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的粉(朝代粉的江湖)
大街小巷的粉(朝代粉的江湖)小说原著作者桐华也不堪其扰,认识桐华的一位出版人说,有汉粉攻击桐华是美国人,其实根本不是,她只是在美国读过书。还有汉粉攻击说桐华的粉丝去霍去病墓刻字,贴吧里群情激愤。“这是群体性的攻击,你都不知道跟谁去辩论。”上述出版人说。“汉粉要求太细致了,比如有个场景是霍去病跟一个匈奴首领打架,为他的姑娘出气,但汉粉觉得霍去病这样的民族英雄,不能儿女情长,更不能不顾身份打架斗殴,也要求改。”《风中奇缘》改编自桐华的小说《大漠谣》,小说2006年出版时并未引起汉粉关注。直到2012年,唐人影视宣布开拍《大漠谣》,这部描写汉朝大将霍去病的电视剧,开始遭到汉粉的抵制。汉粉列出《大漠谣》几大罪状,如霍去病诈死,跟随匈奴公主远遁,“抹黑了民族英雄”;“把匈奴侵略汉朝写成了汉朝侵略匈奴”;对卫青也多有不敬。汉粉在天涯等网站发起“抵制运动”,并在汉朝吧、霍去病吧、新浪微博等平台发帖,置顶呼吁抵制《大漠谣》的帖子。更
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的成员在陆家嘴滨江展示汉服。
汉朝粉冲冠一怒
想了解朝代粉,“《大漠谣》改名《风中奇缘》”是绕不过去的“历史性事件”。这场由汉粉发起的行动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堪称空前。
《风中奇缘》在湖南卫视播出已有半年,出品方唐人影视仍三缄其口,不愿再回忆那段由汉粉挑起的“惨案”,说“播出就是胜利,不想再惹麻烦”。
《风中奇缘》改编自桐华的小说《大漠谣》,小说2006年出版时并未引起汉粉关注。直到2012年,唐人影视宣布开拍《大漠谣》,这部描写汉朝大将霍去病的电视剧,开始遭到汉粉的抵制。
汉粉列出《大漠谣》几大罪状,如霍去病诈死,跟随匈奴公主远遁,“抹黑了民族英雄”;“把匈奴侵略汉朝写成了汉朝侵略匈奴”;对卫青也多有不敬。汉粉在天涯等网站发起“抵制运动”,并在汉朝吧、霍去病吧、新浪微博等平台发帖,置顶呼吁抵制《大漠谣》的帖子。更致命的是,汉粉在帖子里公布国家广电总局的电话,号召网友致电抗议。很快,《大漠谣》接到通知,称因“程序有问题”,进入长达两年的修改期。
“剧里所有人名、地名全改了,霍去病成了魏无忌,所有出现汉朝旗帜的镜头全部重拍。修改上万处,损失超过千万。”一位知情人说。剧名也改,先改为《星月传奇》,后来担心被人联想到星月旗,又改名《风中奇缘》,跟美国一部动画片重名。
“汉粉要求太细致了,比如有个场景是霍去病跟一个匈奴首领打架,为他的姑娘出气,但汉粉觉得霍去病这样的民族英雄,不能儿女情长,更不能不顾身份打架斗殴,也要求改。”
小说原著作者桐华也不堪其扰,认识桐华的一位出版人说,有汉粉攻击桐华是美国人,其实根本不是,她只是在美国读过书。还有汉粉攻击说桐华的粉丝去霍去病墓刻字,贴吧里群情激愤。“这是群体性的攻击,你都不知道跟谁去辩论。”上述出版人说。
也有微博大号攻击《风中奇缘》中的演员如刘诗诗,唐人影视曾给当事人发去律师函,后来发现那是一个初中生,“吓得直哭,说不要发律师函,不想让家里人知道。”知情人说。
2014年“十一”期间,经过大修的《风中奇缘》终于播出,成为一部架空历史的言情剧。
现在进入百度“霍去病吧”,仍能看到那次“战役”留下的痕迹,一则标题为《算是迟到的扒皮贴吧,霍吧为什么要禁大漠谣》帖子放在置顶。“大汉朝吧”首页的经典研讨栏目下,写着《揭露:你不能不知道的大漠谣》,点开链接能看到一则标题—“抵制大漠谣,抵制黑汉写手桐华!”
