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爆发前的版图(苏伊士运河战争)
苏德战争爆发前的版图(苏伊士运河战争)这条命脉叫做“苏伊士运河”,这场关乎英国国运的战争,称为“苏伊士运河危机”,又叫“第二次中东战争”。在曾经所向披靡的英军落寞撤军的身影背后,是“日不落帝国”即将落下的余晖。为什么这个人在面对传统强国英国时,这么地不屑一顾、狂妄自大呢?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然紧紧捏住了大英帝国的命脉。英国自然也清楚,它为了努力不让自己掉出世界强国的队伍,哪怕与美苏公然对抗也依然要发动一场战争。只是曾经殖民地遍布全球的世界级强国,在世界格局几度更迭之后,面对的是一场不啻于滑铁卢之于拿破仑的失败战役。
引言1956年的埃及首都开罗,一位身材高大、不怒自威的人面对演讲台下的观众,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在过去,伦敦《泰晤士报》写点什么埃及首相的坏话,埃及首相就要下台,但从现在他们要是骂我们,我们可以骂回去。我们的报纸不能骂吗?骂英国女王或者英国首相,这当然能了。”
这个人是谁?
不久后,世界即将知晓他的名字,以及他的身份——埃及共和国总统、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
为什么这个人在面对传统强国英国时,这么地不屑一顾、狂妄自大呢?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然紧紧捏住了大英帝国的命脉。
英国自然也清楚,它为了努力不让自己掉出世界强国的队伍,哪怕与美苏公然对抗也依然要发动一场战争。
只是曾经殖民地遍布全球的世界级强国,在世界格局几度更迭之后,面对的是一场不啻于滑铁卢之于拿破仑的失败战役。
在曾经所向披靡的英军落寞撤军的身影背后,是“日不落帝国”即将落下的余晖。
这条命脉叫做“苏伊士运河”,这场关乎英国国运的战争,称为“苏伊士运河危机”,又叫“第二次中东战争”。
大英帝国的辉煌与不甘从15世界地理大发现开始,各国都在努力派遣船队去征服世界各地。
但当时获利颇多的是航海业发达的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而它们的获利方式也仅仅粗暴的财富掠夺和武力上的强势压制。
后来居上的英国,在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为其后来的殖民扩张迈出了重要一步。
(无敌舰队)
到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此时英国的殖民扩张策略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有了明显的改变。
政府号称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开始了对殖民地工业资本的掠夺,以及通过工业商品的垄断倾销,世界范围内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英国。
在巅峰时期,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五大洲,据说在大英帝国的疆域内,不管何时都有领土沐浴在阳光下,所以这一时期的英国又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但这一荣耀时刻,却被一场战争迅速打破。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悍然向波兰发动“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国一开始奉行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认为战火不会蔓延至英国本土,但在法国投降后,希特勒签署了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
这才真正唤醒了英国政府抵抗法西斯的决心。
(张伯伦)
最终,同盟国获得了全面胜利,但英国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自1940年9月至1941年5月,德国对英国实行了疯狂的轰炸行动,伦敦也成为了二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共有4.6万名市民在轰炸中丧生,超过10万幢房屋被毁。
二战前后也是英国走向衰落的临界点。
英国大大耗损了自己的实力,美元与黄金储备消耗殆尽,国内机器设备毁坏严重,1944年的出口量只相当于战前的3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直呼:
“英国正在面临财政上的敦刻尔克!”
