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齐齐哈尔冰球官网(见证齐齐哈尔冰球的辉煌历史)

齐齐哈尔冰球官网(见证齐齐哈尔冰球的辉煌历史)面对这场惆怅的比赛结果,齐齐哈尔冰球队卧薪尝胆,从市领导到运动员,决心要把冰雪运动事业做强做大。为了迎接全国冰上运动会,将坐落于劳卫路南侧、水源地西侧的大湿地填平,建起了标准的大道滑冰场,形成一座砖木结构,能容纳两万多人坐席的运动场地,即现在鹤城体育场的前身。在此同时,又改造了三区冰球场,设置了近万人的木质看台和灯光场地,改名为“新马路体育场”。1960年冬季,全国冰球赛在这里举办,参加比赛队伍之多、观众热情之高,可谓空前,之后也很少有。有哈尔滨、解放军、长春、吉林、牡丹江、佳木斯、呼伦贝尔以及东道主齐齐哈尔队。几天来的比赛,特别是凡有齐齐哈尔队比赛的当日,真是一票难求。每天早6时售票,8时入场,9时开赛;我早晨4时下夜班赶去排票,从丰恒路到冰球场仅仅用了15分钟,但还是迟到了,前面已经排成一百多人的长龙。特别是齐齐哈尔对哈尔滨那场比赛,不到两个小时,一万多张门票已全部售空。没购到票的人们

齐齐哈尔冰球官网(见证齐齐哈尔冰球的辉煌历史)(1)

穿越历史时空,时隔60年的今天,我怀着对家乡的冰球沉甸甸的爱,再次走近齐齐哈尔冰球队,在齐齐哈尔冰上运动管理中心1号馆观看亚洲冰球联赛中的雪鹤龙之队与俄罗斯萨哈林队的比赛。虽然两场均负于对手,但一场比一场打得好,第二场打进三粒进球。特别是龙之队的年轻人那种不服输、奋力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使我又寻找回了尘封在心灵深处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齐齐哈尔老冰球队人的精神。输赢乃兵家常事,只要不气馁,失败再出发,圆梦指日可待。

1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是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快乐单身汉,酷爱体育运动,特别是对冰球项目痴迷成癖,逢球必看,是位忠诚的冰球粉丝、追星族。那个年代全国也找不到一处人工冷冻冰馆,地处北纬47度的齐齐哈尔地区结冰期长达170多天,冰雪资源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活在这冰天雪地的齐齐哈尔人,充分利用冰雪开展体育项目,展示出豪情的季节梦想。齐齐哈尔利用冰雪的魅力吸引了多次全国、全省的大赛,成为冰上强市。当年,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涌现出李太权、郑凤荣、罗志焕、王文林等健将级和花样高级运动员、教练员刘惠南等一批顶尖人物,冰球可谓是人才辈出、常胜不衰的项目。

2

齐齐哈尔冰球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好多中学,比如当时实验中学、第三中学、铁路中学都有冰场,有课目。1955年,为迎接全国冰球赛,在三区政府(龙沙区前身)对过的一块长满芦苇大湿地,经过用炉灰、黏土垫压填平,铺上三合土,成为市区的一座运动场地。人们通常称之为“三区体育场”。过去,省、市的大型田径运动会都是在西郊“小姐楼”门前的省行干校体育场进行,即现在的附属二院原址,交通闭塞。自从有了市中心的三区体育场,得到市民们的充分利用。这年冬季,喜爱速度滑冰的傅喜珠等人在其东南侧浇洒成一块很不规则的速滑冰道,练起滑冰;在靠近龙华路的一侧和西南角商业文化宫门前,各修一座冰球场,1955年冬天,全国冰球比赛在这里打响了。

