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版图(世界史--罗马帝国)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版图(世界史--罗马帝国)帝国第二个王朝弗拉维王朝的末帝图密善是靠毒死胞兄(前任皇帝)而登上王位的。执政之初 他为了掩饰他不仁不义的面目 假施仁政于民。当他认为自己的王位已经稳固之后 便开始暴虐起来。他杀掉开疆拓土的武将 甚至以奴隶充当俘虏谎报军情。此外 他还大肆迫害基督教徒 屠杀犹太人。图密善的骄奢残暴行径 激起人们的普遍不满 终于在政变中被杀。元老院推举旧贵族出身的涅尔瓦为帝 建立起安敦尼王朝(96-192)。安敦尼王朝以皇权极盛、统治稳固著称。安敦尼王朝统治时期 被称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安敦尼王朝建立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继奥古斯都之后建立 是前期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14-68) 因王朝代表人物的族系属于朱里亚·恺撒和克劳狄而得名。克劳狄是这个王朝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 他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 并吸收行省的贵族为元老院成员。对外 他征服了不列颠的东南部地区。克劳狄死后 他的继子尼

公元前31年9月 屋大维和安东尼在亚克兴决战 安东尼兵败逃跑。至此 屋大维变成了罗马唯一的统治者。公元前30年 屋大维进兵亚历山大里亚 安东尼自刎 埃及托勒密王朝覆灭 长期内战、分裂的罗马重新统一起来。公元前29屋大维凯旋罗马 公元前27年 屋大维获“奥古斯都”称号 正式确立元首制,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创立元首政治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版图(世界史--罗马帝国)(1)

公元前30年 屋大维重新统一罗马之后 鉴于恺撒由于忽视传统势力而被刺身亡的教训 没有公开采取君主制的统治形式 而是以“元首”的名义进行统治。他将共和时代的统治机构完全保留下来 利用旧的统治形式 行君主统治之实。这种在共和制的外衣掩盖下的君主制 被称为“元首政治”。屋大维建立这样一种统治形式 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公元前27年1月 他在元老院发表了长篇演说 宣称放弃一切权力 把共和国交还给元老院和罗马人民。屋大维这一表示尊重元老院、维护共和制的举动 在罗马引起了巨大反响。作为传统势力代表者的元老院为了回报屋大维 正式赐给他“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尊严”、“荣耀”)。在此前后 屋大维获得了终身保民官、大元帅、元首、大祭司长、“祖国之父”等多种头衔 实际上成了集行政、军事、司法、财政和宗教等大权于一身的君主。

条陶堡战役

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 罗马大举入侵日耳曼地区 并于公元5年在莱茵河以东设置日耳曼省进行统治。日耳曼行省总督瓦鲁斯试图施行租税和罗马的诉讼程序 结果引起日耳曼人的强烈不满 遂于公元9年掀起了反罗马的大起义。瓦鲁斯率领3个军团和4支辅助部队前去镇压 起义军在阿尔米纽领导下把罗马军团诱入莱茵河东的密林——条陶堡森林里 经过4天的殊死决战 罗马全军覆没。这次战役阻止了罗马在帝国北疆继续扩张的势态。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继奥古斯都之后建立 是前期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14-68) 因王朝代表人物的族系属于朱里亚·恺撒和克劳狄而得名。克劳狄是这个王朝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 他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 并吸收行省的贵族为元老院成员。对外 他征服了不列颠的东南部地区。克劳狄死后 他的继子尼禄继位。尼禄在17岁时登基 是罗马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残忍凶暴 耽于淫乐骄奢无度 不理政务 而由其母后当政,尼禄为寻求支持 极力用布施和娱乐等手段收买近卫军和流氓无产者 结果使财政紧张 而增加的苛捐引起人民的反抗。公元64年 罗马城发生大火 连烧6日 14个区中有10个区被焚毁 据传说 而尼禄却以登楼观火为乐。他将“纵火案”嫁祸于当时还是社会下层的基督徒 对他们加以残酷迫害。尼禄的暴政使民怨沸腾 反抗四起。公元66年 犹太人起义的烽火燃遍了巴勒斯坦各地 起义者全歼耶路撒冷的罗马驻军 前去镇压的罗马军队又接连败北。公元68年 西班牙和高卢也爆发起义 近卫军也背叛尼绿 元老院则宣布尼禄为“祖国之敌”。尼禄于公元68年在逃亡途中自杀。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版图(世界史--罗马帝国)(2)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谱系