(凯恩斯)
这就是战后英国面临的状况,曾经的辉煌与现实的黯淡交织,想要恢复大英帝国曾经的荣光,英国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但对于英国来说,还是有一些优势在自己这边的。
首先,英国本土虽然遭受打击,但英联邦仍在,英国仍然把控着世界经济的命脉。
二战后,随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大英帝国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英联邦”。
但换汤不换药,英国作为宗主国,拥有“英镑区”和“英联邦特惠制”,前者是一个世界级的货币组织,后者则是在英联邦内部提供贸易互惠原则、对外设置贸易壁垒。
这两个制度,均维系了英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其次,英国虽然许多殖民地已经独立,但对他们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石油的重要性日益取代黄金后,英国仍主导着中东的军事,这对于获取石油有着相当大的便利。
最后,在二战即将结束之时,丘吉尔获邀参加了雅尔塔会议。
这场由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主席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组成的“三巨头”而召开的会议,重新划分了世界战后秩序。
英国此时还能和美苏平起平坐,是对于英国海外势力的忌惮。
(雅尔塔会议)
但英国的衰弱已成不争的事实。相比于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国,正在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削弱英国,让英国如坐针毡。
首先,美国削弱了英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布雷顿森林会议”后,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这样一来,美元就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英镑的影响范围急剧缩小。
再者,由于由于美国抛售英镑、致使英镑贬值15%,极大削弱了英镑的影响力,英国的商品出口遭到打击,加速了英联邦特惠制的瓦解。
(美元取代英镑)
此外,美国利用多边外交削弱了英国的国际话语权。
1945年至1946年两次伦敦外长会议,在针对战败国的处理问题上,英国希望恢复它在意大利的殖民统治,却都被美国阻挠。
伦敦外长会议的失败,遏制了英国的殖民扩张。
而1945年联合国的成立,在五常之中,有四个是听从美国控制,51个创始国中美国的支持者占大多数,英国彻底沦为美国的陪衬。
(联合国成立)
而且,美国在欧洲地区削弱了英国的影响力。
二战后,西欧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战争的损伤。
而美国趁此时机,运用经济援助的手段,使美国的资本进入欧洲。
这一计划被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它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马歇尔计划”。
这看似援助欧洲的政策,实则是为排挤英国在欧的势力而存在,更为讽刺的是,英国也接受了美国的资本援助。
(马歇尔)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为谋求世界霸权而制定的扩张计划,它的最初实践就是与英国一较高下。
希腊人民武装斗争在1946年兴起,英国作为曾经希腊的宗主国却无力控制,只得寻求美国的帮助。
美国得此良机,立即在次年通过“援助希腊法案”,将英国势力赶出希腊,彻底将希腊纳入美国霸权的版图。
(杜鲁门)
1949年,《北大西洋条约》签订,“北约”组织正式成立。这一组织看似是为对抗苏联而存在,其实也极大限制了英国在欧洲的势力渗透。
欧洲各国不再向英国寻求武力保护,转而投向美国怀抱。
如何能维护自己的大国地位?如何能改变国内的财政状况?
英国政府的目光,投向了一条远在中东北非之间的河。
一条运河引发的英美角逐埃及,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繁荣富饶之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2000年前,埃及就已经兴建第一座金字塔。
尼罗河的冲击带给了这个沙漠居多的地区一片绿洲,一个辉煌灿烂的古文明在这片土地诞生,在人类文明史上熠熠生辉。
(埃及金字塔)
随着古埃及的逐渐没落,周边国家的逐渐兴起,埃及几经易手,先后被罗马、波斯、阿拉伯人所占领。
到了1798年,拿破仑大举入侵埃及,这片土地彻底被西方强权视为目标,成为了欧洲强国的必争之地。
18世纪,英法两国将殖民掠夺的目标都放在富饶的东方,而必经之路——好望角航道一直控制在英国手中,法国就打起了红海与地中海的主意。
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与西奈半岛之间,有一条连接亚洲与非洲的狭长地带,被称为苏伊士地峡。1859年,由法国殖民公司投资,开凿了联通红海与地中海的运河,这就是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将东西方原本的绕道南非的航线,缩短了一万多公里,使大西洋与印度洋、太平洋的连接成为现实。
而谁能控制这条运河,谁就能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这条运河使得法国打破了英国对于东西方航道的垄断,英国自然眼红,想尽办法控制这条“黄金水道”。
于是英国在1874年,趁着埃及经济危机之时,低价收购了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和法国共同拥有运河的控制权。
但英国不死心,它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独吞运河。
打着帮助埃及镇压奥拉比武装起义的名号,英国在1882年出兵埃及,彻底控制了运河。
英国看埃及内部民族矛盾达到高潮,在1936年逼迫埃及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英埃同盟条约》。
条约规定埃及向英国开放领空、允许英国驻军在运河畔。
二战打响后,英国更是以防御德国为借口,将运河地区建成了大型军事基地。
(二战中的英军)
本来英国还在洋洋得意自己仍有运河控制权之时,一个人的出现,打碎了它的全部幻想。
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埃及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在1952年发起革命,推翻了法鲁克王朝。
