中一架C-87专门改装成了总统座机——这是第一架“空军一号”!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15)

客运型解放者,开了不少舷窗

“解放者”数量庞大还有个原因是福特汽车的加入,擅长流水线的福特1942年10月才造出第1架“解放者”,到战争结束时竟然制造了7000架之多!还向其它厂商提供了2000架的零配件!高峰时期每63分钟下线一架!要知道这可是4台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生产工时及资源远远超过战斗机,轴心国惹上了一个太可怕的对手!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16)

福特巨大的厂房,拐弯是为了不占邻县的土地,缴的税比较少

到底有多少架“解放者”被生产出来呢?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到的数字并不一样,从18000多架到19000多架都有。淘金客秉承中国人的传统,比较愿意采信18188这个好彩头的数字。巨大的产量还有一个不太好的原因——“解放者”家族的继承者输给了“堡垒”家族的“超级堡垒”成为备份,自然生产数量就不会太多,而轰炸机生产线不能闲者,只好继续生产老式的“解放者”。联合公司的这个继承者就是下一篇文章的主角B-32“统治者”轰炸机。

苏联缴获b24轰炸机(航空史话海量的秘密)(17)

“统治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