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脏话的十大真相(那就看看脏话的历史研究吧)
关于脏话的十大真相(那就看看脏话的历史研究吧)脏话是不好,那我们该不该说呢? 这个短而急促的发音不仅能表达你的情感,而且有学者说,它还陈述了一个哲学真理,它是这样说的:“你已经发现了语言的尽头,不能再走得更远了。”骂人不是跟自己有关的一个举动,它强调的是人类处于某种特殊的境地。允许骂人,能够防止更加严重的破坏。《脏话简史》作者梅丽莎·莫尔说:“拿走脏话,我们就只剩下拳头和枪了。”漫画 这种发音特征,能使我们缓解疼痛,发泄情绪。比如,当你的手指被门挤了,当你的钱包掉到厕所里了,你说一句“我的妈呀”,是用处不大的。此时你需要讲上一句脏话,或者由脏话演变而来的略微清洁点的表达方式,比如“我去”才行。脏话
脏话就是骂人,这代表没素质,这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其实啊,脏话在我们人类的文化中,大有作用。
表演脏话
第一点就是在我们日常都能有所体会的,就是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
全世界各地的脏话,在发音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音节特别短,元音特别重。这里就不举例了,你可以试着说几个,反正你总是知道几句的,记着不要当着小孩子的面说哦,你自己心里默念几个就知道这个特征了。
漫画
这种发音特征,能使我们缓解疼痛,发泄情绪。比如,当你的手指被门挤了,当你的钱包掉到厕所里了,你说一句“我的妈呀”,是用处不大的。此时你需要讲上一句脏话,或者由脏话演变而来的略微清洁点的表达方式,比如“我去”才行。
脏话
这个短而急促的发音不仅能表达你的情感,而且有学者说,它还陈述了一个哲学真理,它是这样说的:“你已经发现了语言的尽头,不能再走得更远了。”骂人不是跟自己有关的一个举动,它强调的是人类处于某种特殊的境地。允许骂人,能够防止更加严重的破坏。《脏话简史》作者梅丽莎·莫尔说:“拿走脏话,我们就只剩下拳头和枪了。”
脏话是不好,那我们该不该说呢?
脏话肯定不好,这反而是脏话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不好,所以我们才想去做,去打破这个规则才有用啊。我们才能用一句骂人的话走到哲学家们所说的“语言尽头”,把一个自己的处境升华到哲学处境。每立一个规则的用处,不仅是约束人,最重要的是必须要有规则让人们去打破,禁止说脏话这个规则的本身就是让人在某种特殊特定的环境下去破坏,来达到特定的目的。
影视表演脏话
一位美国学者说:“我们要赞扬和感激那些继续审查脏话的人:法庭、一本正经的语文老师、出版物、不许孩子说脏话的父母。因为当对脏话最后的禁止消失时,脏话也将失去它的力量了。”
一般都以为,脏话基本上都和性、排泄物有关。但是其实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脏话其实只和禁忌有关,有什么样的禁忌,就有什么样的脏话。
比如说,在中世纪的欧洲,因为宗教信仰非常强势,脏话大都是和宗教相关的。但是后来因为宗教的衰落,加上人住的房子越来越大,房间布局也发生了变化,有了私人卧室和厕所,这些用来性爱和排泄的私密空间,这时候性和排泄就变成了私密,成了禁忌,所以有关的脏话才多了起来。
日军骂人
再比如说,日韩语中是没有脏话的,最厉害的无非是“八格牙路”,那也只是混蛋的意思,没有和性相关的脏话。 为啥呢?有学者专门做了研究,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素质高,而是因为日韩语中他们都是用敬语系统的,就是同样一层意思,对不同地位和尊卑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违反这个敬语系统,就是禁忌。所以,日韩人想要冒犯别人,不需要讲性和排泄物有关的内容,只需要违反敬语系统就可以了。
脏话还有第二个社会作用,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举历史上的例子,哲学家诺埃尔·卡罗尔说,2006年他在越南河内参加一场国际和哲学议会。刚开始所有人员都理智彬彬,场面一度陷入尴尬,为了打破冷场,学者们就比讲笑话。但是没有用,大家还是彬彬有礼。最后有人开始讲下流笑话,才有学者感到放松,气氛才热烈起来,会议才开得很成功。
所以您瞧,脏话有打破隔阂的作用,所以在军队、体力劳动者中脏话的使用频率很高,因为他们需要紧密的合作。脏话是非常好测试人际关系的工具。如果我判断可以在这个场合,可以当着这个人面前说脏话,其实说明着对方通过了我的关系测试。它意味着我们之间不必见外,我们有价值观的共同点,因此不会讨厌我们使用犯忌的词。根据这个解释,我们就知道,我们为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讲脏话了
有部分人会讲,孩子早晚要长大,早晚学会说脏话,所以不要那么保守。
不行。脏话是成人之间私密关系的检验和放大,它只应该出现在成人之间的世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保持必要的尊严。以后他们长大了讲不讲脏话,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就不要替他们操心了。
没有什么事物原本就是脏的,就像敬语系统一样,放错位置,就变成了脏的。
油脂,在锅里是干净的,沾染到衣服上就成脏的。泥沙,在花盆里就是干净的,洒落在地板上就成脏的。脏话在合适的环境里,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放错了地方,才是打破了禁忌的。
所以在儿童的心灵世界里,只有对与错,没有是与非;在大人的世界里,是非对错就不明确了。对错之分,就是我们的一言一行,在客观的环境或者特殊的情况下,是不是得体得当,是不是符合场合,那才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