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三大古镇现状(运河的兴衰与油坊镇发展的历史渊源)
邢台三大古镇现状(运河的兴衰与油坊镇发展的历史渊源)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春秋末期:胥溪、胥浦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是运河的萌芽时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国君主夫差,在吴国早已攻克楚国、越国之后,挡在他面前的只有齐国,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他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运河就是为水上运输而生的。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隋唐时期:“隋唐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在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隋朝时期的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走向成人字形(北京涿郡·洛阳·杭州)。元明清时期: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人”字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南北成横向运河。元朝至元二十年至二十九年,通过三次开挖、疏浚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隋唐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其中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至临清段又称卫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清河县油坊镇就是伴随京杭大运河繁盛的漕运而发展起来的北方较大的码头重镇之一。油坊村是王家庄王守中的五世孙王景山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村南开油坊,榨油为业,后又有李姓等迁来居住,逐渐发展成的自然村落。因王氏最早迁至开油坊,所以村落命名为油坊。随着运河漕运的发展在此逐步设客运和装卸货物的码头。油坊位处水陆要道,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每月逢农历一、六日为集贸市场交易日故又称油坊集。清朝中叶油坊集改称油坊镇,成为清河商埠重镇。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漕运发达时期,每年要承载2万多艘运粮的漕船,客运近30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多艘),带动了清河县油坊码头的建设和发展,使得油坊古镇非常繁华,做为清河、威县、南宫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被誉为“北方的小上海”,清河的“香港”。油坊码头(建於明弘治年间,比渡口摆渡要晚的多)始于明朝中叶,繁盛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五、六十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为做到旅客上下安全,货物装卸有序,停船不致拥挤,按客运及装卸的主要货物划分为五个码头,即:盐码头、煤码头、粮食码头、杂货码头、客运码头。现五个码头遗址保存完好,是大运河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当时远近有名的益庆和盐店旧址仍保留原样。为服务码头建有配套设施:粮库,占地面积20亩,仓储面积6亩,可储粮80万斤;煤厂,占地面积40亩,可储煤1万吨;盐库,占地面积7亩,建筑面积1400多平米,可储盐100吨。咸丰五年(1855年)八月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北岸铜瓦厢决口,河水经山东,夺大清河入渤海。黄河最后一次改道东入渤海。由于黄河改道致使运河临清以南山东段运河淤积严重,航运中断,京杭运河漕运逐渐衰退。而北京至临清段运河还可以通航,对油坊镇的发展影响不大,油坊镇还是处于发展、繁荣、壮大期。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国家在卫河、漳河上游修建水库,上游来水变少,加之经济的发展沿河两岸工农业用水增多,运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逐渐断流,变为季节河。漕运终止,油坊镇码头弃用。油坊镇历经五百多年的发展成为清河县的经济重镇,自然大村(今已有人口六千余人,析出油坊、柳庄、新街三个村委会),姓氏最多的村,这跟运河码头的兴起和繁盛密切相关。(来源:方志清河) 原文地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