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贤王和丞相哪个大(宰相之位也能世袭)
古代八贤王和丞相哪个大(宰相之位也能世袭)王导的堂弟王彬自幼以品行端正著称,司马睿即位后他被封为侍中,后来又被晋成帝封为尚书右仆射,也就是尚书令的副职。王彬之子,也就是王导的堂侄王彪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官至尚书令,还曾经与另一名相谢安一同执掌朝政。王导出身琅琊王氏,因辅佐晋元帝司马睿东渡而成为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当时王家权势滔天,被百姓形容为:“王与马,共天下。”东晋建立后,王导历任侍中、录尚书事、中书监,且先后辅佐三代帝王,影响力可想而知。两年后,曹芳又下诏封司马懿为相国、安平郡公,但这次司马懿依然是“固让相国、郡公不受”。尽管没有正式担任过相当于宰相的职务,但司马懿显然是曹魏最高政治权力的掌控者。另一方面,他死后配享曹操太庙,且“功高爵尊,最在上”,也说明他实际上甚至处在了一个高于宰相的位置。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其中司马师曾出任执掌军政大权的抚军大将军,而司马昭则被曹魏末代皇帝曹奂拜为相国,且先后受封晋
我国上古时代奉行“禅让制”,即部落联盟的首领会在无法继续统治时将自己的位置交给贤能之人。举例来说,自古以来被世人作为贤君明主典范的尧帝传位给舜帝,而舜帝又传位给了治水有功的禹。然而,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从此禅让制退出历史舞台,君主世袭制成为主流。
其实,除了君主之位能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世代相传之外,作为君主身旁的得力助手,通过政治才能协助其治理国家的宰相也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世袭”的特点。倘若宰相的子孙后代也得以出任宰相,显然其所在的家族能够长久兴旺,且获得巨大的影响力。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祖孙三代都出任过宰相的例子呢?
在此首先要特别说明,所谓“宰相”并非官职,而是对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掌握着除君主外最高行政权力者的通称。随着古代政治生态的持续变化和官制的不断改革,大司徒、中书令、同平章事等职务都曾经成为实质上的宰相。
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之上,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代为相的例子应当就是东汉末年的司马懿祖孙了。正始十年(249),身为托孤重臣却遭到大将军曹爽排挤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除掉曹爽,从此彻底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不久后,曹魏君主曹芳下诏任命司马懿为丞相,但后者上书推辞。
两年后,曹芳又下诏封司马懿为相国、安平郡公,但这次司马懿依然是“固让相国、郡公不受”。尽管没有正式担任过相当于宰相的职务,但司马懿显然是曹魏最高政治权力的掌控者。另一方面,他死后配享曹操太庙,且“功高爵尊,最在上”,也说明他实际上甚至处在了一个高于宰相的位置。
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其中司马师曾出任执掌军政大权的抚军大将军,而司马昭则被曹魏末代皇帝曹奂拜为相国,且先后受封晋公、晋王。司马昭去世后,其子司马炎继任相国、袭爵晋王,但没过几个月,他便登基为帝,建立了西晋王朝。不难看出,曹魏时期丞相、相国这类官职更像是权臣“自娱自乐”的产物。
由刚刚提到的司马炎所建立的晋朝呈现出“多相制”的特点,即录尚书事、尚书令、中书监、中书令乃至侍中都曾经承担实质上的执政作用,因此都可称之为宰相。大诗人刘禹锡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东晋两大名门望族,王家和谢家在当时的政坛拥有极高地位,而王导祖孙便是三代为相的又一典例。
王导出身琅琊王氏,因辅佐晋元帝司马睿东渡而成为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当时王家权势滔天,被百姓形容为:“王与马,共天下。”东晋建立后,王导历任侍中、录尚书事、中书监,且先后辅佐三代帝王,影响力可想而知。
王导的堂弟王彬自幼以品行端正著称,司马睿即位后他被封为侍中,后来又被晋成帝封为尚书右仆射,也就是尚书令的副职。王彬之子,也就是王导的堂侄王彪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官至尚书令,还曾经与另一名相谢安一同执掌朝政。
王导的第五子王劭官拜尚书仆射,王劭之子王谧则提拔过后来建立刘宋王朝的刘裕,并得到刘裕报答,得以“以本官加侍中,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此外,王导的另一个孙子王珣曾于隆安元年(397)任尚书令。位高权重的王氏子弟如此众多,可见东晋的门阀士族有多么强大。
到了唐朝,门阀士族虽然逐渐衰亡,但仍不乏数代为相者。开元八年(720),张嘉贞入朝拜相,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张嘉贞之子张延赏拜相,唐宪宗年间,张延赏又官拜宰相,由此张嘉贞祖孙三代先后拜相,成为一段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在唐宪宗在位期间,李吉甫两度拜相,辅佐唐宪宗开创了元和中兴,而其次子李德裕则作为宰相辅佐唐武宗缔造了会昌中兴。世人常道:“李吉甫三代为相”,实际上李吉甫这一支只是父子两代为相,但与此同时其家族赵郡李氏的其它两房也分别出了李绛、李藩两位宰相。
综上所述,由于司马懿推辞了丞相之职、王导祖孙三代并非一脉相承、李吉甫实际上是两代为相,严格来讲我国历史上标准的三代为相只有张嘉贞祖孙三代。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司马家族、琅琊王氏、赵郡李氏等大家族在各自时代的重要地位,这种相位世袭与君主世袭共同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