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最后一天(崇祯皇帝临死前最后一道圣旨写的什么)
崇祯帝最后一天(崇祯皇帝临死前最后一道圣旨写的什么)三月十八日,北京被攻破,十九日凌晨,崇祯皇帝自缢,遗体边留下遗书。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大军围攻北京。三饷其实是“辽饷”,“剿饷”,“练饷”的合称,目的是为了应对农民军和清军两大威胁,但是问题在于,崇祯年间民变频发的原因本来就在于民不聊生,朝廷再加税的话无疑会更大加重百姓负担,崇祯一开始想的是,先咬紧牙关,把事情平定之后再与民生息,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能咬紧牙关,可是,百姓已经受不了了。到了崇祯后期,老百姓对明朝已经恨之入骨,相反李自成的军队却越来越受欢迎,军纪也越来越好,三月初六,李自成大军攻打京城西部屏障——军事重镇宣府,宣府巡抚朱之冯命令左右发炮抵抗,左右竟不执行命令,他无奈亲自上前发炮,又被左右死死拉住,然后左右将大炮的线孔用铁钉钉死,朱之冯感叹道“不意人心至此”,写完遗书后自缢殉国。崇祯注意到这个问题,可惜已经太晚……
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4月25日),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尽,时年三十三岁,大明王朝灭亡。如何评价崇祯皇帝先不论,其最后殉国的壮烈还是受到后人称颂的。崇祯本人也有性格上的缺陷,能力也的确不足,但也不能说是一个暴君,他日夜勤政却做了亡国之君,心里一定是相当凄楚郁闷,那么临死前的崇祯皇帝留下了什么遗言吗?答案是——有的。
农历三月初六日,李自成大军击破重镇宣府,离北京已经很近,大明王朝已经吹响了亡国的前奏曲,崇祯皇帝在这个背景下最后一次(第六次)颁发了罪己诏,在这次罪己诏中,崇祯说了这么一句:今与尔士民约:钱粮、剿饷,巳行蠲免。郡县官有私征私派、滥罚滥刑,朕不时密访正罪。这可以认为是他向天下宣布的最后一道旨意。(网上流传版本把崇祯的临终遗言当做第六次罪己诏其实是错误的,如果算上那个的话崇祯就七下罪己诏了。)
在这里,崇祯皇帝向天下宣布:取消所有三饷加派,希望以此来挽回局势,可惜为时已晚,那这三饷加派是什么呢?
三饷加派其实是明朝末年在正税以外的加征,到了崇祯年间,加派尤其严重,其一共有四次加派,使得全国人民的纳税总额竟然翻了一倍还多,当然,朝廷也不会无缘无故加税,那三饷到底是什么?
三饷其实是“辽饷”,“剿饷”,“练饷”的合称,目的是为了应对农民军和清军两大威胁,但是问题在于,崇祯年间民变频发的原因本来就在于民不聊生,朝廷再加税的话无疑会更大加重百姓负担,崇祯一开始想的是,先咬紧牙关,把事情平定之后再与民生息,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能咬紧牙关,可是,百姓已经受不了了。
到了崇祯后期,老百姓对明朝已经恨之入骨,相反李自成的军队却越来越受欢迎,军纪也越来越好,三月初六,李自成大军攻打京城西部屏障——军事重镇宣府,宣府巡抚朱之冯命令左右发炮抵抗,左右竟不执行命令,他无奈亲自上前发炮,又被左右死死拉住,然后左右将大炮的线孔用铁钉钉死,朱之冯感叹道“不意人心至此”,写完遗书后自缢殉国。
崇祯注意到这个问题,可惜已经太晚……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大军围攻北京。
三月十八日,北京被攻破,十九日凌晨,崇祯皇帝自缢,遗体边留下遗书。
“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三月二十一日,崇祯遗体被发现。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