安敦尼王朝建立

帝国第二个王朝弗拉维王朝的末帝图密善是靠毒死胞兄(前任皇帝)而登上王位的。执政之初 他为了掩饰他不仁不义的面目 假施仁政于民。当他认为自己的王位已经稳固之后 便开始暴虐起来。他杀掉开疆拓土的武将 甚至以奴隶充当俘虏谎报军情。此外 他还大肆迫害基督教徒 屠杀犹太人。图密善的骄奢残暴行径 激起人们的普遍不满 终于在政变中被杀。元老院推举旧贵族出身的涅尔瓦为帝 建立起安敦尼王朝(96-192)。安敦尼王朝以皇权极盛、统治稳固著称。安敦尼王朝统治时期 被称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

耶路撒冷的毁灭

面对罗马帝国的血腥统治 广大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不断起来反抗。131年 罗马皇帝哈德良禁止犹太教徒举行割礼和阅读犹太律法 并下令在耶路撒冷建立罗马殖民地和罗马神庙 并要驱逐犹太人。这种高压政策令犹太人忍无可忍 爆发了大起义。132年 犹太人在西门(绰号“星辰之子”)的领导下揭竿而起 起义群众达20余万 他们领罗马殖民地 杀死罗马殖民者 攻陷城 声势浩大。哈德良派出大批罗马军队前往镇压 费时3年 毁灭了50座城市和近千个村庄 屠杀了58万犹太人 于135年罗马军队再度攻陷了耶路撒冷 对这座圣城进行了彻底的摧毁。罗马统治者为了不让起义之火重燃 对犹太人的残酷镇压 几乎达到了灭绝犹太人的地步 幸免于杀戮的人们多被掳掠为奴。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田园荒芜 城市变为废墟。从此 犹太人开始了长期的背井离乡、流散异地的民族漂泊史。

君主制的确立

284年 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284-305在位)取得了罗马帝国的政权戴克里先废止了屋大维的元首制 将元首称号改为君主 确立君主制的统治形式。他仿效波斯君主 要求觐见皇帝的人必须行跪拜之礼 并宣称自己与丘庇特神有血缘关系 人们应该敬奉他为神明。他对内镇压人民起义 迫害基督教徒;对外与日耳曼人、波斯人进行战争。他进行了一些改革:把帝国分成四个部分 由两个“奥古斯都”和两个副职“恺撒”掌管(史称“四帝共治制”);把军队分成边防军和巡防军 增加军团数目;改革了税制和币制。他的统治政策得到了军事集团、官僚和大地主的支持。

首都东迁

323年 君士坦丁成为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他废除“四帝共治制” 扩充官僚机构 亲自任命高级官更。同时将帝国划分为四大行政区(高卢、意大利、伊利里亚和东方) 其下设行政区 再下为各行省 使君主制的统治形式更加完备。鉴于基督教的演变和发展 君土坦丁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 承认基督教的合法性。此外 由于帝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已逐渐转移到东方 君士坦丁于执政的第二年 在具有战略和经济意义的拜占庭的遗址上建立新都。于330年建成后 君士坦丁将罗马首都迁至拜占庭 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借以适应政治、经济和宗教形势发展的需要。从此 罗马失去了帝国政治中心的地位。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版图(世界史--罗马帝国)(3)

君士坦丁一世雕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