他在职期间,大力推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纳赛尔主义”,实行土地改革、国有化政策等,埃及社会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
(纳赛尔)
其中纳赛尔最大的国有化运动,就是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
埃及在1953年,正式建立共和制国家,宣布废除之前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就意味着有利于英国的《英埃同盟条约》也在被废除之列。
这下英国坐不住了,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英国只得同埃及共和政府开启双边谈判。
在经过漫长的拉锯后,英埃在1954年签订了《英埃协定》,表示英军会在当年6月18日前全部撤出埃及。
但这一协定并未明确埃及何时能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同时,英国在埃及仍有重大经济利益。
它牢牢抓住苏伊士运河公司45%的股权,和埃及平分运河收益。
这是纳赛尔所不能容忍的,他坚持认为,埃及就是埃及人的埃及。
于是在做好了万全准备之后,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发布了著名的“广场宣言”,同时,埃及士兵强行冲破苏伊士运河区,接管运河,将英国彻底赶出了埃及。
(广场宣言)
英国眼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从手里溜走,没有了苏伊士运河,它将彻底被封锁在大西洋沿岸内,再也控制不了亚洲甚至远东地区。
英国连同法国,一起为运河所有权奔走呼号。
但国际形势已不再是旧殖民主义的天下,任凭它们怎么游说,国际上对于英法夺回运河的态度都是明确拒绝的。
此时的英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战争。
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一条航道,更是因为它关乎了英国的国运和未来。
此时的英国,急需一场胜利来和美苏“三分天下”。
在二战后初期,丘吉尔就提出了一个“三环外交”战略。
他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英国在美国和英联邦同盟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来成为一个联结的纽带,在这种平衡中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
(丘吉尔)
但事与愿违,美国在二战中展现出的巨大实力,让它足以直接绕开英国,建立自己的霸权体系;
在二战后,实际的国际环境是美苏二者之间的争霸,英国及其联邦已经不是美国的主要目标。
英国必须寻找一个契机,证明自己能有和美苏平起平坐的本事。
此时的英国,妄图能保留自己的殖民统治。
二战结束后,全世界的殖民地国家掀起“独立热”,先后有三十余个国家陆续宣布独立,
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体系逐渐走向崩溃。英国作为最大的海外殖民国家,殖民体系的瓦解对它百害而无一利。
这时胆敢向英国证明挑衅的埃及,无疑成为英国政府的眼中钉。
埃及一旦收回运河,就将彻底宣布独立。这对于英国在殖民地的威望是一个巨大打击,也会鼓舞殖民地的民族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此时的英国,需要运河的资金来挽救国内经济。
之前说到,二战严重打击了英国的经济,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操纵下,英国的出口贸易受到打击,对英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苏伊士运河作为国际战略要道,给世界和所有国带来了无可比拟的经济效益,控制了运河就相当于控制了航运的“大动脉”。当时被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是世界上利润最大的公司之一,从1870年至1930年,公司的纯利润就达到30亿法郎。
有了这笔价值不菲的税收,英国国内的经济压力就能得到极大缓解。
带着这样强劲的目的,英国不顾美国的斡旋,伙同法国,拉拢了埃及的死对头——以色列,决定从埃及手中武力夺取苏伊士运河。
(以色列)
1956年10月29日,在英法的空军和舰队的掩护下,以色列军队从地中海向西奈半岛发动闪电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
同时,英法借口“保护”苏伊士运河,向埃以两国发出停火协定,但实际上只针对埃及停火,并后撤至苏伊士运河西岸。这一无理要求被埃及断然拒绝。
眼看埃及即将顶不住英法以联军的压力,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迅速做出了应对:
首先,美国通过联合国向英法施压,要求它们尽快停火。10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会上美国提议以色列无条件撤军,但遭到英法的否决。
通过联合国施压失败后,美国又通过经济制裁威胁英国,逼迫其撤军。
美国表示,如果英国不撤军,将中断“马歇尔计划”对英国经济建设的援助,美国还在蓄意阻止英国提取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美元份额。
(马歇尔计划)
美国这样做,绝不是“人道主义救助”使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目的在其中。
苏伊士运河是石油运输的必经之地。苏伊士运河所在的中东地区,蕴藏着世界将近60%的石油资源。
一旦这个航道被英国独吞,那么美国想要进口廉价石油就必将看英国脸色,这对于美国是断断不能接受的。
由于纳赛尔的上台,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美国希望通过对埃及的支持来安抚埃及,以便为顺利解决“阿以矛盾”创造条件;
并拉拢埃及参加由西方国家组织的针对苏联的军事同盟,在中东地区遏制苏联的势力。
经济制裁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英国的经济本就低迷,一旦断了援助,加之英镑继续贬值,那英国的经济就真正处在崩溃的边缘。
万般无奈下,英国只得接受无条件停火协议,12月3日,英国宣布从埃及撤军,英法以三国分别于12月21日、次年3月8日将军队全部撤出埃及领土。