爱掐架,也爱读书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每一个王朝,远远望去,似乎都有一种专属的美感,于是便产生了“朝代粉”这个群体。《大漠谣》事件显示出朝代粉作为粉丝所具有的普遍特征—狂热,而相比于那些追星粉,朝代粉的特殊性在于:爱掐架,也爱读书,或一边掐架一边读书。
李元骏网名“日月昔风”,生于1990年,明粉。当年抵制《大漠谣》的网络投票,他投了支持抵制票。
李元骏支持抵制《大漠谣》,理由是“它居然说这位大英雄拜匈奴人为义父,并以开妓院为生,这种对民族英雄的抹黑是大家难以容忍的,试想如果有作品说法国的圣女贞德拜英国人为义父,并到英国开妓院,只怕也会引发法国人的巨大抗议浪潮。”
上高中时,李元骏在网上看到明朝对西方殖民者的战例,例如屯门冲突、西草湾之战、双屿之战、料罗湾之战等,明朝打赢了,他联想到晚清的耻辱,就对明朝有了好感。随着读明朝资料越来越多,对明朝好感度上升,就成了明粉。他认为明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体来说不及汉朝,但胜过唐朝、宋朝、元朝、清朝。
李元骏爱读史书和论文,他认同朝代粉这个称呼,但更愿意称自己为“学术朝代粉”。他研究明朝的军事技术、编制变革、火器、晚明新思想、明朝政治体系。他曾到绍兴王阳明的墓地拜谒,缅怀他心中的圣人,王阳明的“心学”对他影响巨大。
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和百度各朝代吧,是朝代粉的两大阵地。“当年明月”就是在“煮酒论史”一战成名,从朝代粉中脱颖而出,成为朝代粉心中的偶像。
李元骏泡历史吧时间长,对朝代粉之间的关系如数家珍:明粉和清粉经常掐架,另外隋粉和唐粉、宋粉和元粉,战国时代的秦粉和楚粉也时有掐架。明朝吧和清朝吧的关系还可以,因为清朝吧的吧务比较中立,但明朝吧和元清吧、清代吧的关系很差,因为元清吧、清代吧是比较极端的清粉贴吧,吧主是粉清,而且总攻击明朝。相对而言,唐朝吧、汉明吧等和明朝吧的关系较好。
李元骏不参与掐架,只在有人拿出历史资料“黑明”的时候,他才拿出针锋相对的资料反驳一下。 他亲眼旁观了“血色红五月”掐架事件,当时有清粉当了南明吧吧主,大肆攻击明朝,并要求明朝吧吧主让出贴吧管理权,否则就爆吧,结果引发了明粉和清粉在贴吧的大规模掐架,最终南明吧被封。
如果想爆吧,粉丝的量级是关键。在朝代吧里,清粉被公认数量最大,这跟清朝离当下最近、史料最全、清宫戏最多有关系。
不同朝代的粉也有不同的特征,如汉粉是民族主义者,口头语“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清粉喜欢跟人比版图,宋粉优越感比较强,爱跟人比拼经济实力。有个帖子调戏宋粉,说宋粉“不是高调的人,高调起来不是人”。
符昕迟是汉粉,很喜欢霍去病,她希望有一天能去看看霍去病墓,也常搜集咸阳、五丈原与河西走廊的资料,喜欢研究汉唐建筑,想起荡然无存的未央宫和大明宫就想落泪。霍去病吧很多粉都去霍去病墓拜祭过,有组团的,也有独行的,扫扫墓,献上花,有的还摆上巧克力。他们还会去看茂陵和卫青墓,卫青是霍去病他舅,都是一家人。
符昕迟也反对《大漠谣》,因为霍去病代表着中国失落的一种精神,但她对抵制运动做壁上观,不参与运动。朝代粉中也有门派,有文斗武斗之别。符昕迟支持“文斗”,认为朝代粉之间的挑战,完全不必搞得血淋淋的,比的是谁读书多,谁的学问大,你翻查史书提出一个观点,我去找到更多的典籍,用证据把你驳倒,这才是朝代粉的高级阶段。她曾看到过一个帖子,唐朝吧里发的,发帖人应该是明清粉,帖子写:“你们都说大明宫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宫殿,北京紫禁城的实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你们大明宫有这么大的实用面积吗?”符昕迟赞叹这位去挑战的吧友非常厉害,因为真没人知道大明宫有多大实用面积。
