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一、斜中取正请看字例解析:2.重在用反;3.明确收放;4.不连中线。

“乃”字和“及”字,虽然结构简单,只有两三笔,却极难写好。

古代书法大家是怎么把这两个字写的美轮美奂?用三分钟看过,掌握了他们的结构造型技法,我们就能写好,而且能自己变着花样的写。

写好这两个字的核心技巧,就四点:

1.斜中取正;

2.重在用反;

3.明确收放;

4.不连中线。

请看字例解析:

一、斜中取正

“乃”和“及”的字形都是斜势。在保持字的斜势不变的前提下,斜中取正,是写好这两个字的关键。其技法要点是,第一笔的方折点要和收笔处的转折点,或者收笔点保持垂直。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

王羲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

王羲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3)

王献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4)

赵孟頫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5)

王羲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6)

赵孟頫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7)

赵孟頫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8)

董其昌

二、重在用反

如果把第一笔的撇画写成正撇,就和第二笔的笔画方向相同,字形就会感觉倒向右边。同时在造型上不能使大角度斜向的笔画得到有效的矫正。

在经典行草书中,撇和捺多用反向(相对弧形向右的正撇,撇画写直也是反写之意),一方面形成正反对比,一方面避免单调重复。这是行草书惯用的造型手段之一,在笔画少,有倾斜的字中表现尤为明显。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9)

王羲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0)

米芾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1)

王铎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2)

赵孟頫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3)

王羲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4)

智永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5)

赵孟頫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6)

董其昌

三、明确收放

“画短者收,画长者放”是行草书造型的密诀,也是基本规律。

收放关系是行草书结构与造型变化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一个字有了明确的收放关系,立刻就会显得主次分明,立体感强,不会平正无奇,没有意趣。

“快乐书法营”前期文章和列举的不同字例,有很多这方面的字法解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关注,方便比照察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7)

王献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8)

苏轼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19)

米芾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0)

赵孟頫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1)

苏轼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2)

赵孟頫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3)

赵孟頫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4)

董其昌

四、不连中线

“三分之一,靠边线”,是“快乐书法营”对古代经典行草书结构造型上,笔画与笔画之间连接位置的表述。笔画与笔画之间,都取中线连接,字形一定会显得平正无奇,没有意趣。

看“乃”,“及”两个字,对这一特点的表达非常明显。不必一笔一画的,一个字一个字的陈述。

这也是行草书结构与造型的主要变化手段和规律之一。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5)

王羲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6)

王献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7)

赵孟頫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8)

董其昌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29)

王羲之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30)

智永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31)

米芾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32)

赵孟頫

“快乐书法营”将持续推出有关行草书结构与造型方面古代经典书法的技法,技巧解析,与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分享。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乃字的书写指导(乃字和及)(3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