3

说是全国大赛,其实只有哈尔滨、齐齐哈尔市队和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业余队以及体育学院4个代表队。齐齐哈尔市队由老邓率领一支不足15人的学生军,第一场便遭遇到人高马大的哈尔滨老大哥队。尽管齐齐哈尔队员使出吃奶劲,还是一球未进,比分17:0。不过,齐齐哈尔的小将们气势不馁,敢打敢拼,在第二场对体育学院队比赛时,正值天上飘着小雪,小将们全然不顾,奋力拼搏,虽然以5:1告败,但打出了齐齐哈尔人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

4

面对这场惆怅的比赛结果,齐齐哈尔冰球队卧薪尝胆,从市领导到运动员,决心要把冰雪运动事业做强做大。为了迎接全国冰上运动会,将坐落于劳卫路南侧、水源地西侧的大湿地填平,建起了标准的大道滑冰场,形成一座砖木结构,能容纳两万多人坐席的运动场地,即现在鹤城体育场的前身。在此同时,又改造了三区冰球场,设置了近万人的木质看台和灯光场地,改名为“新马路体育场”。1960年冬季,全国冰球赛在这里举办,参加比赛队伍之多、观众热情之高,可谓空前,之后也很少有。有哈尔滨、解放军、长春、吉林、牡丹江、佳木斯、呼伦贝尔以及东道主齐齐哈尔队。几天来的比赛,特别是凡有齐齐哈尔队比赛的当日,真是一票难求。每天早6时售票,8时入场,9时开赛;我早晨4时下夜班赶去排票,从丰恒路到冰球场仅仅用了15分钟,但还是迟到了,前面已经排成一百多人的长龙。特别是齐齐哈尔对哈尔滨那场比赛,不到两个小时,一万多张门票已全部售空。没购到票的人们却不肯离开,竟有一千多人围在板墙外的运动场上(当年既没有电视,也没有广播转播车和设施),在场外扩音喇叭下,静听大会解说员杨小乙的现场解说。

5

这场比赛,齐齐哈尔队可不是当年的邓家军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路走来,过关斩将,所向披靡。齐齐哈尔队由队长沈迪宇和李荣庭、陈升亚、黄本发、王国灼、庞杰等名将组成的强势阵容,实力超群;而卫冕冠军的哈尔滨队却把目光紧紧盯住那座奖杯。一开球,哈队靠强悍的身体素质和高速滑行、合理的身体接触,频频冲击齐齐哈尔队员,常常撞得人仰马翻,第一局便把齐齐哈尔主力队员横杆推挡挤压在围栏板上。当年的比赛,除了守门员穿有护具和面罩外,场内队员没有头盔,常常为了防御对方进球,球员和守门员一起用身体去阻挡射来的冰球。虽然哈尔滨队想用这种凶狂战术制服齐齐哈尔球员,但他们失策了,犯规次数增多,被齐齐哈尔5打4进球。到了第三局,齐齐哈尔队已经打进了七粒进球,比分7比0,这时,观众台上齐声呐喊:“让一个,让一个!”果然,守门员一侧身,哈尔滨队最后打进一粒体面的进球。

6

此后的历年比赛,齐齐哈尔队一直在全国占有先机。1962年冬,我去哈尔滨公出,巧遇波兰国家队来中国访问比赛。这场比赛是在哈尔滨道外八区体育场灯光场地进行。波兰冰球队在东欧是强队,在欧洲是劲旅,球员各个块大彪悍,头戴塑盔,真像一樽变形金刚,球艺精湛,滑动起来虎虎生威,气势逼人。中国队由哈尔滨组和齐齐哈尔组以及混合组所组成,三组轮番下场迎战。打到第二局结束已经3:0,中国队一球未进。第三局,教练变换了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变三组轮流为两组交替,并给齐齐哈尔组调配进来哈尔滨队的主力后卫陈忠亮(绰号老亮),坚守后防线,让4名锋线上的球员一齐压进对方的蓝线,频频射门,打得波兰队只有防守之功,没有进攻之力。大门终于被齐齐哈尔的陈升亚敲开了!终场比分3:1,为中国队赢得了一粒宝贵的进球!而且这组三局保持无一失球纪录。这是我一生值得珍藏的记忆,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