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国后期魏延能打过吗(三国时期名将魏延)

三国后期魏延能打过吗(三国时期名将魏延)从这段叙述来看,魏延并没有提到要走子午谷,也没有以长安为目标,只是要分兵北伐而已。所以《魏略》中的子午谷奇谋,很可能是鱼豢听说魏延分兵北伐的建议以后,自己脑补而成,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此事。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由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现在网上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如果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那么一定能取得成功,并由此推断魏延的军事能力远高于诸葛亮,蜀汉后期要是他还活着,就不会灭亡,不过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首先来说,子午谷奇谋只见于《魏略》。《魏略》是曹魏郎中鱼豢所撰写,后来失传,只有《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中引用了《魏略》的部分内容才得以传世。从这些存世的内容来看,它主要记载曹魏历史,也提及了蜀吴的一些事情。由于鱼豢在曹魏为官,关于曹魏部分的内容较为详实,相比之下蜀吴的内容有不少只是道听途说而来,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魏延献计说夏侯楙懦弱无谋,他愿意带五千精兵,从子午谷直取长安。夏侯楙没有防备,一定会弃城而逃,长安唾手可得。诸葛亮再带大军出斜谷,那么长安以西都可以平定。

但是诸葛亮认为子午谷险峻,魏军有备的话魏延凶多吉少,不如从大路进攻,没有采纳。

三国后期魏延能打过吗(三国时期名将魏延)(1)

罗贯中这段描述并非空穴来风,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就提到,《魏略》里记载夏侯楙镇守长安时,诸葛亮和部将商议如何北伐,魏延说夏侯楙“怯而无谋”,只要给他五千精兵,运粮者五千,从褒中出发,经子午谷十天就可以到长安。夏侯楙必然会弃城逃跑,可以轻取长安。而曹魏从关东抽调援军赶来至少需要二十几天,这么点时间足够让诸葛亮带大军从斜谷赶到关中,可以一举占领咸阳以西。

可是和演义中一样,诸葛亮认为这个计划过于冒险,不如走大路进攻陇右安全,没有听从魏延的建议。

三国后期魏延能打过吗(三国时期名将魏延)(2)

由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现在网上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如果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那么一定能取得成功,并由此推断魏延的军事能力远高于诸葛亮,蜀汉后期要是他还活着,就不会灭亡,不过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首先来说,子午谷奇谋只见于《魏略》。《魏略》是曹魏郎中鱼豢所撰写,后来失传,只有《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中引用了《魏略》的部分内容才得以传世。从这些存世的内容来看,它主要记载曹魏历史,也提及了蜀吴的一些事情。由于鱼豢在曹魏为官,关于曹魏部分的内容较为详实,相比之下蜀吴的内容有不少只是道听途说而来,可信度颇值得怀疑。

以子午谷奇谋为例,在《三国志》中就没有提及这事,只是说诸葛亮北伐时,魏延多次请求单独领兵一万,从其他路线北伐,和诸葛亮在潼关会师。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从这段叙述来看,魏延并没有提到要走子午谷,也没有以长安为目标,只是要分兵北伐而已。所以《魏略》中的子午谷奇谋,很可能是鱼豢听说魏延分兵北伐的建议以后,自己脑补而成,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此事。

三国后期魏延能打过吗(三国时期名将魏延)(3)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从汉中北伐的各条路线中,子午谷最靠近长安。魏延说分兵北伐,其实就是走子午谷奇袭长安、潼关,切断曹魏关西、关东的联系,这样诸葛亮就能夺取关西地区,不过这个想法也有些过于乐观了。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说A方案不成功的话,B方案肯定就会成功。且不说子午谷的道路艰险难走,此后有不少人曾经尝试着走这条路,都是以失败告终。最重要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主要是因为魏蜀之间实力差距太大。加上夷陵之败以后,蜀军精锐损失殆尽,虽然诸葛亮主政以后,精心练兵,重整军备。不过毕竟他主政到北伐才五年时间,从第一次北伐时蜀军和魏军的战斗败多胜少来看,显然蜀军还无法和魏军正面抗衡。

这种情况下,如果蜀军直接攻打曹魏在关西地区的统治中心长安和连接关西、关东的咽喉要道潼关这两个关西地区守备最严密的地区,能否成功恐怕很难说。

三国后期魏延能打过吗(三国时期名将魏延)(4)

而且即使蜀军靠着出其不意侥幸成功,夺取了长安和潼关,但是关东地区的魏军还是可以学当年曹操平关中那样,从浦阪津过河入关中,或者是走武关进关中。更何况曹魏在陇右和凉州地区也至少也能抽调出两三万人马。这样面对魏军两门夹击,蜀军兵力有限,战斗力不足,根本无法守住长安,更别说平定关西了,弄不好还得全军覆没。

因此走子午谷北伐中原是否可行一直颇有争议,并不能靠这个设想就证明魏延的军事能力。

三国后期魏延能打过吗(三国时期名将魏延)(5)

而在排除子午谷奇谋这个魏延封神的最大因素以后,衡量魏延军事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史书对他的评价和实际战绩。

在《三国志》中,提到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这个评价应该说不错,但是偏重于勇武,没有涉及战略指挥能力。

而魏延单独领兵的经历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占领汉中以后留魏延镇守汉中,直到226年(蜀汉建兴四年),诸葛亮为了北伐方便,亲自进驻汉中为止。在此期间,魏蜀的主要精力先是集中在了荆州,接着曹操去世,曹丕忙于篡夺汉朝江山,因此汉中一线一直相安无事,魏延并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

第二次是230年(蜀汉建兴八年)魏延奉命率军西入羌中,在阳谿击败了曹魏的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郭淮是曹魏名将,魏延能击败他,说明魏延的指挥能力还是可以的。

第三次则是诸葛亮死后,遗命让杨仪接管兵权,指挥蜀军撤退。和杨仪一直关系不好的魏延不服,起兵作乱,带着手下兵马抢占了南谷口,要攻打杨仪,夺取兵权。杨仪命王平迎击,王平在两军阵前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为什么要造反”。魏延部下自知理屈,纷纷散去。魏延只能带着儿子和亲信数人逃亡,最后被马岱追上杀死。从这次战斗来看,魏延做事有些莽撞,不考虑后果,也难怪诸葛亮不愿意让他单独领兵了。

三国后期魏延能打过吗(三国时期名将魏延)(6)

所以综合来看,魏延作战骁勇,带兵能力也不错,可是性子急躁,所以适合为将,不适合为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