(苏伊士运河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英国的全面溃败,美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自1882年起长达74年的英军占领史宣告结束,同时也标志着埃及殖民主义时代的结束和民族革命的最后胜利。
苏伊士运河危机后,英国的衰落与美苏的崛起苏伊士运河危机,是改变中东乃至世界格局的一场战争,它对于各方都有巨大的影响,而对于英国及美苏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对于英国,苏伊士运河危机是英国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
首先,英国在中东的殖民统治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导致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庞大帝国加速瓦解;
美国的“背信弃义”,严重破坏了英美两国传统的同盟关系,为20世纪50年代英美政治同盟决裂蒙上阴影。
其次,在同美国决裂后,英国再也没有在未得到美国的支持前采取重大外交策略。
曾经的老牌资本主义帝国,彻底沦为美国的二流小弟;英国只得回到曾经不屑的欧洲同盟,这才有了之后的欧共体和欧盟。
在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束后,艾登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辞去了英国首相的职务,取而代之的是财政大臣麦克米伦。
麦克米伦在上台后立刻修补与华盛顿的“特殊关系”,以寻求美国的谅解与保护。
(艾登)
对于美国,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首先,美国终于取代英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实现了美国在冷战初期的全球战略利益。
美国一改之前英法使用武力压迫的“旧殖民体系”,而是以一种更加柔和的方式,通过建立其主导的国际新秩序而建立了属于美国的“新殖民体系”。
并且这一体系一直被美国奉行,延续至今。
其次,苏伊士运河危机后,美国一改危机前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中东政治之中。
二战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西方经济的最主要能源。
这一升级换代的“能源革命”似的中东地位陡升。
美国能够参与其中,意味着可以利用民族主义、国家矛盾,以低廉的价格获取石油,从而发展本国经济。
(中东部分石油产区)
而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还有一个国家获得了极大利益,那就是苏联。
本来在冷战时期,美苏是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但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上,却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需要石油的苏联自然不会放过中东这块“黑色黄金”,苏联参与苏伊士运河危机也不过是为了同美国争夺独立的第三世界。
苏联参与的方式十分“硬核”,赫鲁晓夫分别致信于英法以三国首脑,信件的主要内容只有三个字——核威慑。
(赫鲁晓夫)
虽然英法不信苏联真的会因为埃及动用核武器,但以色列却被吓破了胆,匆匆宣布无条件撤军,退出西奈半岛。
除此之外,通过向埃及支援军队、金钱,协助埃及调停运河危机,纳赛尔逐渐向苏联靠拢,为苏联谋求在中东的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由于英美同盟的瓦解,从根本上动摇了北约组织,让欧洲看到美国同它们的敌人苏联协作,一起将自己的同盟国英国拖入联合国受审。
这使得苏联成功打破了北约对其的包围。
而苏伊士运河危机,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英国走向衰落,只能和欧洲各国“抱团取暖”;而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全世界的力量。
(美苏争霸)
结语丘吉尔期盼的“三环外交”,三分天下,终究是与英国无缘。
而英国的失败仅仅是由于一个苏伊士运河吗?仅仅是因为二战的冲击吗?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英国的失败是注定的,旧式掠夺性的殖民体系注定会瓦解,被压迫的人民注定会觉醒,埃及人民注定会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没有纳赛尔,还会有其他人站起来,夺回那个本该属于埃及、牺牲了埃及12万人民的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劳工)
但中东这片土地没有因为这一次战争而归于平静,相反,随着英国、法国在中东地位的衰落,美国和苏联的取而代之,中东又成为了冷战的战场。
中东的战火直至现在也没有平息,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角逐仍旧存在,中东内部的宗教矛盾、民族矛盾依旧存在,这片富饶土地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安宁。
参考文献:[1]丁泓宇.英国与苏伊士运河战争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3.
[2]赵雪研.“二战”后美国削弱英国的外交策略探析[D].北京.外交学院 2018.
[3]陈唯鹤.19 世纪英国对埃及政策的演变[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9.
[4]马祖杰.苏伊士运河危机与美苏对策[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5]杨帆.苏伊士运河危机前期的法美关系研究(1956年7月-10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9.
[6]肖文超.从协调到胁迫: 苏伊士运河基地危机中的美国对英外交政策及其影响(1952—1954)[J].军事历史研究.2018 32(4):89-98.
[7]哈全安.纳赛尔主义与埃及的现代化[J].世界历史 2002(2):54-62.
[8]田文林.英国在中东的“分而治之”政策及其后果[J].西亚非洲 2020(3):46-67.
[9]岳小颖 袁胜育.英美关系的变迁与英国的世界地位[J].社会科学 2017(11):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