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3、吴(222-280):孙吴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的次等士族,所以也算不得豪门。 2、蜀汉(221-263):蜀汉是以刘备为代表的打着汉室世族中山王刘胜名号的寒族政权。

魏晋南北朝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一共14个朝代。从220年曹丕称帝至589年隋朝建立,这段时间只有37年的大一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动荡的时代,人物多,民族杂,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冰与火之歌。不过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看似繁杂,其实是有一条主脉络的,这便是儒家豪族与非儒寒族的相互制衡,彼此争权的过程,往大了说就是一种社会价值观,是一种思想观念的斗争,那就是到底是有真命天子,还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三国(共60年):三国时期即是寒门掌握政权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1)

1、魏(220-265):曹魏是以出身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的曹操为奠基,曹丕所建立的寒族政权,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所以成了魏晋中的“魏”。

2、蜀汉(221-263):蜀汉是以刘备为代表的打着汉室世族中山王刘胜名号的寒族政权。

3、吴(222-280):孙吴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的次等士族,所以也算不得豪门。

4、西晋(265-317):司马懿来自河内(今河南温县)司马氏,这是一个地方豪族,类似于抹大拉的玛利亚,各各他的耶稣之类的感觉,世族都有XX地XX这样的格式。司马懿的成功直接来自于世族对同为世族的他的支持,以及寒族风吹两边倒的特质。比如蜀汉境内就因为没有强宗大族的汉人组织,所以反抗力量也很薄弱,易于统治。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2)

当时的寒族有后来成为“淮南三叛”之首的王凌,也有成为晋室元老的贾充,因为寒族没有根基,没有人脉,没有死忠的对象,所以这估计也是寒族在官场上为人所蔑,以及难以高升的原因。所以西晋是世族掌权的时期。

豪族掌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官场溃烂,因为富人更富,穷人更穷,钱是固定的,那么只能想方设法把资金从百姓手中回笼起来。特点之二就是贵族阶级的统治者不懂百姓疾苦,缺乏生活常识,比如晋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

西晋的政治上有两件大事,一是罢州郡装备,二是行封建制度。原本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解除的地方武装,可到了用兵之时,却也无兵可用。而封建制度导致诸王拥有封国,皇帝控制的州郡没有了武装,可封国却有军队,于是晋惠帝的政权落入传说中又丑又狠毒的皇后贾南风之手后,果不其然就于291年发生了“八王之乱”,这是一场长达16年,主要人员远远大于8人的中国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导致了西晋的亡国,以及之后更为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3)

这里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道教天师道的传播。自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受到残酷镇压,而五斗米道张鲁归降了曹操后获得了官爵,这样就开始变成了官方宗教加以传播,五斗米道逐步代替太平道后,改名为天师道。从三国时的甘始,左慈都天赋异禀,于是在北方广为流行。后来瘟疫流行,民众也都用道教符水避灾,东吴有一名为于吉的到时,影响力上达达官贵人,下至百姓兵卒,终于被孙策所杀。

当时的社会特别流行道教,延伸到南北朝时期也是如此,比如琅琊王氏就是天师道的世家,有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家族的感觉。西晋出了一个我特别特别喜欢的人,就是张华。张华出身于今天的河北,是张良的后人,张九龄的先祖,但当时已算寒门。之前为贾南风重用,也是颇有建树,但贾后固执,所以在作死的道路上也没被张华拦住。张华最后在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司马伦所杀,贾南风也被他赐金屑酒导致吞金中毒而死。我喜欢张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写了《博物志》,这本书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推荐。

