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托孤的选择正确吗(三国最戏剧性的托孤)
三国刘备托孤的选择正确吗(三国最戏剧性的托孤)当然,这一切都要从很久以前说起。这是一场寂寞的托孤,因为,无人生还。这也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托孤,因为对于活了71岁高寿,熬过司马懿,并且一共有七个儿子的吴大帝孙权来说,这场托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能如昭烈武侯这样的终究是少数。临危病榻前,君臣执手,相看泪眼,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托孤更多的像是一场赌局,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今天来说一个三国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托孤界的一朵奇葩——东吴大帝孙权的托孤。
大家好呀!
在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各路英雄豪杰轮番登场,然而在尔虞我诈,乱世纷争中,免不了生老病死,壮志难酬,自己的志向基业无法继续,于是就出现了托孤。
纵观三国,出现了很多托孤的名场面,其中有刘备诸葛亮这样君臣相宜,忠贞不渝的浪漫政治童话,也有孙策托孤张昭,周瑜这样的豪情与信任,当然也有曹魏托孤不善,终被篡逆的悲惨下场。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能如昭烈武侯这样的终究是少数。
临危病榻前,君臣执手,相看泪眼,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托孤更多的像是一场赌局,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今天来说一个三国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托孤界的一朵奇葩——东吴大帝孙权的托孤。
这是一场寂寞的托孤,因为,无人生还。这也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托孤,因为对于活了71岁高寿,熬过司马懿,并且一共有七个儿子的吴大帝孙权来说,这场托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当然,这一切都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1.宣太子之殇
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登,虑,和,霸,奋,休,亮
上图所示的这位英俊潇洒,有儒雅之风的男子就是孙权的长子孙登。
孙登字子高,生于建安十四年(209),黄初二年(221)即被立为王太子,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登基为帝时,孙登为太子,他曾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与上大将军陆逊同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
但在赤乌四年(241年),当了二十一年的太子的孙登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为宣太子,临终前亦不忘上疏举荐贤才,有仁德之誉,才高德茂,风评极佳。
倾注孙权心血栽培的太子去世,令孙权悲痛万分,以至于在以后的年岁里但凡谈到孙登还会泪流不止,(“言则陨泣”)。同时,在哀痛之余,更多的是令孙权心灰意冷,逐渐变成晚年昏聩嗜杀,独裁专横的昏君。
太子是国之根本,孙登在世时,整个吴国可谓一片光明,主明臣直,基业长青。
孙登从小被寄予厚望,但他亦不负众望。
孙登娶了周瑜之女为妻,与陆逊亦师亦友,更有四友四宾,“以诸葛恪为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而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可与曹丕的太子四友相当。
其中,诸葛恪是诸葛瑾之子,张休是张昭之子,顾谭是顾雍之孙,陈表是陈武之子。
《宾友目》曰:“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精识时机,达幽究微,则顾谭;凝辨宏达,言能释结,则谢景;究学甄微,游夏同科,则范慎。”
当是时,
“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诸葛恪才略博达,器任佐时。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入宜委腹心,出可为爪牙。范慎、华融矫矫壮节,有国士之风。羊衜辩捷,有专对之材。刁玄优弘,志履道真。裴钦博记,翰采足用。蒋修、虞翻,志节分明。”
名将能臣辈出,振鹭充庭,英才济济,后继有人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若能运用得当,或能成就一番事业。
