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2023年将划为几个镇和街道(砀山与贫困县的历史渊源)
砀山县2023年将划为几个镇和街道(砀山与贫困县的历史渊源)因为此次是按区域大小、事务繁简核定的各县等级,无关财赋多寡,故而砀山县被编定为二等县。三等县21个(句容、溧水、高淳、金坛、扬中、奉贤、金山、川沙、崇明、启东、海门、靖江、泰兴、泗阳、涟水、仪征、东台、宝应、丰县、沛县、睢宁)民国17年(1928年)9月,江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关于各县等级及经费议案内,核定各县等级,计:一等县12个(镇江、江宁、上海、松江、吴县、吴江、武进、无锡、宜兴、淮阴、江都、铜山)二等县28个(江浦、六合、丹阳、溧阳、南汇、青浦、太仓、嘉定、宝山、常熟、昆山、江阴、南通、如皋、淮安、阜宁、盐城、兴化、泰县、高邮、萧县、砀山、邳县、宿迁、东海、灌云、沭阳、赣榆)
去年五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砀山等18个贫困县(市、区)退出了贫困县序列。从2012年就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砀山县,也终于“摘帽”了。
其实,砀山这个穷县的帽子戴的时候可早了。在清代,砀山县就把界定等级的“冲、繁、疲、难”四个字全占了(按照雍正时的解释是: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民国时,砀山县又长期居于三等县之列。已故砀籍作家尉天骢就曾在《芒砀山》一文中写道:“从我记事以来,砀山就是江苏省北部黄河流域的一个三等县,归徐州管辖。所谓三等,表示它的穷而且小”。
现在好像“穷”也不算是太丢人的事了,比如去年,新闻上就曝有砀山官庄坝镇某村扶贫干部将众亲戚纳入贫困户名单送人情的事情。所以说这篇搜集资料“自揭家穷”的文字,在心情上也应该能缓得过去。更何况那时的上海县,也曾与砀山县一起列在三等县名单,你看人家也没怎么在乎。
在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县组织法》,第四条为:“各县县政府,按区域大小、事务繁简,分为三等,由民政厅编定,呈经省政府会同内政部核准行之”。江苏省自此开始编定所辖61个县的等级,截止民国24年(1935年)这七年间,江苏省曾四次变更所属各县等级,其中实施了三次,因故未能实施一次。经过如下:
1928年初次编定各县等级民国17年(1928年)9月,江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关于各县等级及经费议案内,核定各县等级,计:
一等县12个(镇江、江宁、上海、松江、吴县、吴江、武进、无锡、宜兴、淮阴、江都、铜山)
二等县28个(江浦、六合、丹阳、溧阳、南汇、青浦、太仓、嘉定、宝山、常熟、昆山、江阴、南通、如皋、淮安、阜宁、盐城、兴化、泰县、高邮、萧县、砀山、邳县、宿迁、东海、灌云、沭阳、赣榆)
三等县21个(句容、溧水、高淳、金坛、扬中、奉贤、金山、川沙、崇明、启东、海门、靖江、泰兴、泗阳、涟水、仪征、东台、宝应、丰县、沛县、睢宁)
因为此次是按区域大小、事务繁简核定的各县等级,无关财赋多寡,故而砀山县被编定为二等县。
江苏省61县等级及位置图(民国18年)
1929年从面积、人口及地价税额三方面擬订的各县等级(未经实施)民国18年(1929年)1月,内政部颁发各省厘订县等级办法六条:“于划分各县为三等之外,规定根据面积、人口、富力三项,假定若干方里为一分,若干人口为一分,赋税收入若干元为一分,就三者平均之多寡,核定等次。至于难治之区,边要之区,则于原定分数之外,酌予提等,以资治理”。
因此,江苏省民政厅参照富力方面擬订两项标准:其一,以各县地亩上中下三等平均实价每200万元为1分;其二,以忙漕杂税比额每2万元为1分。依此两项计分与面积人口之平均分数,再经斟酌各县间互有参差之处,重新擬订了各县等级,计:
一等县8个(吴县、武进、无锡、南通、如皋、阜宁、江都、铜山)
二等县23个(江宁、丹阳、溧阳、松江、南汇、太仓、常熟、昆山、吴江、宜兴、江阴、泰兴、淮阴、淮安、盐城、东台、兴化、泰县、高邮、邳县、宿迁、东海、灌云)
三等县30个(镇江、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金坛、扬中、上海、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启东、海门、靖江、泗阳、涟水、仪征、宝应、丰县、沛县、萧县、砀山、睢宁、沭阳、赣榆)