西晋还出了一个奇男子,就是“冰清玉润,看杀卫玠”的卫玠。他是曹魏将领,书法家卫瓘的孙子,也是我国历史上那名传说中的超美少年偶像。卫玠(286-312)本人是玄学家,不仅生的美好,更是才气飞扬,当时琅琊王氏有三杰,王澄,王济和王玄,居然都在卫玠之下。王济还说感觉和卫玠在一起时,就像自带璀璨星光,走路都有风。于是大家纷传“卫玠谈道,王澄倾倒”“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玠除了才貌双全,更惊人的是他还特别谦逊高冷,因为觉得人无完人,所以宽宏大量,所以从不喜形于色,没人见过他生气的样子,说不定发怒时更加美型俊朗呢。然而卫玠红颜薄命,从小就病弱体虚,如同卫瓘预料的那样,二十七岁就离世了。

说道卫玠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就是“貌若潘安”的潘安。在四大美男的好几种不同说法里,一直都榜上有名的就是卫玠和潘安,其他诸如曹植,沈约,宋玉等等都不一定,所谓“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潘安(247-300)在文学上往往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年少以才名闻世,二十岁写文夸晋武帝,受人忌惮十年不得升迁。三十多终于当上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花,出了个“河阳一县花”的典故。后来越混越好,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孙秀当政,遂夷三族,时年53岁。不过很多史学家认为是迷雾重重,是个冤案。因为如果直接参与贾南风去陷害太子,为何在东晋南北朝人写的史书中却没有记载,几乎是不可能的。直到300年后,房玄龄才写出了这件事。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潘安肯定是没有卫玠那种仙风道骨的,是一个会做人的人吧。

玄学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门类,而“清谈误国”也是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狭义的清谈专指文人雅士谈论玄理老庄,比如以“魏晋风骨”传为美谈的“竹林七贤”。魏晋风骨指的是一种文艺风格,一方面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诗歌那种现实主义的对百姓生活状态的真切描写,一方面又抒发着自己想要为国立业的一腔豪情,比如曹植,以及后世的李白。李白的诗歌有种清淡的美感,比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但又有一种无奈,比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总体来说,李白所推崇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追求。

西晋的这些人们崇尚自然,避世,所以被统治者认为不孝不仕,嵇康因此被杀后,向秀之流闻风转舵,完全改节失图,就连阮籍也半推半就才得以保命。而后的官场风气就变了,周孔名教与老庄自然相结合,负有最大责任的官员开始满口大话,不做正事,那时的西晋官场一面侈谈名教自然 ,一面穷极奢侈享受,有点像现在的某些达官显贵,一边表示自己与他人不同,佛里佛气,一方面酒肉不断,恶行不止。西晋由名士担任高官,此风一直延续到西晋灭亡。

311年,“永嘉之乱”爆发,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族建立的政权被外族推翻,统治集团几乎全灭。

5、东晋(317-420):五胡乱华的原因之一是强制让被汉化的胡人再回到老家去,这点其实情理之中,毕竟游牧民族的生活是比较凄惨的,谁都想过好日子。而五胡乱华期间,汉人被大量屠杀,有一种上帝之鞭的感觉。西晋有能力的人都跑到了南方,建立了新的晋朝,东晋。因为这大规模的“衣冠南渡”,使得时局产生了南北朝的雏形。一般认为,现代闽南人的始祖,大多是来自于此时期汉人大规模南迁入闽的中原人。由此可见,武装力量才是巩固政权的根本,这也是历史的一条大规律,所以皇帝才忌惮将军,因为实际掌握军队的将军其实胜于了所谓掌握将军的皇帝。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4)

五胡是一胡(匈奴),二羯,三鲜卑,四氐,五羌。当时他们这一堆人以及汉人建立了“五胡十六国”,实在是太混乱了,略。而且他们居然都给自己取了汉姓,可见汉化之深。比如胡的刘渊,羯的石勒,鲜卑的慕容皝,氐的苻坚,羌的姚襄。其实五胡乱华的根本目的我倒觉得比起夺取政权,更多的是过上安定生活的渴望,如果自己掌握了政权,有了稳定的疆域,那么就不用再担心被汉人赶来赶去了。

