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的真实历史(和顺古镇600年历史)
和顺古镇的真实历史(和顺古镇600年历史)和顺男儿世世代代外出闯荡,培育出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大批雄商巨贾,形成了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存方式,同时,闯荡四方的男人们也用在外打拼积累的财富,为家乡留下了一座座精美的宗祠牌坊、图书馆、洗衣亭……李根源先生还写过一首《和顺乡居吟》:“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义,南州冠冕古名乡”。作为腾冲人,李根源先生的这首诗概括了和顺的历史脉络,由于耕地稀少,逐渐形成了男人外出经商的传统,自古就流传着和顺是不留男人的地方,所以“和顺男儿走夷方”流传至今......第三、和顺的人不务正业,农家人本应以务农为主,他们却爱看书,喜欢摆弄文房四宝;因为爱看书,说话的习惯也和城里人不一样,很多游客都听不懂当地农民说的话,比如他们问你“尊号为何?昆仲几位”,实际上就是问“你叫什么?家里兄弟几个”;爱看书是因为镇里有图书馆,图书馆也没有多少书,只有七万多册,也没有很好的书,基本上都是
听闻和顺古镇和顺古镇大名鼎鼎,我早已通过各种渠道,对其有所耳闻,且从此念念不忘。终于在2019年7月如愿以偿的走近了它,在小住的数日里,虽然阴雨连绵,心情却始终是晴朗的,因为,我所看到的和顺古镇比起曾经听闻到的古镇更加有温度、也更加的美好......
我记得一段最为有趣的节目,那是2005年,中国十大魅力古镇评选,腾冲和顺古镇参评,崔永元主持,在电视直播晚会上,他正话反说的描述了一番,大谈和顺镇的很多“不足”,所言如下:
第一、历史太短,比美国历史才长四百多年,只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第二、开放太早,早在400年前就开放了,男人们走出国门,带回了很多稀罕的玩意儿,比如“英国的门,捷克的灯罩,罗马的钟,德国的盆”,连老乡喂猪的泔水桶都是美孚洋行的油桶;所以他们对文物不是特别珍惜;建筑上也比较凌乱,有徽派的,有欧式的,也有中西合璧的,建筑不太注意更新,到目前为止,原样保留着......
第三、和顺的人不务正业,农家人本应以务农为主,他们却爱看书,喜欢摆弄文房四宝;因为爱看书,说话的习惯也和城里人不一样,很多游客都听不懂当地农民说的话,比如他们问你“尊号为何?昆仲几位”,实际上就是问“你叫什么?家里兄弟几个”;爱看书是因为镇里有图书馆,图书馆也没有多少书,只有七万多册,也没有很好的书,基本上都是老书、古书、善本、孤本什么的......
小崔的以上说辞实在是太吸引人,言辞也极为真实,后来我再深入的了解,越发的觉得和顺古镇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也必将是一处令人着迷之地......
到了和顺古镇,你会诧异地发现,这里绝不是高原山地,而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一偶。正如腾冲近代名士李根源先生诗云:“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
李根源先生还写过一首《和顺乡居吟》:“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义,南州冠冕古名乡”。作为腾冲人,李根源先生的这首诗概括了和顺的历史脉络,由于耕地稀少,逐渐形成了男人外出经商的传统,自古就流传着和顺是不留男人的地方,所以“和顺男儿走夷方”流传至今......
和顺男儿世世代代外出闯荡,培育出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大批雄商巨贾,形成了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存方式,同时,闯荡四方的男人们也用在外打拼积累的财富,为家乡留下了一座座精美的宗祠牌坊、图书馆、洗衣亭……
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以及《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等媒体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名不虚传......
和顺古镇的历史和顺古镇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镇,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兰玉、沐英攻大理,分兵鹤庆、丽江、金齿,俱下。”(《明史·太祖本纪》)和顺寸、李、尹、刘、贾五姓,原籍四川重庆府巴县,其祖先就是此时奉命随傅有德、兰玉、沐英征金齿、腾越南来的。事平,驻军腾越,均以军功得封。如刘继宗授总旗官;尹图功授指挥,赠武略将军;寸庆领卫指挥职兼随军参赞;李波、贾受春亦授指挥。因云南距京城远,边境多战乱,于是设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氏世袭此职。作为沐氏部下之和顺五姓祖人,亦得袭官授田,世代留守边地,后居“阳温敦村”(和顺古称)......