可惜造化弄人,能够驾驭群臣,稳固基业的宣太子英年早逝,无不令人惋惜。
2,两宫之争
尽管倾注心血,精心培养的长子不在了,但孙权毕竟不是刘备,他还有很多其他的已成年的儿子,而且其中不乏优秀者。
长子孙登英年早逝,二子孙虑也是年仅二十早亡。现在,理所应当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孙权也确实那么做了,赤乌五年(242)正月孙和被立为太子,只不过同时又立四子孙霸为鲁王,而且没有外放出镇地方,仍然身居宫中,并且享受和太子同样的待遇。
孙和天资聪慧,好学下士,孙霸才貌双全,兼资文武(不得不说孙权的儿子都还不错)
就目前而言,孙权立孙和为太子,让孙霸出去就藩是最好的方法,如此一来,国本稳固,朝堂安定,岂不美哉。
甚至,哪怕是因为偏爱孙霸,想立四子为太子,只要妥善处理,也未尝不可。
但,孙权偏偏选择最坏的选择,可能是年老痴呆了吧,竟然选择搁置。这样一来,后宫有长女孙鲁班挑拨离间,朝堂有各大臣拉帮结派纷纷支持太子或鲁王。
于是,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腾胤等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孙弘等支持鲁王。
昔日安定的朝堂,如今割裂开来,两派之间产生了深深的裂痕。
其中,一些激进的太子党和鲁王党更是发生了直接的冲突。
之后几年,争斗虽有所缓和,但年老的孙权左思右想,认为两派内斗已成水火,无论立这两人中的哪一个,都会引发之后的反攻倒算,甚至如同袁尚,袁谭般的完全分裂。
于是下定决心,做出最残忍的决定,要在剩下的儿子中另立太子。
最终在赤乌十三年(250年)七月,废黜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
这场长达八年的争斗,最终以两败俱伤而谢幕,在建国第一代的元老们基本都已故去,正是年轻一代人才登台亮相之际,孙权一手引导了两宫之争,导致朝堂混乱,八年间,大量二代人才被诛杀,造成了人才的断档,为之后的亡国埋下祸根。
之后孙权更是放飞自我,立太子全凭自己喜好,十一月,孙权决定跳过五子,六子,立最小的儿子,年仅八岁的七子孙亮为太子。
3.失败的托孤
又过了两年后,太元二年(252年)吴大帝孙权终于走完自己漫长的一生。
亲眼见到过高平陵政变的孙权,本着宁托曹爽,决不托司马懿的原则,临终把10岁的幼子托孤给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太常腾胤,荡寇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五位辅政大臣组成的托孤小组。其中诸葛恪为首席辅政。
乍一看,这个组合有文有武,有外有内,有宗亲,唯一没有江东世家,五人相辅相成,互相制衡,似乎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但他们五人之间内在的矛盾重重,首先,当年二宫之争时,诸葛恪,滕胤为太子党,而吕据,孙弘为鲁王党,诸葛恪和腾胤又是亲家,而孙弘曾经进谗言,
害死了朱据,张休。
这五人中,对权力极度渴望的主要是诸葛恪,孙弘和孙峻三人。
作为首席辅政,诸葛恪才华横溢,能力出众,从小以神童著称,能言善辩,曾经大破山越,得兵数万。作为大将军诸葛瑾的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本身又极其聪慧,又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从小到大,一直是在别人的夸赞中度过。
虽然此时的诸葛恪已经年近五十,但年少养成的性格却从未改变,陆逊,以及他的叔父诸葛亮都指出过他的性格缺点。
陆逊多沉虑,筹无不中,尝谓诸葛恪曰:“在吾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吾下者,吾必扶持之。君今气陵其上,意蔑乎下,恐非安德之基也!”恪不听,卒见杀。
——《三国志 陆逊传》
“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
——《江表传》
孙权亦认为诸葛恪“刚很自用”。
不过,尽管诸葛恪性格有缺陷,为人极度自负,但一个一直拿自己跟叔父诸葛亮比较的人,他没有陷害过忠良,更不会夺权篡位,他渴望的正是能够像自己的叔父一样掌握军政大权,实现自己的抱负。(我认为应该是这样吧)
至于孙弘,孙峻,则是一丘之貉,阴险狠辣,残害忠良,不求报国,专求为己,实乃二小人也。
其中,孙弘虽然姓孙,但并不是宗亲,他是扬州会稽郡人,而孙权他家籍贯是扬州吴郡富春县。只有孙峻是宗亲,他是孙坚之弟孙静的曾孙。
孙弘和诸葛恪之间有很大的矛盾,而在孙权的托孤名单里,诸葛恪的地位最高,因此,孙弘很害怕诸葛恪对他不利,于是他隐瞒消息,密不发丧,假传诏书准备诱杀诸葛恪。
但孙峻却及时把消息泄露了诸葛恪,这其中颇有渊源,当初诸葛恪能当上首席辅政,离不开孙峻的劝动。但孙峻与诸葛恪本不是一路人,合作只是为除掉两者共同的敌人孙弘。(可能孙峻觉得留下诸葛恪更好对付一点吧。)
诸葛恪表示很生气,决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于是找了个机会,请孙弘过来议事,孙弘想着孙权才刚去世,诸葛恪应该不敢怎么样,就坦然前去,但诸葛恪表示不管那么多,直接诛杀孙弘。
于是,孙权的棺材板才刚合上,孙弘就跟着去了。孙权刚到下面就看到孙弘也来了,估计会很惊讶,:“呀,爱卿,你就这么不舍得朕吗?”
