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培养是让孩子读历史(从小爱看历史的孩子)
最好的培养是让孩子读历史(从小爱看历史的孩子)直接对标中学历史,将趣味性和课本知识点直接串连,深入浅出,打开孩子认识历史的大门。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是由她主编。可也纳闷,一向不爱读历史的孩子,居然也能这么积极?这勾起了我的好奇,一查发现,原来这套书的作者不简单,是海归回来的“大神”,著名的畅销童书主编孙静啊。市面上的许多有趣又能教孩子知识的童书,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彼得兔的故事》都出自孙静之手,累计发行超一千万册!
昨晚放学,孩子从学校带回一本特别的书,看得津津入迷,手机都不玩了。
我问了才知道,这是本历史书。孩子还骄傲地说,它是班里的抢手货,他排了好长的队,才轮到他看。
我心想,这好啊!孩子爱看历史是件好事,从小看历史,培养视野和格局,这都是大智慧啊。
可也纳闷,一向不爱读历史的孩子,居然也能这么积极?
这勾起了我的好奇,一查发现,原来这套书的作者不简单,是海归回来的“大神”,著名的畅销童书主编孙静啊。
市面上的许多有趣又能教孩子知识的童书,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彼得兔的故事》都出自孙静之手,累计发行超一千万册!
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是由她主编。
直接对标中学历史,将趣味性和课本知识点直接串连,深入浅出,打开孩子认识历史的大门。
培养历史的兴趣,最重要的时间逻辑线,不然前后连不起来,故事可读性就大减。
这套书就是按时间线,划分为6册。
每册书更清晰罗列了主要章节,孩子光看目录,就会对历史脉络有大致了解,就像看小说一样,明白来龙去脉:
《远古至先秦》:远古时期—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秦朝至东汉》:秦朝—西汉—东汉
《三国至魏晋南北朝》:三国魏蜀吴—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五代十国》:隋朝—唐朝—五代十国
《北宋至元朝》:宋朝—元朝
《明清至民国》:明朝—清朝—中国近代
我们拿它和初中历史的目录做了对比,发现二者的时间线基本一致。这样孩子读它,就等于提前上了历史课,轻轻松松就能取得高分成绩。
以人教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为例——
而且初中的历史课本节选的多是重要片段,只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高中历史要考察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没有完整的历史框架,学起来多半要吃亏。
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就将教科书上没讲的细节,讲解得尤为透彻。
比如,七年级下的历史课本,讲到“唐朝贞观之治”的部分,对唐朝建立和李世民即位,只是一笔带过。
而在这套书里,我们就能从“玄武门之变”,清楚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书中详尽地从隋炀帝去世到李渊称帝,再讲到“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情节跌宕起伏,孩子看一遍就能记住。
除了以时间为经,这套书还以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纬,活灵活现地还原历史情节,难怪孩子看得如此入迷。
比如在《秦朝至东汉》这册书中,秦朝以秦始皇称帝始,到东巡遇张良行刺、于沙丘去世;
再到秦二世即位时,赵高指鹿为马、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到刘邦项羽的“名场面”——鸿门宴、楚汉之争,最后以项羽乌江自刎结束,完整地讲述了秦朝从建立到覆灭的过程。
每个朝代怎么开始,怎么结束,讲得非常清楚,让孩子对历史更迭的前因后果,有更深的认识。
又比如我们熟知的“康熙智斗鳌拜”的故事。
你知道鳌拜最后是怎么被打败的吗?
书里告诉孩子,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后,就物色了一批健壮有力的侍卫,让他们每日练摔跤。
等某天,康熙召鳌拜进宫,让侍卫给他就来一个“过肩摔”,鳌拜敌不过,结果就被抓进大牢了。
全书都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突显生动的历史情节,就像在看动画片,看书里的小人如何智赢天下、打败奸臣。
此外,考虑到孩子的理解程度,作者特别在每章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添加了章节概括和知识拓展。
◎ 章节概括,是对每章内容的引入和介绍,让孩子后面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这样阅读后会理解得更加透彻。
◎ 知识拓展,则给孩子们讲了不少 “冷知识”,这里就讲了鳌拜生前干了什么坏事,以及康熙皇帝对付他的原因,让孩子对这段历史有更深的了解。
每本书的封面除去书名,还配了书中描述的人物雕像、出土文物、朝代代表物等插图。
▲《秦朝至东汉》封面的兵马俑、汉代的铜鎏金熏炉等;《隋唐至五代十国》唐朝的鸳鸯莲瓣纹金碗
这些插图,让孩子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宏伟磅礴,勾起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好奇,不用我们提,他就缠着要去博物馆一饱眼福。
它还附赠一份“通关文牒”手札,里面有十六个地方景点的精彩插画,正好要带孩子感受文化魅力,给他做游记手账很不错。
有趣,才能让孩子主动、一直学下去。
送给正在学历史的孩子,不像教科书的死板,增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爱上历史,主动学历史,提升成绩。
如果你也想读读历史,它也能让你轻松踏入历史世界。这本好书,大人小孩都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