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洪武赶散的历史(不见于正史的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的历史(不见于正史的洪武赶散)“洪武赶散”的诱因洪武赶散路线图 什么是“洪武赶散”“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迁徙”,亦称“洪武赶散”。“洪武赶散”始于明朝初年,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冯仁宏撰《新安镇源流》(见《新安镇志》)记载称:“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姓,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

(本文原发方志江苏,作者陈其弟,经授权转载。)

我在大学读书时,就听一些苏北兴化、大丰的同学说,他们的先祖是苏州人,当时也没放在心上,不过一笑了之。到方志办工作后,又听到曾经到苏北盐城工作的老同志说起,许多苏北人都说祖上是苏州人,也听过很多苏北同仁多次讲述“洪武赶散”的故事,常有人向我打听“洪武赶散”在苏州阊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有些苏北人为了续修家谱,也经常来询问此事。前不久,首轮《苏州市志》主编陈晖同志来电说,他家乡大丰的修志同仁找他了解有关“洪武赶散”的事情,希望能够提供一些资料。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先后查阅了《明史》《清史稿》以及一些史志资料,但均未见到“洪武赶散”的记载。为什么象“洪武赶散”这样数万人的大迁徙,被史学家们忽略呢?其中一定隐藏着什么。

洪武赶散的历史(不见于正史的洪武赶散)(1)

张士诚像

什么是“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迁徙”,亦称“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始于明朝初年,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冯仁宏撰《新安镇源流》(见《新安镇志》)记载称:“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姓,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因为当时这些被“赶散”者,无一出自自愿,而是强制性的,加上是武装押送,事情集中发生在洪武年间,故称为“洪武赶散”。苏北许多县的人口始祖多从苏州迁徙而来,不少旧宗谱均有记载,也有称“红蝇赶散”“红蜂赶散” 或“红巾赶散”。

洪武赶散的历史(不见于正史的洪武赶散)(2)

洪武赶散路线图

“洪武赶散”的诱因

追寻“洪武赶散”的诱因,不能不提张士诚。苏州有个方言词“讲张”,据人考证也是因为明初官方禁止人们议论张士诚,一看到有人交头接耳,就生怕在“讲(谈论)张(士诚)”。那么,苏州人何以如此念念不忘张士诚,官府又是什么原因怕人“讲张”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据史料记载,张士诚(1329—1367),元末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人。因地属两淮运盐使司而人称“淮张”。当初只是个盐场操舟运盐的角色,偶尔也贩贩私盐。元至正十三年(1353)五月,与弟士义、士德、士信等18人聚众反元,自号诚王,僭号大周,改元天祐五年十二月,“遣弟士德由通州渡江,入福山港,陷常熟”,次年二月,陷平江(今苏州),改平江路为隆平府,“即承天寺为府第,设学士员,开宏文馆”。

纵观张士诚割据苏州的12年时间,其势力范围大体为:北逾江淮,直抵济宁,南至绍兴,占有长江下游的富有地区。他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先后实施过减少田赋,奖励蚕桑,兴修水利,疏浚白茆江等措施,使凋敝的农村重萌生机,较之元政府的苛政,苏州百姓已相当知足了。难怪在朱元璋所部大兵压境,将苏州城围困了十个月后才破城,其中少不了全城百姓的支持。据说如今平江路上的三家村,就是当年仰、胡、沈三姓聚族死守娄门殉难后,为纪念他们而得名的。

不过,苏州城的久攻不下,惹怒了朱元璋,在进攻苏州之前,他曾命令“毋肆掳掠,毋妄杀戮”,可破城后,却大烧大杀,以致“死者枕藉,积骨如山”。为了防止张士诚原有“臣民”,不服统治,聚众谋反,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就想出了把苏州百姓分散的办法,屡屡将苏城富户迁至京师(南京)、凤阳、苏北等地。

洪武赶散的历史(不见于正史的洪武赶散)(3)

