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
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杨业被擒不屈,绝食三日而死。杨业之子杨延玉,也在此役中力战而死。当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开始反击,杨业等人的任务只是迁移民众,不需要与敌人决战。但是,护军王冼和刘文裕却不以为然,非要与辽国正面交锋,并且以怯敌嘲笑杨业。杨业力争不果,只能冒险出击,力战尽日,身受重伤,部下所剩无几,最后被辽军生擒。刘继业归宋以后,复本姓杨,单名业。因为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被朝廷委任掌管代州(今山西代县)和三交(今太原北)一带的驻防事宜。有一次,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友军部队前后夹击辽军,大获全胜。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派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起初,各路进展顺利,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但由于主力军(中路军)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
“杨家将”是我国戏曲艺术和说唱艺术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历史传奇故事。杨业、佘太君、杨六郎、杨宗保、穆桂英,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那么,这些传奇人物,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历史上真实的杨业
杨业本名叫杨崇贵,其父杨信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北)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少年杨崇贵到太原。年少英武的杨崇贵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
刘继业为北汉守边,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虽然规模不大,但三十余年未处下风,这样的经历,让刘继业积累了边防的丰富经验。北汉灭亡以后,刘继业归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
刘继业归宋以后,复本姓杨,单名业。因为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被朝廷委任掌管代州(今山西代县)和三交(今太原北)一带的驻防事宜。
有一次,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友军部队前后夹击辽军,大获全胜。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派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起初,各路进展顺利,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但由于主力军(中路军)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
当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开始反击,杨业等人的任务只是迁移民众,不需要与敌人决战。但是,护军王冼和刘文裕却不以为然,非要与辽国正面交锋,并且以怯敌嘲笑杨业。杨业力争不果,只能冒险出击,力战尽日,身受重伤,部下所剩无几,最后被辽军生擒。
杨业被擒不屈,绝食三日而死。杨业之子杨延玉,也在此役中力战而死。
杨六郎其实是杨大郎
传统戏曲中,杨老令公与妻子佘老太君一共生有七个儿子。据《宋史》记载,杨业的七个儿子分别是: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杨延玉。其中,杨延玉随乃父征战,一战殉国,其余六子,后皆善终。
据正史记载,杨六郎是杨业的儿子杨延郎(注:后改名为杨延昭),这没错,但他却并非杨业的第六个儿子,而是长子,只是被称为六郎。
从正史中看,杨六郎长年镇守边关,没在京城生活过或任过职,更不可能如传统戏曲所言是柴家的郡马。
据史料记载,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这个儿子像我。”以后出征都会带他同行。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继续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
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辽国南下进犯。当时,杨延昭正在遂城,由于遂城小,又没有作好防守的准备,遭到了辽军的猛烈围攻,城中人心惶惶。杨延昭召集城中壮丁,授予武器,配合宋军,全力固守。当时正值隆冬,杨延昭命人担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之间就冻成了坚冰。城墙光滑难登,辽军的猛烈攻势无法继续,只好撤退,宋军缴获了辽军遗弃的军资器械。杨延昭出奇计保全了遂城,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因战功被授予莫州刺史。
澶州之役时,杨延昭反对议和,他的主张和当时的丞相寇准不谋而合,然而,北宋朝廷并未对此作出反应。杨延昭就自己率领人马进入辽国境内,攻破古城,取得不小的战果。以后宋辽定“澶渊之盟”,杨延昭因为守边的功劳,屡次升迁,最终被授予高阳关副都部署。
后来,杨延昭卒于任上,终年57岁。宋真宗听到这个消息后,极为悲痛,派使者护灵而归,河朔的百姓,多望柩而泣,为他落泪。
杨宗保子虚乌有
按照戏曲小说的谱系,杨六郎之子为杨宗保,其孙为杨文广。然而,根据《宋史》的记载,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叫杨文广,杨宗保这个人物根本不存在。
杨文广起初因为讨伐逆贼有功,被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
名将狄青南征广西时,杨文广随军从征,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后来,宋英宗认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于是提拔他为成州(今甘肃成县一带)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他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
当时,名将韩琦派杨文广率领部队前往离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西北修筑筚篥城。由于先前宋军修建城堡,西夏人都会出兵破毁。于是,杨文广采取声东击西之计,扬言要到某地修建喷珠城,引西夏军队前去破坏。然后率军迅速赶往筚篥,连夜构筑好了防御工事,做好了战斗准备。
第二天天明,西夏骑兵到了,看到宋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做好了准备,只能无奈地撤退。临走前扬言,说将奏请以数万骑兵再来破坏。杨文广立即派兵遣将出击追杀,斩获甚众。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追击敌人,杨文广说:“这是先声夺人,可灭了敌人的气焰。再说,此处是必争之地,若让西夏人知道了并夺了去,就很难再夺回来了。”经此一击,西夏人果然不敢再来捣乱。
不久,皇帝下诏嘉奖,杨文广被任命为知泾州(今甘肃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侯。后来,辽与宋在代州的边界划分上发生争执。杨文广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还没等到朝廷的回音,杨文广就死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