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末年还有一位著名的武安君)

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末年还有一位著名的武安君)而且项燕在当时几乎就代表了楚国,楚国和其他六国不同,一向以贵族为脊梁,楚王很多时候就是空架子,在当时项燕就率领着楚国的全部兵力,也没有后方的掣肘。这条件其实比李牧等抗击秦军的各国名将要好很多了。项羽的兵法并不是凭空而来,他的江东子弟也大都是项家祖传,很有可能就是项燕的传承,而且项燕在打败李信的那场战役中,尾随秦军,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追击,最终秦军溃败,这战术和项羽的战术几乎一摸一样。结果呢,被楚军打的落花流水,秦王最终只能向王翦道歉,给了王翦六十万兵力去打楚国。王翦是秦国后期的名将,他要用六十万对付的敌人到底是谁呢?这就是另外一位武安君,楚国的武安君——项燕。项燕这个名字大概很多人不熟悉,但是他的孙子基本上中国人都知道,就是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项羽之后屡破秦军,威震诸侯,军队善于突击行进,每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战略上出了问题,才败于刘邦。

战国时期,武安君这个称号,非安邦定国,武功赫赫的人才能担任,比如出名的白起,一生征战,无一败绩,长平之战更是坑杀赵军四十万,再比如李牧,北定匈奴,南抗秦军,屡屡获胜,要不是赵王中了离间计杀了李牧,说不定赵国还能保全呢。有这两位在前,那么战国末年的另外一个武安君是谁呢?

战国后期,七强之中,韩魏早就被秦军打爆,燕国远在北方,实力弱小,齐国自乐毅攻齐之后就自守家门,最终对秦也没有做什么抵抗,而战国后期主要的战斗就发生在秦国与赵国楚国之间。

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末年还有一位著名的武安君)(1)

秦国和赵国的战斗不用多说,长平之战,白起李牧,至于楚国呢,虽然楚国对秦国屡战屡败,但是楚国依然是大国,对此,秦国大将王翦就看得很清楚,当秦王嬴政询问王翦灭楚要多少兵力的时候,王翦就说需要六十万。

对此秦王不信,因为楚国对秦国屡屡败绩,连国都都丢了,秦军攻打赵国都不需要这么多兵力,怎么攻打一个楚国就需要六十万呢?所以另外一个将领李信说只要二十万兵力的时候,秦王果断的相信了李信。

结果呢,被楚军打的落花流水,秦王最终只能向王翦道歉,给了王翦六十万兵力去打楚国。

王翦是秦国后期的名将,他要用六十万对付的敌人到底是谁呢?这就是另外一位武安君,楚国的武安君——项燕。

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末年还有一位著名的武安君)(2)

项燕这个名字大概很多人不熟悉,但是他的孙子基本上中国人都知道,就是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项羽之后屡破秦军,威震诸侯,军队善于突击行进,每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战略上出了问题,才败于刘邦。

项羽的兵法并不是凭空而来,他的江东子弟也大都是项家祖传,很有可能就是项燕的传承,而且项燕在打败李信的那场战役中,尾随秦军,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追击,最终秦军溃败,这战术和项羽的战术几乎一摸一样。

而且项燕在当时几乎就代表了楚国,楚国和其他六国不同,一向以贵族为脊梁,楚王很多时候就是空架子,在当时项燕就率领着楚国的全部兵力,也没有后方的掣肘。这条件其实比李牧等抗击秦军的各国名将要好很多了。

对此王翦看的很清楚,他就要求秦王给他六十万大军,因为他知道兵力太少根本不能压倒楚军,即便在如此优势的兵力下,王翦还是小心从事,先是坚壁固守,任凭项燕如何挑战,都不出战,等到项燕麻痹大意,以为秦军是来防御的,加上大军在位,粮草有问题,最终撤军东归,就在此时,秦军大举进攻,击溃楚军,楚国的武安君项燕自杀。

其实项燕、项燕儿子项梁、还有孙子项羽都是如此,野战都很出色,可是都是在敌人坚壁固守的情况下进攻不利,最终麻痹大意导致兵败,可见这是项家的传统了。

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末年还有一位著名的武安君)(3)

而对比起来,另外两位武安君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李牧一向善于坚壁固守之后反击,而白起野战和坚壁战都很出色,要是项燕是如李牧和白起一样的名将,说不定楚国还能保住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