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朝有哪些姓氏(唐朝时期最牛的五大姓)

唐朝有哪些姓氏(唐朝时期最牛的五大姓)山东五大姓的地位毕竟在那里,皇帝虽然打击世家大姓,但骨子里还是很盼望着跟他们结亲的。但五大姓倒是挺有骨气的,一直不给李唐王朝面子。到了唐朝中期,文宗皇帝不信邪了,他自觉自己的底子已经够厚,足可以配得上世家大族。于是他就想把女儿嫁给山东五大姓,但这些贵族们表面恭维,实际上都不愿意和皇室联姻。唐文宗大发雷霆,说:“我老李家当了二百年的天子,还比不上五姓这些家族吗?” 因此在唐朝,李,王、郑、卢、崔氏这五姓的名声最大,他们自恃身份高贵,血统纯正,是优等人群。对他姓充满藐视,不予通婚。 他们尊贵到了什么程度呢?去年大热剧《军事联盟》中可窥见一斑。不知道大家在观剧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曹操不仅亲切的称呼崔琰为“崔公”,在将崔琰侄女许配给曹植时,曹植说:“清河崔氏,怎敢高攀?”要知道当时的曹操已经威震四方了,能让曹操的儿子这样说,可见崔氏的声望是有多高。  后来崔姓在唐朝仍然是第一大姓,但是唐太

在唐代时期有这样的五个的姓氏,它们分别为李、王、郑、卢、崔。他们是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几个姓氏!别看唐朝时“李”姓是国姓,还排在第一位,但其它四姓还真的看不上呢!

 

唐朝有哪些姓氏(唐朝时期最牛的五大姓)(1)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位高权重的群体——世家大族。他们要么富甲一方财可通神;要么手握重兵权势滔天;要么是书香门第高官厚禄。很多时候,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重要的是,它们需要在慢慢历史中保持蓬勃的发展趋势,即便有衰落的时候,也得至少三代显贵才行。在中国的世族政治中,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魏晋南北朝,二是唐朝。

汉族士人讲究门第与出身始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这种影响极为深远,以致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时候对天下姓氏进行排名,确立了尊卑,形成了“山东士族”。当时排定最尊贵的是“四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他们尊贵到了什么程度呢?去年大热剧《军事联盟》中可窥见一斑。不知道大家在观剧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曹操不仅亲切的称呼崔琰为“崔公”,在将崔琰侄女许配给曹植时,曹植说:“清河崔氏,怎敢高攀?”要知道当时的曹操已经威震四方了,能让曹操的儿子这样说,可见崔氏的声望是有多高。

 

后来崔姓在唐朝仍然是第一大姓,但是唐太宗不高兴了,凭啥自己不是第一?于是陇西李氏抢了崔氏第一的位置,崔姓只能屈尊排在了第三位。此时的崔氏不再特指清河崔氏,也包含崔氏的另一望族——博陵崔氏。不过王姓还是与四姓并称为“五姓七望”。它们分别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唐朝有哪些姓氏(唐朝时期最牛的五大姓)(2)


因此在唐朝,李,王、郑、卢、崔氏这五姓的名声最大,他们自恃身份高贵,血统纯正,是优等人群。对他姓充满藐视,不予通婚。

山东五大姓的地位毕竟在那里,皇帝虽然打击世家大姓,但骨子里还是很盼望着跟他们结亲的。但五大姓倒是挺有骨气的,一直不给李唐王朝面子。到了唐朝中期,文宗皇帝不信邪了,他自觉自己的底子已经够厚,足可以配得上世家大族。于是他就想把女儿嫁给山东五大姓,但这些贵族们表面恭维,实际上都不愿意和皇室联姻。唐文宗大发雷霆,说:“我老李家当了二百年的天子,还比不上五姓这些家族吗?”

唐朝有哪些姓氏(唐朝时期最牛的五大姓)(3)


问题来了,大唐皇帝也在“五姓”之列,为什么得不到有关士族的认可呢?因为并非普天下的五姓都是尊贵的,只有清河、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或者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才是正宗的。虽然唐朝皇帝号称陇西李氏,但有人认为他们“胡化”严重,认为他们是大家族中的“破落户”。总之,山东士族对皇室的血统是持否定态度的。

唐朝有个声名狼藉的宰相李义府,他门第寒微,尝欲为子结婚于五姓而不可得,深以为恨。他出身微贱,虽官居宰相仍不得入士流,便奏请重修《氏族志》,主张不论门第,凡得五品官以上者皆入士流。他还怂恿高宗下诏,禁止五姓内部通婚。然而这五姓之家仍然耻于与他姓通婚,诏书下达后,不敢再公开举行婚礼,而是秘密将女儿装饰一番,偷偷送往夫家,甚至女儿终生不嫁。诏纸也无法改变看重门第的风气。

 盛唐宰相薛元超曾感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属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之大?

在重视门第出身的时代,一个家族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顺应历史潮流则兴,逆历史潮流而动则亡,世家大族在社会政治上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它的衰落也是必然的。它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它曾经的辉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