《刘氏家谱》叙其始祖与寸氏祖遍览腾阳,最后发现此地,啧啧称赞说:“四时和煦之气,洋溢于郊坼……一两人心甚慕,不忍舍去。接踵而到的是,来自湖南的张姓,来自南京的赵姓、钏姓,来自河南的许姓。张、赵、钏、杨到腾冲时间约在明洪武末年,许姓则是正统年随王骥征麓川而来。之前尚有曾、蒋、丘、番、冯姓,可能迁居他处......
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顺,就在“官马大道”之旁,所以和顺古镇的历史与“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密不可分......
2400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一路上高山峡谷林立,大江大河纵横、道路崎岖、举步维艰。因此,马帮成为边贸货运的唯一方式,也是最务实的选择。腾冲作为茶马古道的一个枢纽、重要驿站,在历史上就写下了辉煌的一笔,由此也诞生了面向南亚的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和顺古镇”......
据统计:云南的马匹在1919年有三十万头,到1941年就增加到五十万头,增长百分之六十。马匹的增加,可以看出马帮的规模之大......
在民国时期,仅腾冲县就有14路马帮。和顺的永茂和商号在缅甸八莫有可以每天接待3000匹马的马店。清代末年民国初期,每天有1万多匹马匹,30多个国家的货物在这条古道上运输......
1944年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收复腾冲时,从当地一次性就调集了骡马和驮牛二千多匹(头)。运输军粮20万公斤和大量弹药武器。马帮为收复滇西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0年8月,腾冲所在的保山地区组织骡马近五千匹、赶马人一千五百多位组成大马帮参加援藏。往返行程近两千公里,一路上走羊肠小道。过溜索、爬雪山,历经艰险,耗时115天,以损失骡马1600多匹的代价,把18万公斤大米运到西藏,为支援解放军进藏作出了贡献。这次援藏可以说是马帮在茶马古道上最后的辉煌......
马帮经历了千百年的磨炼,形成了它独特的组织形式、行规行话、形成了冒险、勤劳、守信、团结的马帮精神,形成了独特的马帮文化。在这段历史中,和顺古镇书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
和顺古镇建筑其实在和顺古镇,晚清时期保留了大量的明代建筑,在文革期间,太多的古建筑遭到了破坏,特别是古牌坊损失惨重,再加上天灾人祸及年久失修,目前明朝的建筑虽然已经几乎看不到了,但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却还有很多,一些仿古的建筑或者是按照1:1比例复原的古建筑比比皆是......
和顺的建筑格局有“四和三顺”之传统,体现了和顺人的“和”与“顺”,由此可看出和顺人的文化、情操与远见卓识。“四和三顺”包括融合、随和、和谐、和睦,以及顺势而建、顺巷而建、顺其自然。建筑就地取材,用火山石筑墙、楠木造屋,不刻意雕塑、不彩绘装饰、保持本色不上油漆。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厚重、随意随和......
目前和顺古镇的祖宅有的已成为民居建筑博物馆,如李氏家族的“弯楼子”等。古镇最经典的建筑莫过于祠堂,八家祠堂均以中式建筑为主基调,其中的寸氏祠堂为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从内到外建有正殿、厢搂、花园、客堂、大厅,门分两道,大门外上下两层月台,月台两边石标杆上各有两个石斗,为清光绪年间乙未科进士寸开泰所立。祠堂的大门为南亚风格,大门上下左右的石雕美轮美奂......
刘氏宗祠则为典型的中式建筑,双层的起脊、四角飞檐颇为大气。内有乾隆年间的石碑,上刻:“永免钱粮,保我子孙。”有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其“家堂”也是国内最大的“家堂”,令人肃然起敬......