南北迁徙的人口大变动一共有三条主线,一流向东北,在鲜卑慕容政权之下,二流向西北,在凉州张轨之下,三流向南方,在孙吴之下。为了保全自己,这些流民发现地广人稀的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非常好。这种人口大迁徙是很悲壮,有种闯关东或者是凯尔特人的样子,十分的可怜,但是逃不过来的更可怜。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的拥戴下于建康建立东晋,中兴晋室,但是掌权势力是南来北方士族和江东本地士族。

东晋的另一件大事是“淝水之战”——383年由北方统一政权前秦的苻坚率领的80万大军对抗东晋的谢安率领的8万将士的一系列侵略战役中在淝水(今安徽寿县)的决定性战役。前秦退败至黄河,北方各民族纷纷从中脱离,为东晋带来了和平的时局。在淝水之战中崭露头角的陈郡谢氏是唯一能与琅琊王氏平肩的世家,以至后人将门阀士族鼎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喻为“王谢”并称的年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5)

陈郡谢氏兴起于曹魏,衰落于南朝梁,至南朝陈亦有人出任高位,但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与很多士族一样走向没落,在南朝四大侨望之中没有能像兰陵萧氏那样繁盛到唐朝,相比整个魏晋南北朝的所有门阀士族,陈郡谢氏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的偶像谢灵运。

《新唐书》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五朝门第中侨姓“以王、谢、袁、萧为大”。南渡后期出现了江左两王,指的是琅琊王俭和东海王僧孺。江左指的是长江以东,大致范围包括今湖南、皖南、苏南、上海、浙江、赣东北。南梁的王僧孺好典籍,藏书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并为当时三大藏书家。南齐的王俭是东晋名相王导五世孙,年仅38岁就暴病去世。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是不一样的。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太原,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琅琊王氏脉祖王元是长支,太原王氏脉祖王威是二支。王维,王昌龄,王之涣,王勃,王昭君,王莽,王冕,王安石,王夫之乃至王阳明等等,都出自太原王氏而非琅琊王氏。

侨望中最低调的是陈郡袁氏,笑到最后笑的最好。陈郡袁氏所崇尚的门风比较谦恭清素,在政治上不求过分显达,在那样长期动荡的年代里,几乎没有见到陈郡袁氏有刀光剑影的记载。陈郡袁氏自袁滂任司徒开始,直到唐代,子孙连续13代都有人担任重要职务,活跃在政坛将近600年。袁滂虽然官至三公,却始终清心寡欲,不说别人的坏话。东汉末年,党派动荡,只有袁滂中立于朝廷,不被牵连。就是这么一个世家。

南朝(共16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跌宕,但文艺和宗教却尤其繁盛。在书法艺术方面,楷书真正出现了。绘画艺术的变化虽然不像书法那么显著,但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上扬,都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起来。曹不兴创立了佛画,他的弟子卫协在他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作为绘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南方出现了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等著名的画家,北方也出现了杨子华、曹仲达、田僧亮诸多大家,画家这一身份逐渐地进入了历史书籍的撰写之中,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的皇室和私家收藏,已不限于单纯的收集和保管,同时还开展鉴别、评级、著录等一系列活动,拉开了我国早期鉴藏史的帷幕。因此,对古画鉴藏的研究,应该从魏晋南北开始。