除掉孙弘后,孙亮顺利即位,拜诸葛恪为太傅。
诸葛恪执政后广施德政,革故鼎新,废除了孙权晚年种种弊政,采取多项惠民政策,一时间,民心归服,以至于,诸葛恪每次外出,都会有很多人引颈相望,争着想一睹这位为人民服务的好太傅的风采。
随后,诸葛恪又重修了以前的一个烂尾工程——东兴大堤。
刚修完不久,魏国大将军司马师认为孙权新亡,政局不稳,遂起15万大军兵分三路攻吴。王昶进攻南郡,毌丘俭进攻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七万大军进攻东兴。
得到消息的诸葛恪,立即率兵4万,日夜兼程,援救东兴,大破魏军,期间更是有老将丁奉的雪中奋短兵。
经此一战,魏军丧众败绩,历年军实,一旦而尽,死伤流离,天下骚动。
大胜而归的诸葛恪春风得意,作为这场大胜仗的总指挥,诸葛恪本已是太傅,如今更是升无可升,于是只能加爵,并兼任数职。
于是,诸葛恪加封丞相,兼太傅,大将军,都督内外诸军事,加荆州牧,扬州牧,进封阳都侯。位极人臣,所受尊崇无以复加。
如今的诸葛恪位高权重,大权独揽,已然超越了叔父诸葛亮,看起来甚至比对面的司马师还要风光。
这让极度自负的诸葛恪尝到了甜头,内心极度膨胀,于是不顾众人反对,征发二十万人大举伐魏,堪称吴蜀伐魏中的最大规模。
及至新城,久攻不下,疫病横行,士卒死伤过半,魏军趁机合击,诸葛恪只得撤军。
诸葛恪自知失策,羞愤难当,于是率军在外地驻扎,不肯回建业,直到朝廷诏书接踵而至,诸葛恪才领兵返回。
回来之后,诸葛恪不知悔改,变得暴躁异常,以至民怨滔天。于是孙峻趁机诬告其谋反,并设计,于席间成功诛杀诸葛恪,夷三族。
于是,在孙权去世一年多,第二位托孤大臣诸葛元逊也去见了孙权。
孙峻上台后,更加骄横残暴,并且大杀宗亲,先后杀害,废太子孙和,朱公主孙鲁育,宣太子孙登之子孙英。后因做梦梦到诸葛恪的冤魂拿剑来刺他,惊惧发病而亡。
在孙权去世四年后,第三位托孤大臣孙子远也去见了孙权。
孙峻临死前把大权交给了年仅26岁的堂弟孙綝,这令剩下的两位托孤大臣吕据和腾胤相当不满,于是吕据从北伐前线率军返回建业,准备于腾胤内外合击,诛灭孙綝。
无奈密谋泄露,孙綝得知消息后,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令诸将围攻吕据,吕据兵败自杀,而腾胤在内又犹豫不前错失机会,亦被诛杀。
同样,还是在那一年,距孙权去世四年后,剩下俩位托孤大臣吕世议和滕承嗣双双去见了孙权。
至此,在不过四年间,五位托孤大臣在轮番内斗中接连死去。
再之后,吴帝孙亮亲政,与孙綝矛盾激化,孙亮决定起兵诛杀孙綝,无奈密谋泄露,(哎,这么多密谋就没成功过)被孙綝废黜,另立孙权第六子琅玡王孙休为帝。
孙休即位,加封孙綝为丞相大将军领荆州牧,隐忍待发。有一次,孙綝席间醉酒,口出怨言:“初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迎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而。”
孙休知道后,多次给予赏赐,给他的亲属升官,和孙綝一起批阅奏章,有人告发孙綝,孙休立即把人抓捕并交给孙綝发落等等,安抚孙綝。
终于永安元年(259年),孙休秘密与左将军张布和老将丁奉商议,(这次可算是行了,看来得找靠谱的人才行呀),设宴成功擒拿了孙綝。
綝叩头曰:“愿徙交州。”休曰:“卿何以不徙滕胤、吕据?”綝复曰:“愿没为官奴。”休曰:“何不以胤、据为奴乎!”遂斩之。
随后,孙休从宗族取消了孙峻,孙綝的名字,又下诏平反诸葛恪,吕据,滕胤。
此时,距离孙权去世只有短短六年多。
至此,终于尘埃落定,孙权所托五人尽被诛杀,幼子被废,后在贬职迁徙路上自杀。无一幸免。
唯一幸运的是,孙綝终被诛杀,大权终究还是回到了皇帝手中。
这场为期六年多的内乱正是当年两宫之争的延续,前后近二十年里,东吴朝堂几无宁日,奸佞当道,民不聊生,离心离德,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言,无数能臣名将被杀。
虽然孙休还是个不错的皇帝,(孙权的几个儿子都不错,就是都被爹给害惨了)志善好学,兴学重教,在位期间与民休息,政治相对清明,但无奈在位不到七年,年仅30岁便英年早逝。
在之后,孙休儿子年幼,大臣迎立前废太子孙和的儿子,乌程侯孙皓为帝,末代暴君正式登场,孙吴政权无力回天。
而孙皓之所以生性残暴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幼年的悲惨经历,孙皓出生在赤乌六年(243年),这时,正是自己父亲和四叔争夺太子之位的开始,等到父亲孙和流放被害时,孙皓已经12岁,随后的近二十年里,颠沛流离,备受欺凌,且无人教导,性格已然扭曲。
假如孙和顺利即位,孙皓自然也会像大伯宣太子孙登那样得到悉心培养和教导,孙皓本身很聪明,可以说他们孙家的基因很优秀,悉心栽培下或许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但这一切都要从他的爷爷孙权说起了。孙权从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开疆拓土,建国称雄,而后又间接的摧毁了它。半生明主,大帝孙权,内斗内行,外战外行,名不虚传。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