这些古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装潢精致,具有天然的地方民族气息。加之和顺古镇所在地区盛产木材,特别是以楠木、秃杉等名贵木材为主,因此也使徽派建筑文化的木雕和绘画艺术在古建筑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由于“走夷方”所带来的西方文化影响,和顺古建筑除了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同时也接纳了来自西方的建筑风格,并使之运用到建筑中,和顺古镇的建筑区别于国内所有的古代建筑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因此,我们置身在和顺古镇的建筑中,稍不留神就见到圆拱形的窗,鎏金铁艺的地坪窗隔心,还有西方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元素,形成了国内少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如今和顺古镇大部分古宅并不是拆除重建,也不是隔离保护,而是直接被顺势改造成客栈和店铺,土墙黛瓦,修竹盆花,远古与现代融合得恰到好处......
我们行走在和顺古镇的街巷,一定会发现,因为和顺古镇所在的腾冲地区火山众多,居民建房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多是火山石及其衍生材料。比如古镇的石板路就是用火山石铺就的,民宅的院子里也会铺上火山石,因为和顺的气候仅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雨季来临,用火山石铺设的地面,不仅防滑,而且渗水性能极佳,路面不会积水......
走进和顺古镇之洗衣亭600余年来,和顺古镇的人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遵循传统,崇尚知识,传承着古老的中原汉文化的精髓,培育出了许多文化名士、富商大贾,他们知恩图报,弘扬孝道,许多文化传承在小小的洗衣亭中就被表现得淋淋尽致......
在和顺古镇,我们沿着小河或荷塘游走,每隔一段就会遇到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在水边矗立,大约有6、7座之多,建筑风格和布局也各不相同。其中龙潭洗衣亭上的对联最为记忆深刻,它是游子内心最好的写照:“梦魂五夜萦乡绪,风雨一亭动杵声。”......
“走夷方”的和顺男人总有许多割舍不下的牵挂,为了让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不至于风吹日晒,偶有返乡时便相约凑份,备料请工,在河岸铺石修亭为留守在家的女人们遮风挡雨,故名“洗衣亭”,洗衣亭也成为了女人们边聊天边劳作的场地,排解了她们很多的寂寞......
逢年过节的时候,背井离乡的男人总要回来,洗衣亭就成了和顺女人守望亲人的地方。一座座洗衣亭,就像和顺男人结实的臂膀,虽然不能为女人们遮蔽多少风雨,却也让她们感受到了温暖和依靠,这是远走他乡的和顺男人对自己女人最朴素的情感表达,令人感动......
走进和顺古镇之图书馆每一个刚刚走入和顺古镇的游客,都很快就会映入眼帘一座气势非凡的中西合璧建筑,它就是和顺图书馆。和顺古镇图书馆建于1924年,现有藏书7万多册,其中古籍珍本1万多册。和顺图书馆建馆历史之悠久、馆藏书籍之丰富堪称中国乡村图书馆之最......
和顺图书馆门楣上的牌匾为胡适题写,上面蓝底白字的“文化之津”匾额为国民党元老、曾任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任主任的李煜瀛先生的墨宝,石墙围拦上“民智泉源”则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曾任云南大学的熊庆来先生所提......
1944年夏天,收复腾冲县城的战斗打响,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将司令部设在和顺图书馆,霍揆章总司令在这充满书香气息的地方运筹帷幄,指挥了攻克县城制高点来凤山等艰苦卓绝的战斗。和顺图书馆也见证了那段远征军不可磨灭、浴血奋战的历史......
走进和顺古镇之元龙阁元龙阁背后是郁郁葱葱、古树参天的黑龙山,前面为碧波荡漾、水体澄澈的龙潭,潭前为和顺古镇人最喜欢的、宽敞的大月台,月台两侧育有两株大树,一株为樟木、一株为榕树,树冠犹如两把巨伞,罩住了整个月台。月台下为荷池,每当盛夏,荷花盛开,冰清玉洁的样子为元龙阁增色许多,元龙阁就是这样一座依山傍水而建,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
元龙阁,始见于明末,重修于清初。潭、亭、阁都围绕“龙”为主题,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走进和顺古镇之宗祠和顺存在八大宗姓:寸、刘、李、尹、贾、张、杨、钏,是明初军屯时迁移过来军户的后人。宗祠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族长行使权利的地方,又是族人的社交场所,还是开办私塾子弟上学读书的地方......