在政治上,由于东晋的高门士族中缺乏可以领兵作战的将才,所以也非常的脆弱,很快就被南朝——汉族政权的总称——所更迭。宋,齐,梁的朝局是北人中善武的豪门当皇帝,善文的高门当公卿,一般来说都是高门当大官,寒门当小官,可是君主为了与贵族争权,会委派重权给寒门小官,官大的不一定有权,有权的官小也无所谓,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6、宋(420-479):刘宋南朝版图最大的朝代,号称“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宋武帝刘裕是来自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的汉人,早年也是随着晋室南渡的汉室,司马氏的将领,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要贡献,被誉为“南朝第一帝”。在位期间实行“土断”——以现居地为准,将人户著之于籍;整顿了荒废的吏治,清明了混沌的朝局,废除了严苛的法律,减轻了沉重的赋税。李贽赞其为“定乱代兴之君”,他也是辛弃疾笔下“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是那个“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6)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诸子争权,混战不止,帝王荒淫,朝政腐败,刘宋也终于一蹶不振,萧道成趁机迫宋顺帝禅让,改国号为齐。据说当时尚且年幼的顺帝哭喊道“只愿生生世世都不要再生在帝王之家”,我想很多皇帝都有这样的无奈吧,若是可以选择,很多皇帝都可以自在生活,也不会导致朝局荒废,怨声载道。这就是民主的好处了。

7、齐(479-502):萧道成出身于兰陵(今山东临沂兰陵县)萧氏,虽然时间短,不过也发生了不少事。兰陵萧氏是古代最辉煌的世家门阀,其始祖是汉朝开国第一侯萧相国萧何,萧何公孙萧彪徙居山东兰陵,从此开创了辉煌的兰陵萧氏以及后来的杜陵萧氏宗派,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兰陵萧氏一族分徙江苏常州,是为南兰陵萧氏,此后南兰陵萧氏成为了南方“四大侨望”之一,随后萧氏成为刘宋外戚,齐梁皇族,之后世代显贵;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宋祁曾赞其“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可知萧氏之门望。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7)

到了唐朝,兰陵萧氏的势力依旧庞大,最著名的人物当属萧淑妃。不过武后在杀害王皇后与萧淑妃后,命王氏改姓“蟒”,萧氏改姓“枭”,把族人流放到岭南。但在武则天退位前,也给了王皇后、萧淑妃平反,其母家后人可以为官。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按理说武则天也是带有鲜卑血统的,这样倒也解释了为何武氏向来出产男心女身的类型,包括唐玄宗时期的武惠妃也是一样人物。

齐的灭亡依旧是统治者的荒淫无道。最后一任皇帝萧宝卷自幼口吃,又不喜读书,小时候只喜欢捉老鼠,长大后就喜欢在宫内搭个影棚假扮市集,自己在里面玩COS。这和法王路易十四倒是非常相似,太阳王的爱好是搭设田园农牧风格的影棚,大家一起扮牧童和挤奶女工什么的。而萧宝卷最恶劣的是一个月30天居然有20天都要去当小偷,在作案的一路上,谁撞见谁就要死,所以他一出宫,官员就让百姓回避,顺便把贵重财物带走,街道空旷,不愧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这样对百姓来说一个月能真正做生意的日子还不到十天,所以“工商莫不废业”。对自己奢侈腐糜,对别人尤为吝啬,是一个根本不受欢迎的昏庸皇帝。被近臣所害时只有19岁,萧衍贬他为东昏侯,谥号殇。

8、梁(502-557):萧梁是南朝中存在感最强的朝代。萧衍本人也出自南齐宗室,笃信佛教,促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局面。萧衍是个才子,当时他和另外七个人一起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被称为“竟陵八友”,其中包括历史上有名的沈约、谢朓、范云等。萧衍很有自知之明,早就说过“自我得之,自我失之”这样的话,果然萧衍死后,梁朝以几年换一个皇帝的姿态飞速走到了终点,究其原因,还要说是宗教误国。笃信佛教的萧衍,优柔寡断,对官员放纵,对子孙庇护,造成了根基松动。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8)

那时流行道教,连贵族的小字也多以道教为源。百姓对佛教的热忱远没有如今藏民这么深入骨髓,自发自愿,为了修建寺庙,搜刮民脂民膏,所以就产生了问题。梁朝时期士族都不用纳税,税务都由庶民承担。钱使人腐败,梁朝的灭亡主要原因在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和江陵(今湖北荆州)的士族集团腐朽,因为南朝的城市化很高,一旦灭城士族的根基就被摧毁,而北方宗族和土地更为密切,在土地等于政权的大规律下,北方士族延续了下去,影响了隋唐以后的历史。这个道理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和官员广为置业的行为也一脉相承。