此次擬订的各县等级,经各厅签注意见,均以“在土地整理尚未就绪,户籍登记尚未实行,工商统计尚未成立,以及厘订县等之标准暨办法,尚未精研确定以前,本省县等除特别情形外,似应暂仍旧贯”。复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暂缓变更”。以致此次擬订各县等级未能施行。
民国19年(1930年)江苏各县现行等级
但南通县则于特殊情形之下,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由二等县提升为一等县。故截至1929年底止,江苏省有一等县13县,二等县27县,三等县21县。
1931年从面积、人口、财富平均数编定的各县等级民国20年(1931年)1月,原列一等县的淮阴县因收不敷支,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议决改列三等县。因淮阴县被降等级,内政部令江苏省归并重新厘订各县等级办法,假定面积以500方里为1分,人口以2万5千人为1分,财富以忙漕杂税比额每2万元及地亩上中下三等平均实价200万元为1分,总计平均在40分以上者,列为一等,在20分以上者列为二等,不满20分者列为三等,计:
一等县14个(镇江、江宁、上海、吴县、常熟、吴江、武进、无锡、南通、如皋、阜宁、盐城、江都、铜山)
二等县17个(丹阳、金坛、溧阳、松江、南汇、青浦、太仓、昆山、宜兴、江阴、泰兴、淮安、涟水、东台、兴化、泰县、高邮)
三等县30个(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扬中、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启东、海门、靖江、淮阴、泗阳、仪征、宝应、丰县、沛县、萧县、砀山、邳县、宿迁、睢宁、东海、灌云、沭阳、赣榆)
与1928年初次编定各县等级比较,则:
- 松江、宜兴2县,由一等降为二等;
- 淮阴1县,由一等降为三等;
- 江浦、六合、嘉定、宝山、萧县、砀山、邳县、宿迁、东海、灌云、沭阳、赣榆12县,由二等降为三等;
- 常熟、如皋、阜宁、盐城4县,由二等升为一等;
- 金坛、泰兴、涟水、东台4县,由三等升为二等。
也就自1931年起,因财富赋税作为县等级的核定标准,砀山县由二等县降为三等县,之后就一直没有变动。
1935年从面积、人口、富力按2:3:5比率编定的各县等级民国24年(1935年)1月,为适应县政之推进,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调整县等级厘订标准。面积以400方里为1分,人口以2万人为1分,地价以2百万元为1分,税额以2万元为1分。三项分数与总分数之关系,面积居20%,人口居30%,富力居50%,适为2:3:5比率。依此比率所得之总分,在31分以上者为一等县,在20分以上者为二等县,其余为三等县。镇江、淮阴、东海、灌云四县,或以省会所在,或为江北军事重心,或为边防要镇,或为未来重要商港,均于总分之外,另为提高等级,计:
一等县15个(镇江、江宁、吴县、常熟、吴江、武进、无锡、南通、如皋、阜宁、盐城、江都、东台、高邮、铜山)
二等县15个(丹阳、溧阳、松江、南汇、昆山、宜兴、江阴、泰兴、淮阴、淮安、涟水、兴化、泰县、东海、灌云)
三等县31个(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金坛、扬中、上海、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太仓、嘉定、宝山、崇明、启东、海门、靖江、泗阳、仪征、宝应、丰县、沛县、萧县、砀山、邳县、宿迁、睢宁、沭阳、赣榆)
与1931年编定各县等级比较,则:
- 上海1县,由一等降为三等;
- 金坛、青浦、太仓3县,由二等降为三等;
- 东台、高邮2县,由二等升为一等;
- 淮阴、东海、灌云3县,由三等升为二等。
这次的江苏各县等级调整,竟然将原为一等县的上海县直降到三等县,同砀山县并列。当然今天的大上海,是由当时包括上海县在内的10个县组成的,绝非同一个概念。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各县简图
1935年以后,仅找到一例江苏省的县等级变动资料。即在民国26年(1937年)3月2日,内政部核准江苏省萧县由三等县升级为二等县。此后,就开始了抗日战争,接连着解放战争,随着时局的动乱,直至解放时,江苏省的各县等级再没有做过大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