和顺的八大姓氏都设有自己的宗祠,每个祠堂都保存完好,共存共荣、和睦相处。八大姓都有完整的族谱,并依然保持续修的传统。每年春秋两季是祭祖季节,各姓子弟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在自己的祠堂里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前文我们有提及刘氏宗祠和寸氏宗祠,这里我们再说说李氏宗祠。和顺同类建筑中,李氏宗祠建造最晚(竣工于1925年),但后来居上,规模最大。其大门为三合门,中门楹联是李曰垓所题“派衍阳温登正昔日彩云南现,门迎高黎贡看吾家紫气东来”,二旁门命名“义路”、“礼门”源出《孟子》:“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进二门,立天井,见正殿。正殿台阶前有一半月形泉池,池上石栏篆书“聿修厥德,勿忝尔祖”亦是李曰垓手笔。祠堂石材多用火山石,木料选用上等楸木......
走进和顺古镇之双虹桥围绕着和顺古镇的是一条蜿蜒流淌的三合河,两道彩虹般的石拱桥横跨在河流之上。双虹桥建于清朝道光年代,是当年在朝廷做官的“桥头老爷”寸玉带领乡亲们修建的。石桥修建好后,寸玉将剩余的银两埋在地下,以备后人修桥之需,并立一石碑,上写:“桥倒碑修,碑倒自修”。寸老爷的哑谜后来被歹人堪破,他们推倒石碑,挖出钱财,逃之夭夭。幸好双虹桥足够结实耐用,至今仍然屹立在三合河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碑倒自修”的事情始终没能发生,这也是天意......
自古牌坊是汉文化的象征,在汉文化积淀深厚的和顺,历史上有九座牌坊,大部分建于清代,少数建于民国初期,和顺牌坊分为文化坊、百岁坊、节孝坊三类。双虹桥头东边的牌坊是座文化坊,牌坊上刻有“文治光昌”、“士和民顺”的文字。在清光绪年间因和顺民风淳朴、百姓遵纪守法,社会治安非常好,当时的父母官、腾越厅同知陈宗海到和顺视察以后大受感动,于是写下了“士和民顺”四个字以示表彰......
走进和顺古镇之文昌阁和顺图书馆旁边就是文昌宫,是和顺文化的摇篮,是文治光昌的象征。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一个典型的中式古典建筑......
整座宫殿石栏回环、殿阁雄伟、雕梁画栋,气势轩昂。文昌宫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是道教中掌管文运和功名的神......
和顺人自古就对文化教育非常重视,明清两朝,和顺文风盛行,乡里设有私塾义学。子弟们进学读书,并积极赶考争取获得功名。文昌宫左右楼阁下镶嵌着《和顺两朝科甲提名碑》纪录了和顺历史上出了8个举人,403个秀才......
和顺古镇自助游攻略1、步行线路推荐:贾氏宗祠→寸氏宗祠→翡翠王故居→弯楼子民居→滇缅抗战博物馆→和顺图书馆→总兵府→刘氏宗祠→李氏宗祠→百岁坊→野鸭湖→洗衣亭→艾思奇故居→元龙阁→中天寺→千手观音古树群→张氏宗祠。
2、当地美食推荐:桂花糕、头脑、大救驾、土锅子、铜瓢牛肉火锅。
结语“一路沿溪花复水,数家深树碧藏楼”,这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袁嘉谷为和顺写的对联,也是和顺风光的最好写照。由于篇幅有限,我没有办法将和顺古镇的故事讲得酣畅淋漓,但是关于和顺古镇的记忆却是最深刻和温暖的,再一次去那里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
图文原创:文艺蜀黍看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