“洪武初由苏迁兴化,复由兴化徙居白驹场”(施耐庵家谱)

“明洪武年间自苏州迁兴化”(郑板桥家谱)

“洪武赶散”的真相

洪武三年(1370年),迁苏、松、杭、嘉 、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又移江南民14万户于凤阳府。泗州、盱眙为交通要道,经元末大乱,人口锐减,时均属凤阳府,故迁移的14万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安置于泗州和盱眙。此后百余年中,又陆续将江南的人民迁徙到淮安府境。苏北很多现存家谱,都明确记载本户在明代时,由苏州阊门,因“洪武赶散”迁来的。如沭阳县大竹园洛安堂《孙氏家谱》、东海县张湾紫阳堂《朱氏家谱》、赣榆县沙河无锡堂《孙氏家谱》、灌云东辛洛槐堂《王氏家谱》等。灌云县下车乡《戴氏家谱》记的更为具体,明确记载该户在明初,由苏州阊门五里十甲,迁来海州定居。在灌云、东海、沭阳、灌南、赣榆等老居民中,十有八九皆称自己祖先在明代由苏州一带因“洪武赶散”而迁来海州定居的。

在涟水、洪泽、盐城、阜宁、响水等地也听说过“洪武赶散”的事,如涟水、淮阴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间整族整族地“奉旨”迁来的。涟水孙氏、张氏,灌南汤氏,以及金湖等地约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也多为洪武年间从苏南迁来的。泗阳县的席、唐、吴、朱四姓,即是明初由苏州的东洞庭山、昆山、吴县等地迁入。山东的郯城、沂水、莒南、临沭等地的老百姓也有红蝇赶散的类似说法。可见,其影响范围在苏北、安徽、鲁南一带,地域广、时间跨度长,民间影响大。

海州地区也曾发生过红蝇赶散的事件。明代初期,海州地区的张士诚残部逃亡海岛,与日本浪人武士勾结,在沿海进行抢劫和骚扰。为此,明洪武年间,朝廷下令“片帆不许入海”,实行“封海”“裁海”,海州沿海的岛民,被强迫迁去内地,如迁沭阳、莒县、沂水、郯城一带,多有云台山区迁去的家族。

洪武赶散的历史(不见于正史的洪武赶散)(4)

阊门旧景

据《苏州市志》载: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平江路(即后来苏州府)领县6,人口已达240余万。经元末明初的战乱,到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万户,190万人口。80年中锐减50多万人,除了战争伤亡,另一个原因就是“洪武迁徙”。这种强制性的迁民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限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苏、锡、常等广大地区。因此,所谓“洪武赶散”当指移民事件,这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率直书,只好回避,这就是史书和地方志不见或少见记载的真实原因。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这个强迫性的移民事件,使大批移民苦不堪言,这无疑是朱元璋的一大错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广大居民带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有力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必虎教授在其《明初苏州向苏北的移民及其影响》一文中指出:朱元璋对苏州百姓采取了“惩罚性”的移民措施。更重要的是,江淮地区经元末明初的多年兵燹后人口剧减,扬州“土著始十八户,继四十余户而已,其皆流寓尔”,淮安“仅存槐树李、梅花刘、麦盒王、节孝徐等七家”,明王朝政府不得不采取大规模的移民来恢复江淮地区的经济。

洪武赶散的历史(不见于正史的洪武赶散)(5)

姑苏繁华图中的阊门

长期以来,对于历史上谜团,总会有人去探索、去追寻,也许这就是史志的魅力所在。

今天的盐城人几乎都会告诉你祖籍是“苏州阊门”的,是“洪武赶散”让他们的祖先从苏南来到苏北的,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是相同的。说到底,苏州阊门已经是这些人的“大槐树”了。

本文作者陈其弟:从事地方志工作32年,出版《感知苏州》《感悟修志》等个人专著6种,整理出版《洪武苏州府志》《弘治吴江志》《嘉靖昆山县志》等20多种旧志。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