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不为人知的海瑞(骂皇帝斥高官的海瑞)

不为人知的海瑞(骂皇帝斥高官的海瑞)海瑞做官的时候,年龄已经非常大了。公元1558年,海瑞才当上了浙江上淳安县的知县,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县长,那一年,海瑞已经45岁了。海瑞的一生究竟干了什么,会让所有人都畏惧他。我们首先还要海瑞做官的经历讲起。然而,黄仁宇认为,因为明朝用“道德代替法制“的原则已经达到巅峰,所有的官员都背后贪污腐败,同流合污。所以,当一个清官出现的时候,并不能改变整个明朝的局面,相反,这个清官还会成为一个悲剧。海瑞的一生,做官的道路非常不顺利,甚至还被周围的官员排挤。更滑稽的是,到了晚年,海瑞被明王朝树立成为了道德楷模,大家表面上称赞海瑞的品格,背地里却都非常讨厌他。所以,只给了他一个闲散的官职,不让他参与具体的事务。杨立新版海瑞

从海瑞的晚年说起:表面受到称赞,背地里却全都讨厌他

海瑞,是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清官代表。

海瑞在1587年去世,这一年正是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选择的年代。

海瑞在逝世之后的几百年里,他都被树立成官员清正廉洁的典型。大家也许会觉得,这样一位好官,应该会被明朝皇帝重用吧。

不为人知的海瑞(骂皇帝斥高官的海瑞)(1)

《万历十五年》

然而,黄仁宇认为,因为明朝用“道德代替法制“的原则已经达到巅峰,所有的官员都背后贪污腐败,同流合污。所以,当一个清官出现的时候,并不能改变整个明朝的局面,相反,这个清官还会成为一个悲剧。

海瑞的一生,做官的道路非常不顺利,甚至还被周围的官员排挤。更滑稽的是,到了晚年,海瑞被明王朝树立成为了道德楷模,大家表面上称赞海瑞的品格,背地里却都非常讨厌他。所以,只给了他一个闲散的官职,不让他参与具体的事务。

不为人知的海瑞(骂皇帝斥高官的海瑞)(2)

杨立新版海瑞

海瑞的一生究竟干了什么,会让所有人都畏惧他。我们首先还要海瑞做官的经历讲起。

海瑞有多耿直?官员谦虚的话竟然也当真

海瑞做官的时候,年龄已经非常大了。公元1558年,海瑞才当上了浙江上淳安县的知县,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县长,那一年,海瑞已经45岁了。

公元1560年的时候,有一个左副都御史,类似于现在的一个负责监察的官员从北京来到浙江打击清理贩卖私盐的集团。

不为人知的海瑞(骂皇帝斥高官的海瑞)(3)

黄志忠版海瑞

在中国古代,食盐是老百姓必不可少的食物,因此,从汉朝开始,历代朝廷都对食盐进行垄断,禁止民间私自贩卖食盐,从而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打击走私贩卖食盐的集团,也成了官方非常重视的事情。这个御史一到浙江,就放出话来,说自己不喜欢地方官逢迎,自己为官简朴,所以地方官不用耗费钱财迎接自己。

黄仁宇说过,明朝时期“道德代替法制”的原则达到巅峰,官员们虽然嘴里说我要一心为百姓,背地里却希望地方官能够丰盛款待,多贿赂自己。

可是海瑞,却把这句话当真了,海瑞马上给还在路上的这个御史写了一封信,说您奉命南下,我听说您一路上欧受到了地方官的盛情款待,有的时候吃一顿饭要花费三四百两银子,您下榻的地方呢,装饰也都特别华丽奢侈。可是,您自己不是说您不喜欢铺张浪费么,如果您不能拒绝地方官的奉承,您就不能做到公事公办,有负皇上的嘱托啊。结果,这个副都御史看到海瑞的信之后,吓得都没有去淳安县,连忙绕道南下了。

可见,海瑞的刚正精神有多么不合时务,也让很多官员对他怀恨在心。在此之后,海瑞还做了一件更加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是直接上书指责皇帝的过错。

海瑞写奏折给嘉靖:你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和愚蠢的君主

公元1565年,海瑞升任户部主事,类似于中央财政部的一个小官,我们一般人都会觉得,你海瑞又不是宰相,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就得了么?

