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元宵节是宋代的情人节(宋朝人的的狂欢)

元宵节是宋代的情人节(宋朝人的的狂欢)这则故事记录在万俟咏的《凤皇枝令》序言中,后又被编进话本《宣和遗事》,故事则更有趣味。有《鹧鸪天》为记: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年间,有这样的传统,皇家在端门摆御酒,称为“金瓯酒”,看灯老百姓,无论富贵贫贱老少尊卑,都可以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可谓人人平等,但每人只可吃一杯。据说有一年元宵,一女子看完灯后,也凑热闹饮了金瓯酒,顺手带走了酒杯,不料被抓个正着,一番询问后,女子答道:“夫君平日管得严,今日偷吃了这酒,定会被发觉,遂拿了这金杯,以为物证,说是皇帝陛下御赐的酒,夫君就不敢责骂妾身。”只听隔帘有人说道,赐酒杯与她,此人便是宋徽宗。其实,对于宋朝人来说,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都离不开官方的支持。太祖立国后,曾下诏书,在原有唐朝基础上,将元宵放灯时间从三天延长

英国史学家汤比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元宵节,如果可以穿越,我愿意回到宋朝。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元宵节是宋代的情人节(宋朝人的的狂欢)(1)

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可以说是描写元宵节盛况的经典诗词,辞藻华丽,画面感强,灯火通明,人们沉醉在节日的气息里,尽情狂欢。

其实,对于宋朝人来说,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都离不开官方的支持。太祖立国后,曾下诏书,在原有唐朝基础上,将元宵放灯时间从三天延长到五天,以纵士民之行乐,从正月十四到十八夜。到了南宋淳祐年间,又增加一晚,从正月十三日开始。宋朝的元宵还有一个说法,普天同庆,天子同乐。

《鹧鸪天·日暮迎祥对御回》曾写道,“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形容的就是当朝皇帝在宣德门与平民一起过元宵的场景。每逢元宵夜,皇帝“乘小辇,幸宣德门观鼇山。擎辇者皆倒行,以便观赏。山灯凡数千百种。”其中鳌山,指的就是元宵节用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所以叫“鰲山”。可以想象堆积成山的灯饰,眼花缭乱,一片繁华。而百姓则在宣德门下以期能近距离一睹龙颜。

元宵节是宋代的情人节(宋朝人的的狂欢)(2)

宋仁宗曾说:“朕非欲独为观游,此因岁时,与万民同乐耳”。还有一则发生在宋徽宗身上的故事,则进一步体现其“宣和与民同乐”的元宵节理念。

徽宗年间,有这样的传统,皇家在端门摆御酒,称为“金瓯酒”,看灯老百姓,无论富贵贫贱老少尊卑,都可以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可谓人人平等,但每人只可吃一杯。据说有一年元宵,一女子看完灯后,也凑热闹饮了金瓯酒,顺手带走了酒杯,不料被抓个正着,一番询问后,女子答道:“夫君平日管得严,今日偷吃了这酒,定会被发觉,遂拿了这金杯,以为物证,说是皇帝陛下御赐的酒,夫君就不敢责骂妾身。”只听隔帘有人说道,赐酒杯与她,此人便是宋徽宗。

这则故事记录在万俟咏的《凤皇枝令》序言中,后又被编进话本《宣和遗事》,故事则更有趣味。有《鹧鸪天》为记: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元宵节是宋代的情人节(宋朝人的的狂欢)(3)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宋朝的元宵节,不仅记录在诗词里,还常见于一些话本小说。

就说《水浒传》关于元宵节的记载就有三回,分别是第33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第66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和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当然水浒里的“闹元宵”是打闹厮杀,但元宵节的场景却也有详细描述。

66回里大名府的元宵,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点灯。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大龙两条,每片麟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城中各处宫观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设灯火,庆贺丰年。即使在33回提到的清风寨,不到三五千人,也在庙前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六百碗花灯,土地大王庙内,逞赛诸般社火。家家门前,扎起灯棚,赛悬灯火。市镇上,诸行百艺都有。虽然比不得京师,只此也是人间天上。

元宵节是宋代的情人节(宋朝人的的狂欢)(4)

说到这诸行百艺都有,就不得不提到《东京梦华录》这本记录北宋都城东京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东京梦华录》曾收录了一份类似春晚的节目单,吞铁剑的张九哥;演傀儡戏的李外宁;表演魔术的小健儿;演杂剧的榾柮儿;弹嵇琴的温大头、小曹;吹箫管的党千;作剧术的王十二;表演杂扮的邹遇、田地广;筑球的苏十、孟宣;说书的尹常卖;弄虫蚁的刘百禽;表演鼓笛的杨文秀。元宵节的汴京街头可谓热闹非凡,各色艺人各显本领,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鞠、猴戏、猜灯谜等一应俱全。

到了放灯时,元宵节则进入高潮。“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灯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正应了欧阳修那句“花市灯如昼”,毫不夸张。

元宵节是宋代的情人节(宋朝人的的狂欢)(5)

待到月上柳梢头,便是人约黄昏后。其实元宵节除了看灯,听说还是宋人的情人节,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就是一种遇见吗?

“都民仕女,罗绮如云”,《武林旧事》记载: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堕珥,往往得之。亦东都(汴京)遗风也。”可见元宵夜游览女子之多,打灯在路上捡首饰,恐怕在现代都没有这样的情景。难怪明朝这样形容宋时的元夕,“宋时极作兴是个元宵,大张灯火,然因是倾城仕女通宵出游,没些禁忌,其间就有私期密约,鼠窃狗偷,弄出许多话柄来。”加以封禁,以正风俗。多情痴情男女,相约黄昏后,以赏花灯为名,只为遇见灯火处的某人。“这一双情眼,怎生禁得许多胡觑”?男女四目相对,难免擦出些火花。到了南宋时,杭州的各大酒楼都会点起灯球,“喧天鼓吹,设法大赏,妓女群坐喧哗,勾引风流子弟买笑追欢”。

元宵节是宋代的情人节(宋朝人的的狂欢)(6)

宋朝的元宵,用贺铸的《思越人》里的“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再贴切不过了,东风起,放夜时,携与美人归。我仿佛看到了现代的双十一全民狂欢节和情人节的结合版。

又逢元宵节,今晚一起赏灯如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