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蝗虫都是怎么被消灭的(历史上蝗虫泛滥)

历史上蝗虫都是怎么被消灭的(历史上蝗虫泛滥)《诗经》有云:"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早在上古时代,便有了蝗灾的记录。这个伴随了人类几千年的灾害究竟有多可怕?古代人们又是如何对付它的呢?下面小编来为您揭秘!蝗灾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自然灾害。中国是农业大国,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几千年农业大国,上古时期就开始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在产生了璀璨历史文明的同时,我国古代农业也遭受了无数自然灾害。

其中造成巨大损失的灾害之一便是"蝗灾"。

小时候听说过,蝗灾时遮天蔽日的蝗虫乌泱乌泱地飞来,瞬间吃光了所有粮食。

这个伴随了人类几千年的灾害究竟有多可怕?古代人们又是如何对付它的呢?下面小编来为您揭秘!

历史上蝗虫都是怎么被消灭的(历史上蝗虫泛滥)(1)

蝗灾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自然灾害。

中国是农业大国,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早在上古时代,便有了蝗灾的记录。

《诗经》有云:"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到了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所著《除蝗疏》中详细记载:

"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灾。 "

时至清朝,关于蝗灾的记录更多、更详细。

历史上蝗虫都是怎么被消灭的(历史上蝗虫泛滥)(2)

《清史稿·志十五·灾异一》中记载了清朝时期,各年各地蝗灾的发生情况。

每一次蝗灾来临,哀嚎片野、民不聊生。

蝗灾成为继水灾、旱灾之后,第三大自然灾害。

面对蝗灾,古人采取了哪些办法呢?

由于古人对自然科学理解不多,对于不知道、不能解释的现象都归结为鬼神以及上天的旨意。

在先秦时期,《尚书·洪范》之中就记载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即天意与人事交感相应。

到了汉代,这种思想进一步完善。

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历史上蝗虫都是怎么被消灭的(历史上蝗虫泛滥)(3)

如此一来,人们把蝗灾归结为上天的惩罚。

于是,每年特定的日子,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

其中,最盛大的要数对"虫王刘猛"的祭祀。

刘猛是传说中治理农田虫害的英雄、庄稼的保护神。

世人尊称他之为"虫王刘猛将军"。

全国各地都修建了大大小小的蝗神庙。

每年正月十三日为刘猛将军诞辰,届时各地将举行盛大的迎神赛会。

无锡南刊沟刘猛将军庙中就有对联云:

卧虎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马返;

驱蝗成稔岁,将军合号百虫来。

除了封建迷信活动,难道古代就没有人科学治蝗灾?

答案是:有!他就是前面提到的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

历史上蝗虫都是怎么被消灭的(历史上蝗虫泛滥)(4)

在"天人感应"思想为主旋律的时代,徐光启能从科学角度看待蝗灾,实属不易。

徐光启悲天悯人,特别关注农事,对蝗灾尤为重视。

他写下《治蝗疏》一书, 从蝗灾的特点、蝗虫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治理蝗灾的方法。

此书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进入清朝,封建迷信思想在民间仍然十分严重。

据《田夫祷》记载:"秋七月,大蝗,食苗几尽。田夫持伤禾告,予曰:'何不杀之?'曰:'神怒,祸且不测!'……"

但是也有人用科学方法治蝗灾。

这个人就是康熙皇帝。

历史上蝗虫都是怎么被消灭的(历史上蝗虫泛滥)(5)

康熙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的灭蝗方法,并以此编著了著名的《捕蝗说》。

非常难得的是,在这篇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中,见不到空洞而笼统的指示命令,皆是具体可行的捕蝗措施。

他把来自前人以及民间的经验和知识归纳集中,凭此指导各级官吏,向百姓宣传及实施。

在康熙的亲自干预下,各地治蝗取得了显著效果。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还专门对除蝗不利的政府官员做出惩罚指示:

"州县卫所官员,遇蝗蝻生发,不亲身力行扑捕,借口邻境飞来,希图卸罪者,革职拿问……降三级留任……降二级留任……降一级留任……"

到了乾隆时期,灭蝗已经到了以除"蝗蝻"(蝗虫的一种)为主的阶段。

历史上蝗虫都是怎么被消灭的(历史上蝗虫泛滥)(6)

乾隆继承了祖宗的经验,不曾对"治蝗"有丝毫懈怠:

"嗣后州县官遇有蝗蝻,不早扑除,以致长翅飞腾,贻害田稼者,均革职拿问。著为令。"

不得不说,清朝的皇帝比起历朝历代皇帝都要勤政。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清朝是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

为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尤其初期的皇帝,丝毫不敢懈怠、兢兢业业,生怕误了祖宗基业。

而比较可悲的是,古时候几千年来,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据记载,蝗灾发生的时候,人们却认为蝗虫乃"神虫",纷纷"跪而拜之"。

封建迷信思想不知害苦了多少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还有不少残留。

【参考资料:《捕蝗说》《汉书·董仲舒传》《清史稿·志十五·灾异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