当时的萧衍有两个好友,分别是沈约和陶弘景。沈约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出身于“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门阀士族,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是一个非常有才学的人。沈约也是有名的美男子,相传腰特别细,李煜赞他“沈腰潘鬓消磨”,夏完淳也说“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但是晚年也和萧衍产生了间隙,最后愤愤而死。

陶弘景是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自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也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但是居然也抵不过萧衍的佛光压制,迫于压力出走远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后人说这是齐梁佛道交融,但其实是为了茅山道众被迫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约诗云:“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作为两个被萧衍深深伤害的好朋友,其实陶弘景和沈约才是最惺惺相惜的。

萧衍是被侯景活活饿死的,不知道这算不算冤亲债主。侯景这个人毫无信义可言,是我国传统观念里最为鄙视的没有骑士精神的人。据说他脚上有瘤是个跛子,走路不行但擅长骑射。心理学上说生理有缺陷的人心理通常也有缺陷,可能侯景也是如此。他本是东魏叛将,高欢的死党,可高欢一死就没人镇得住他,后来投奔萧衍。侯景是鲜卑化的羯人,高欢是个鲜卑化的汉人,想来也是神奇的缘分。

关于萧梁历史上的重点,还要一个民族就是滑族。滑族,为嚈哒人,是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5~6世纪一再侵入波斯和印度,根据《梁书——西域传》中记载:滑国者,车师之别种也。他们原来居住长城以北,称滑国,是中亚塞种人游牧民族与汉代大月氏人的后裔,西方史学家称之为“白匈奴”。嚈哒国婚姻形式实行一妻多夫,是以女性为主宰的母系氏族体系,被誉为女儿国。就外形而言,应该是走异域风情路线的,与汉族人是明显不同的长相,可能和我们脑海中的西域舞娘差不多。嚈哒人无城镇、无文字,6世纪中叶被突厥汗国击溃,其部众大多加入突厥汗国,构成今天突厥语民族的源头之一。

9、陈(557-589):南陈建立时已出现南弱北强的局面,所以陈霸先的最大功绩是平定侯景之乱。侯景之乱后,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士族的势力变得衰微,使得陈霸先虽出身寒门也能有所作为。陈霸先本是吴兴(今浙江湖州长兴县)人,在乱后5年建立陈朝。北朝的两国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乱的机会吞并大片南朝土地,国力陡增,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简介(怎样理清魏晋南北朝那段的历史)(9)

陈朝第二位皇帝,陈文帝陈蒨是陈霸先的侄子,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 ,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如果你没听说过他,你一定也听过他的男皇后:韩子高。本名韩蛮子的他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家世寒微,侯景之乱平定后,与时任吴兴太守的临川王陈蒨相遇。时年十六岁,尚梳总角,男生女相,颇为文帝喜爱。陈蒨即位后任命韩子高为右军将军,封文招县子,食邑三百户。韩子高所统之兵很多,将士依附于他的,他都尽力加以提拔,陈蒨也都加以任用。无奈病逝的早,废帝陈伯宗即位后,由其叔父陈顼辅政。韩子高因兵权过重,心中很是不安。567年,前上虞县令陆昉和韩子高的军帅举报他谋反,后与到仲举一同赐死,时年三十岁。

南陈的最后一任就是《玉树后庭花》的作者,陈后主陈叔宝。杜牧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王安石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可见这首歌还是有影响力的。陈亡之后,隋文帝是容不下这些陈氏子孙的,他们多被流放至河西,因水土不服而死亡众多。南陈的政治力量属于南方蛮族的寒门势力。