可是,海瑞一生奉行的是,严格遵照朝廷的法律,严格恪守儒家的道德。所以,当他看不惯皇帝的某些做法的时候,他就要担负起一个官员的责任,劝谏皇帝。

那个时候,在位的皇帝还是万历皇帝的爷爷,也就是著名的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一样,也是几十年不上朝,每天在紫禁城里面和道士厮混,让道士给自己炼丹药,希望可以长生不老。

因此,海瑞就直言不讳的写奏折说,嘉靖皇帝,你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现在举国上下,贪官横行,苛捐杂税众多,都是因为你这个皇帝不作为。所以,你应该幡然悔悟,重新振作起来。如果你这样执迷不悟下去,你就是一个昏君。

不为人知的海瑞(骂皇帝斥高官的海瑞)(4)

陈宝国版嘉靖皇帝

这个奏折完全是在对皇帝进行训斥。一般人听了,都会感觉到生气,何况是一个国家的皇帝呢。因此,嘉靖皇帝看完之后,气急败坏的要人把海瑞抓起来,准备杀掉。

这个时候,旁边的官员却对嘉靖说,海瑞知道自己上了这个奏折,必死无疑,因此早就买好了一口棺材,等待您杀他的指令,他是打算让自己名垂青史的。嘉靖皇帝听到这里,也只好长叹一声,知道自己无法杀他,只好又把海瑞的奏折拿出来一读再读,最终也没有处罚海瑞。

这件事发生之后,中央朝廷的官员们都非常惧怕海瑞,所以大家一合计,还是让海瑞去地方当一个巡抚,类似于现在的省长,眼不见心不烦。所以,后来海瑞被逐出北京,让他直接管理南京苏州等地方政务。

在苏州:为民办事却遭到弹劾,甚至说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妾

海瑞一到苏州,就主动打破当地很多陈规陋习。明朝末年,农村的土地兼并非常严重,贫富分化也非常悬殊。很多有钱人家,不遵守朝廷的法律,给贫穷的农民发放高利贷。

黄仁宇有一个“潜水艇加面包”的理论,认为整个中国古代王朝,上层的皇帝想维持一个朝代长久的统治,底层农民想能够平安的种地,都是稳定的结构,只有中间的地方官员,他们只是想一味的贪污捞钱,所以经常会激起老百姓造反。因为很多地方官员可以从有钱人家那里获得好处,所以他们根本不去过问土地兼并的事。

不为人知的海瑞(骂皇帝斥高官的海瑞)(5)

黄仁宇

海瑞一上任决定,打破这样的状况。海瑞首先拿当时已经退休的宰相首辅徐阶开刀。当时,徐阶家里有田产24万亩,非常富有。所以他们家就把闲钱拿出去放高利贷。很多老百姓因为还不起高利贷,只好把地卖给徐家,变成乞丐或者流民。于是,海瑞为了维持地方的稳定,勒令徐阶退还这些土地。甚至还逮捕了徐阶的弟弟,以此威胁徐阶。

海瑞的这些举措,侵犯了其他官员的利益,于是,大家纷纷上疏弹劾海瑞。大家可能会想,如此清正廉洁的海瑞,这些官员弹劾他的理由是什么呢?这些官员当然不能跟皇帝说,是因为海瑞阻断了自己捞钱的财路。

不为人知的海瑞(骂皇帝斥高官的海瑞)(6)

肖竹版徐阶

官员们只能寻找道德问题来对海瑞加以攻击,用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弹劾海瑞。这些官员说,海瑞这个人做官不识大体,仅仅注意一些细枝末节,有失巡抚的体统。

更危言耸听的是,海瑞谋杀了自己的妻妾。虽然后来海瑞说,自己的妻妾,一个是因为闹矛盾上吊而死,一个是病死的。但是,人言可畏,海瑞被贴上了没有道德的标签,最终被迫辞职。

海瑞自己都认为,自己的一生就此为止了。连海瑞自己都没有想到,等到了1558年,自己又被万历皇帝重新起用。但是,海瑞只是被授予了一个南京御史的闲散官职。

不为人知的海瑞(骂皇帝斥高官的海瑞)(7)

万历皇帝和官员们只希望海瑞做一个道德楷模,表面上表现出国家尊重清官的形象。黄仁宇认为,海瑞的事件表明,海瑞事件让整个明王朝的“道德代替法制”的原则更加深化,从而也看出了明王朝越来越加快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