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现代官职对照(古代官职对照现代)
古代和现代官职对照(古代官职对照现代)太子赞善大夫,模拟朝廷的“谏议大夫”。太子门大夫,负责东宫的警卫工作;太子右庶子,也叫太子右春坊,模拟“中书省”;太子洗马,负责太子政治、文学的教育工作,后来演变成司经局洗马[国家图书馆馆长];太子舍人,负责太子个人的警卫工作,后来也兼秘书、随从工作;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位是负责皇帝和太子教学的,正一品官职,比二品的宰相都大,但是没有实权。为什么会比有实权的宰相品级还大了?那是为了给宰相们的明升暗降做铺垫。还有少师、少傅、太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东宫如同一个小朝廷机构,除了太子太师、太子太傅这些,还有:
太子詹事,东宫的大管家,模拟朝廷的“尚书省”;
太子左庶子,也叫太子左春坊,模拟朝廷的“门下省”;
太子右庶子,也叫太子右春坊,模拟“中书省”;
太子洗马,负责太子政治、文学的教育工作,后来演变成司经局洗马[国家图书馆馆长];
太子舍人,负责太子个人的警卫工作,后来也兼秘书、随从工作;
太子门大夫,负责东宫的警卫工作;
太子赞善大夫,模拟朝廷的“谏议大夫”。
唐初,李渊封李世民的“天策府”,是有史以来,唯一可以和东宫一样的小朝廷机构,其它的王爷府中就给配置长史。
御史台大夫,也叫司空。最开始于秦王嬴政时期,为了限制丞相吕不韦的权利,设置御史大夫督察百官和案件审核,明清改为督察院,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检察院。副手为御史中丞,御史台不仅有派出到各地方的驻扎御史,更有临时巡视好几个地方的监察御史,也就是戏文里的“八府巡按”。还有各种巡盐御史、巡漕御史、巡茶御史[清朝垄断中原和西藏的茶、马等货物贸易]、巡城御史等等。
后面,御史大夫逐渐无法牵制相权,原因在于,御史台既然要想监督百官,必须要经过各部门、各地方的历练,更其它部门混熟了,自然也就容易被收买,或者加入丞相的党派。
除此之外,古代还有其它的监察机构:
司隶校尉。
相当于现在监察部的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谏议大夫,也是政通使,“登闻鼓”就是谏议大夫主管的,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信访局。
丞相,也就是大司徒,后面因为权利太重,西汉后期就开始逐步走向三省的趋势了――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就相当于三个丞相,尚书省最大,长官是尚书令,副手是左、右仆射(具体我在《<贞观长歌>启示录》一篇中简述过,这里就不再重复)。后面为什么不延续三省制度了?是因为,职责模糊,在结党营私下起不到互相监督和集思广益的作用。
唐末五代十国,便废除了尚书省,中书门下合并,丞相制又重新开启,只是丞相改称“平章政事”,副丞相叫“参知政事”。到了宋朝,设置了枢密院分走了兵部的调兵权,也就分走了丞相的军权;又把户部、度支、盐铁抽走,成立“计省”,分走了丞相的财权,长官叫三司使,也叫“计相”。户部从字面意思“户口”,但这和今天民政部区别于,这个户是古代为了统计户口收人头税的,度支是负责国家财政的,盐、铁在古代国家专营的。
到了明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由于政务繁忙,需要文渊阁、武英殿、文华殿……的大学士[相当于现在中央党校校长]在身边顾问和起草文书。明朝后面的子孙就没那么勤快了,组了个内阁,把这些大学士发展成了宰相,内阁由首辅大学士和次辅领导。明朝还具特色的是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他们直接负责替皇帝签字盖印,其中秉笔太监还管理锦衣卫和东厂。后面到了雍正朝,因为他改革导致和大臣们关系不融洽,雍正自己借机搞了个军机处,独立了内阁,军机处由首席军机大臣(或者叫领班军机大臣)领导。
太尉,也就是大司马,负责统战指挥。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统领军队,然后下面是车骑将军,再然后是卫将军,最后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面很多朝代都学会了把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六部中的兵部取代了太尉,太尉成了一种最高军衔,《水浒传》里的“高太尉”、“宿太尉”、“洪太尉”、“陈太尉”称呼的就是军衔。宋朝的枢密院、明朝的五军都督府都属于军权改革的结果。