汉唐明清的朝代粉数量巨大,但被前扬州博物馆馆长顾风称为“流星王朝”的隋朝也有粉丝(杨广葬于扬州,扬州人对他有感情),生于1992年的“朝气的小兔子”喜欢研究隋朝,对隋炀帝兴趣浓厚,但他不认为自己是朝代粉。
“朝气的小兔子”在一家知名体育用品公司工作,他冷静得不像90后,对歪曲史实的电视剧选择“不去看”,对于污蔑隋朝的也“不予理睬”。他认为朝代粉的战争通常都是拿当朝的成就去和另一个朝代的无能去比较。朝代粉应该尊重其他朝代,因为每个朝代都有它的成就与失败。他认为杨广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贞观年间李世民篡改史书,把杨广黑得体无完肤。而杨广也确实失误很多,“不顾国家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上位以后大工程一件接着一件,修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亲征吐谷浑,西巡张掖,二下江南,三征高丽,这些都演变成了最后不可收拾的悲剧。”
朝代粉是隔代的乡愁?
著有《重新发现宋朝》的学者吴钩则对宋朝一往情深,也不介意自己被戏称为“宋朝第一粉”,他经常在微博与别的朝代粉辩论, “明粉经常攻击我,我也主动攻击过他们。”有一次重庆排了一个话剧,歌颂侵略四川的蒙哥,说蒙哥促进了民族融合,吴钩就在微博上向他们抗议反驳。
吴钩认为朝代粉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比如知识分子喜欢宋朝,因为在宋朝“至少知识分子的命是可以保住的”,但他并不愿意穿越回宋朝,因为宋朝没有地铁,没有小轿车,没有高楼大厦。
在一家湘菜馆,明史研究者“十年砍柴”撮一口“赖茅”,摆起朝代龙门阵。他喜欢看《明史》,喜欢吴思的书,但与学者吴钩不同,他反对被称为“明粉”。
“十年砍柴”是天涯知名网友,旁观过众多朝代粉论战,包括著名的“当年明月事件”,他认为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朝代粉,比如孔子就是三代粉,动辄说禅让制,其实也是对春秋时期的霸道横行、礼崩乐坏不满,孔夫子就去美化那个他回不去的朝代。实际上你让孔子回尧舜时代他也不愿意,因为尧舜跟春秋的生产力差距太大,和明朝比差不多。
“十年砍柴”认为所有朝代粉都是自己理想的隔代寄托,是兴趣、知识结构和审美与某个朝代的契合。文化人喜欢当宋粉,我打不过你,但我的文化让你折服。清粉多皇权主义者,觉得皇帝就应该像康熙;民国粉多对现实不满。
“我觉得隋粉是有历史同情心的人,隋朝跟秦朝有点像,它把一个分裂很多年的国家统一,耗尽了所有的能量,但它开创的格局留给了下一个朝代。”“十年砍柴”对短命王朝满怀同情,因为后面那个长命王朝为了证明合法性,总是不断地诋毁前一个王朝。
青年学者陈远治民国史,他反对自己被称为民国粉,“我只选择活在当下。”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人们对身处的朝代,是发出牢骚最多的,民国人也一样。陈远认为民国被美化了,而美化之前的历史是朝代粉的习惯,与其过分美化以前的历史,不如在当下做努力,文化上向后看,制度上向前看。
“粉丝是一个现代概念,喜欢一个朝代成了粉,就远离了理性。”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杨念群治清史,是杨度的曾孙、梁启超的外孙,但他对清朝多有批评,也不迷恋民国。对于朝代粉的说法,他认为“民国粉这个说法不科学,因为民国并不是一个朝代,正是它结束了中国的王朝体制。而说孔子是三代粉,也只是戏说,不能拿现代概念去往古人身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