纵观南朝频繁的更迭,我们可以得出规律,但凡好皇帝,都聪明节俭爱读书,但凡坏皇帝,都昏庸无道还奢靡,朝局的兴旺都是因为选贤与能,反正荒废都是因为官场腐败,总而言之,就是不能太爱财,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时势造英雄,必然有一个人会挺身而出,他秉承了百姓的希望,天下的兴旺,所以受到扶持,但归根结底,最主要的依然是他的出生,以及他背后的力量。

北朝(共195年):北朝与南朝是并列格局,此时原西晋的北方,也就是五胡十六国,被北魏取代,北朝是鲜卑政权的总称。北朝结束了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简单来说就是经常被某些汉族民族主义人士鼓吹的中国古代的隋唐盛年,缔造者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人。

10、北魏(386-534):北魏政权由鲜卑拓跋部贵族建立,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目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做了这么几件事来推动各族人民大团结: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前期的汉化带有不自觉性,被迫性,后期则是出于自觉性,主动性。但是有人喜欢汉化,就有人反对汉化,其中为首的就是高欢和宇文泰率领的“六镇之叛”。

就本质来说,叛变是出于对汉化政策的反动。六镇是北魏前期在山西大同以北,主要为了防御柔然(泛称匈奴、鬼方、猃狁、北狄……)等漠北势力的六个军镇,名字都非常好听,沃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县),怀朔(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武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抚冥(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王子旗),柔玄(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怀荒(今河北张家口市张北镇)。其中怀朔出了高欢,武川出了宇文泰。

这六个军镇后来变成了一种美称,杨隋和李唐都这么标榜自己。李唐号称自己源于陇西,家于武川,但是根据陈寅恪的观念,杨系本家应该是出于山东的寒族,没有根据表面出于武川,而李氏是否出于陇西不论,但追本溯源也并非出于武川。

11、东魏(534-550):风水轮流转,寒门掌权的南陈灭亡后,又轮到豪门了。北魏分裂后变成了东魏和西魏,它们就像如今的韩国和朝鲜,每个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统北魏,对方是假冒的,其实都是徒有其表,真正掌握东西魏政权的都是关陇门阀。

534年,权臣高欢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逃往关中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高欢拥立年仅十一岁的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东魏开始。高欢挟天子以令诸侯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且屡败于宿敌西魏宇文泰。

高欢本是河北景县的汉人,但是从小在怀朔镇的一堆鲜卑人中长大,以至于他觉得自己就是鲜卑人,后来的高氏一族哪怕远房也都把自己当鲜卑人。教育很重要,从小接受汉文化的拓跋宏成为了一个特别喜欢汉族的鲜卑人,但是从小接受鲜卑文化的高欢却成为了一个特别喜欢鲜卑的汉族人,所以他坚决反对汉化,带领着同样反对汉化的鲜卑人一起抵抗,这种精神简直感人。所以我觉得游牧民族似乎因为生存环境的广阔使得心胸也特别广阔,包容心不是一般大。居然不以血统来制造民族成见。比如公元9世纪有个叫伊本土伦的人,原本是一个贡献给哈里发的突厥奴隶之子,最后不仅被穆斯林世界接纳,最后竟成了埃及代理总督,还建造了赫赫有名的伊本土伦清真寺。

12、西魏(535-557):534年,孝武帝元修脱离高欢,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北魏将领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

宇文泰也属于鲜卑门阀,宇文泰是南匈奴出身,属鲜卑宇文部,当初西魏建立时,也是三分天下,东有高欢,南有萧梁。宇文泰恢复鲜卑旧姓,如恢复皇族元氏为拓跋氏。而所将士卒也改从主将的胡姓。从形式上胡化一批的汉人,例如杨忠授普六茹氏,李虎授大野氏。这种关陇本位政策表现为文化本位,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对抗,必须有一个在精神上独立的,自成系统的文化政策,以维系关陇地区胡汉诸族的人心,使之有凝聚力,巩固关陇集团。