六部:吏部相当于中央组织部,户部相当于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资委,礼部相当于教育部 文化部 外交部,兵部相当于国防部,邢部相当于公安部 司法部,工部相当于住建部 水利部 交通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六部长官为尚书,副手为侍郎,下面有好几个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司的副手为员外郎。在州、府,有对应六部的六曹――功曹 仓曹 户曹 兵曹 法曹 士曹。在县衙,有对应六部的六房――吏房 户房 礼房 兵房 邢房 工房。
六部完善后,九卿大部分被撤销,或者并入相对应的六部。
大理寺卿,又叫廷尉,负责案件审判。长官为大理寺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副手为大理寺少卿。
宗正寺,和后来的宗人府工作性质一样,负责处理皇族事务。
司农寺,又叫治粟内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总局]。
太府寺,和后来的内务府工作性质一样,负责管理皇宫服务和运营、财务问题。
太常寺,又叫奉常,负责天文、祭祀、风水国运,和后来的钦天监一样,同时太常寺又负责管理太医院。
鸿胪寺,又叫典客,负责外交工作。清朝一开始为了处理与蒙古部落的事物,单独设置了〔理藩院〕,后来又增加了处理西藏、新疆事务,入关后逐步变成与周边国家的外交部门。到了晚清,就不止是处理周边国家的外交,已经包含了英美法德意奥等世界各国的外交,所以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来被袁世凯改革为外交部。
光禄寺,又叫朗(廊)中令,负责殿内警卫,也就是侍卫。清朝有领侍卫内大臣,是最高级的两个正一品武将之一。
卫尉寺,负责殿外警卫,也就是銮仪卫,明朝的锦衣卫就是在銮仪卫的基础上加了情报职能。清朝有銮仪卫大臣,是最高级的两个正一品武将之一。
国子监祭酒和翰林院掌院学士地位等于现在清华、北大、中科院、设科院的校长。
军器监:负责兵器制作。
太仆寺,负责管理车马,但古代的马政不同于现在简单的畜牧业,古代骑兵是国防主力,所以太仆寺的工作接近兵部。
都水监:负责水利工作。
将作监:负责皇家的建筑工程。
少府监:负责聚集天下百工技巧,包括铸造货币。
在地方,秦朝分两级――郡、县,郡守汉朝改叫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其中京兆尹、北宋的开封府尹、明朝的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县、乡这些基层结构,小编在《为什么少不读水浒……》那篇文章讲过,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东汉末年,原本只负责监视太守的刺史,因为战争频繁,被授予了财政军集为一体,也叫“州牧”,这是最早的省长。地方制度就分了三级州――郡――县。
到了隋朝,郡被取消了,只分州、县两级,这个时候,这个时候的刺史只相当于市长,又由都督单独负责军事。唐朝时,又在州上面加了个监视机构“道”,长官叫经略使,有时候钦差大臣到达地方上任的黜陟使、安抚使、行军大总管、节度使,这些都是道的最高长官。到了唐玄宗时期,由于失控的节度使制度,导致了“安史之乱”后的军阀割据。
到了宋朝,是化分成路――府 州――县三个行政级,县令改叫知县,原来州的刺史改叫知州,首都、陪都、皇帝来过的地方升级叫知府。路的权力特别分散:
转运使主要管财政,附带管治安、牢狱、考察官吏;
提刑官主要管司法,附带管部队装备;
常平使主要管屯田和农田水利;
安抚使主要管军队,附带管民政。
路的四个长官都是互不统属,没有最高领导。
到了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形成了行省――路――府 州――县四级。每个行省设置[行省左丞相]【相当于省委书记】、[行省右丞相]【副书记】、[行省平章政事]【省长】,还有相当于副省长的[行省左丞][行省右丞][行省参知政事]。下面路有[路达鲁花刺],州 府有[州 府达鲁花刺【市委书记】,县有[县达鲁花刺]【县委书记】。
到了明朝,朱元璋在省设立了布政使【省长】、按察使【省检察院】、指挥使(提督)【省军区司令】,由于没有一个的负责人,导致行政效率太低,彼此互相推诿,就设立了巡抚【省委书记】,巡抚要加督察院的头衔和礼部侍朗头衔。后来又加置了总督,一个总督可以管两三个省,总督要加督察院头衔和兵部尚书头衔,到了民国时期总督叫[巡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