关是陕西关中,陇是甘肃陇山,门是门第,阀是阀阅,合为“关陇门阀”,意思是出于两地的豪门世家。宇文泰是西魏八大柱国的上二柱,另一位是来自魏朝皇族的元欣。下六柱分别是独孤信(鲜卑人,杨坚的岳父,李渊的外公);李虎(陇西人,李渊的祖父),李弼(辽宁人,李密的曾祖父),侯莫陈崇(鲜卑人,侯莫陈兴之子),赵贵(甘肃人,赵仁之孙),于谨(河南人,于提之子)。

关陇门阀的力量很大,他们如同美国总统背后的财阀集团一样,能够将他们选择的统治者推上王座。武则天的一大功绩就是打压了关陇门阀,抬举了寒门子弟。门阀概念是自周朝历来就有,名门望族是自古以来的名门望族,世上的贵族政权都大体如是,原因我想多半是贵族后代乐于提起祖辈的丰功伟绩,而庶民后代则能不提就不提吧。在门阀制度之下,我们产生了诸如地域攻击,讲究祖籍,排外,门当户对等等思想观念,可以说门阀制度的产生至今还影响着当今社会。

13、北齐(550-577):东魏之后的朝代,由高欢之子高洋建立,也是属于门阀掌控的时期。他的兄长高澄继专魏政,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而一直不被看好的高洋,很快废掉东魏傀儡孝静帝元善见,即帝位。北齐历史很短,最璀璨的星辰当属兰陵王高长恭。高长恭是高欢之孙,高澄之子,死于高湛次子高纬,也就是他的堂弟之手。高澄是高欢正妻娄昭君所生,是嫡长子,自幼聪慧过人,严明有大略,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十五岁入朝辅政,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确立了权威,无奈29岁就被刺杀。不过继承了他的基因,高长恭本人在外貌和心智上都是才华出众,不仅作为影视人物流芳百世,还以《兰陵王入阵曲》走入日本雅乐的殿堂。然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也因此被高纬以“国事即家事”所忌惮,最终饮鸩自尽。

14、北周(557-581):西魏之后的朝代,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北周历史也很短,感觉高欢和宇文泰斗了一辈子,就算是后人也是如此相爱相杀,此消彼长,分外默契。北周也是鲜卑贵族掌权的时期,其中发生的最大事件就是北周武帝灭佛,史称“三武灭佛”之一,另两人是北魏太武帝和唐武宗。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一事,被佛教徒视为佛教浩劫,竭力攻击。但从当时历史来看,周武帝的灭佛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从公元574年到578年,周武帝下令“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灭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灭佛事实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的作用。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灭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我一直都搞不清楚,借由陈寅恪与周一良的著作才终于梳理出了大概。对我来讲,我最想知道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人又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历史能给人们提供的其实是规律,让你有迹可循,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比如从统治阶级分析,官场风气分析,社会意识形态分析,宗教风气分析,统治者性格和生平分析等等,这种规律就像大数据的规律一样,是很有趣的。

在宗教方面,道教的天师道对皇室的渗透导致了八王之乱和其他叛乱,但也留下了竹林七贤对老庄玄学的美谈,道教是好还是不好呢。梁武帝信佛,但是造成了社会民不聊生,周武帝灭佛,却使得百姓拍手称快,佛教是好还是不好呢。从68年白马寺在洛阳的建立,到灭佛运动的兴起,佛还是那个佛,庙还是那个庙,宗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一切问题都是政治的问题,时局的问题。

宗教的发展必须顺应社会潮流,利于当局者的统治,在当今任何一个国家,规律也是如此。宗教与政治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他们必须制衡,相互约束,否则就会变成极端,使人失去信仰的自由。如果政治消除了宗教,那么百姓没有信仰,如果政教合一,那么宗教就不能多元化发展,归根结底信仰自由有选择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与不信的自由,一个好的国家,是能够给人们以选择的国家,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而不是强制的,一味的,自以为好的,给臣民把枷锁禁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