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三国到底谁最厉害(对比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的客观度)
真实三国到底谁最厉害(对比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的客观度)譬如在描写戚继光、张居正这样有感情倾向的人物时,作者也会提到他们的经济问题。并没有因为主流价值观的好恶而有所隐藏。当时的史学界对《明事》的评价是这样的:然而,《明朝那些事》也是客观的。作者自己在文中就提过:书里的所有史料都来源于正史,没有去用那些为了增强阅读趣味的民间野史和坊间传说。明面上的周吴郑王不一定是客观公允。表现出来的“放荡不羁”也可能是“坐怀不乱”。对比《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谁更适合做历史启蒙?不仅要看“客观度”,也要看“主观起意”。《明朝那些事儿》不算小说,而是用小说的写法描绘了正史。使用小说的方式和写小说是2回事。类似于你一身貂皮不能说你就是貂。因此,不得不说《明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1位作者就算尽量保持客观,在评价1位人物时所使用的语句也一定是主观的。这是没法避免的东西,毕竟是人就有感情。哪怕太史公用词谨慎,也不意味着他不会去夸项羽和李广。
2本都属“演义”作品,但又不同于演义和小说。相当于作者对一个历史时期的个人理解,或者说是从现代人的角度串读一堆冷冰冰的史料。
严肃的治史应当是“皓首穷经”:扒出种种史料,深挖各类细节并经过严谨推敲来还原真相的过程。用词要求客观、公正、规范(干瘪?)。
而这2部都属“通俗、有趣、易懂”的历史作品。类似于把史书上的那些艰涩古言翻译给你听。从“叙事风格”来讲:都带着“嬉笑怒骂”“生动活泼”的夸张化、情绪化和艺术化手法。
但叙事风格的相同不属于客观性的标准。例如:有人“西装革履”上“主流讲坛”夹带私货,却博得满堂喝彩。有人“嬉皮笑脸”、“恬不正经”诚信奉献,却让人将信将疑。
明面上的周吴郑王不一定是客观公允。表现出来的“放荡不羁”也可能是“坐怀不乱”。对比《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谁更适合做历史启蒙?不仅要看“客观度”,也要看“主观起意”。
《明朝那些事儿》不算小说,而是用小说的写法描绘了正史。使用小说的方式和写小说是2回事。类似于你一身貂皮不能说你就是貂。因此,不得不说《明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但1位作者就算尽量保持客观,在评价1位人物时所使用的语句也一定是主观的。这是没法避免的东西,毕竟是人就有感情。哪怕太史公用词谨慎,也不意味着他不会去夸项羽和李广。
然而,《明朝那些事》也是客观的。作者自己在文中就提过:书里的所有史料都来源于正史,没有去用那些为了增强阅读趣味的民间野史和坊间传说。
譬如在描写戚继光、张居正这样有感情倾向的人物时,作者也会提到他们的经济问题。并没有因为主流价值观的好恶而有所隐藏。当时的史学界对《明事》的评价是这样的:
对于每一个历史人物,《明朝那些事儿》也喜欢用正反史料来给予评价。这也是该书公认的特色之一。从结果上讲当然会有导向性,但作者绝对没有去主观的、有意地去回避、隐瞒和裁剪。
《品三国》也喜欢排列史料,这其实是裴注的手法:对于1个事件把各家说法都搬上来让大家判断,这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厦大教授热衷于厚此薄彼——在讲1个观点时:会精心裁选、隐瞒史料。
例如:为了质疑三顾茅庐的真实性,他采用了《魏略》(而不是《三国志》)的史料来证实观点。但文中并没有告诉读者取自《魏略》,以及裴松之对这段文字的驳斥:不可信。
还有曹操杀吕布时,不用《三国志》“有疑色”的记载。却照搬裴注《献帝春秋》里“操笑曰”的记载。为的是证明吕布之死跟刘备有关。而且,也不说裴松之对这段的评价是:“实属虚妄、贻误后生 ”。
《品三国》的主题正是“褒曹贬刘”,厦大教授为了证实这个观点通篇都在精心裁剪。诸如此类的还有,讲曹操屠城就隐去以下史料。
为了证明借东风是周瑜借的,引用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请问这跟是谁借的东风有关系吗?当然也有把姜维时期的蜀汉经济状态剪裁到诸葛亮治蜀时期等等……
我们常说,最起码的历史作品应当具备:不扭曲史料,不故意隐瞒,不能有偏向,对比《明朝那些事儿》的《品三国》显然更远离这个原则。
《明朝那些事儿》全书有很多内容都是明月的主观脑补,但补得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如朱棣对话建文帝:
史书里有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吗?当然没有,但作者就用一条丝线串起了几颗螺丝钉,奉献了一段剧情。这些剧情的确是虚构的,但结构完整,逻辑自洽,为读者贡献了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一套观察历史的视角和解读方法。
哪怕是正史也很难贴近历史的真相。但好的历史读物不仅能提供你能看到的,也能激发你去了解更多的兴趣。
比如我在看完《明事》之后,就去学习了《传习录》,去了解了心学,以及后世对儒学的解读,等等,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又例如:你看了C罗、梅西的表演,会在球场上去尝试相同的动作等等……
而《品三国》的事件推理则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为了证实一个观点,用很多观点甚至不惜编造一些观点去证实这件事。例如厦大教授说:曹操小时候就调皮捣蛋,去偷别人的新娘子事。问题是曹操仅仅是去“偷”新娘子么?
是的,《世语》原文是“抽刃劫新妇”。而厦大教授把“抽刃”和“劫”省去,给大家解读成“偷”。把一件恶性事件解读成“开玩笑”,那么奸雄当然也会很“可爱”,聪明小孩不听话的观点自然也就在曹操身上立起来了。
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去遗忘、摘选、歪曲关键性词汇,创造出新的史料。的确是主观恶意的子虚乌有。
此外,前后矛盾。在《历史插曲》这一集里:说荀彧是个伪君子。
但在前一集《进退失据》时他的观点却是:
事实上,第一次在听到他抛出这样的观点时有些迷惑。前一集不是说荀彧被害不是和曹操的路线相左么?为何现在又这么来问呢?这显然属于逻辑不自洽。
诸如此类的:把曹操的多重性格解读为大气。
多重性格是一回事,但大气又是另外一回事。《词典》大气者:气度恢宏,有容量,对应小气。与复杂性格根本是不同解释。厦大教授用偷天换日的手法,就这么暗搓搓地把曹丞相抬起来了。
还有,说马谡是因为打了败仗才被杀吗?
当然不是,《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得很明白:违亮节度,举动失宜。意思是,马谡是因为违抗了诸葛亮的军令才被处死。
厦大教授在分析马谡死因时,引用了向朗传、马谡传、王平传等,唯独不引用诸葛亮传和张郃传的原文,对违背将令的史料视而不见,接着就制造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失败罪”,抹去了“抗令罪 ”的严重性,诚为怪矣!
《明事》的最后一句:“他走向了那棵树”(崇祯)。这当然属于作者“不客观”的情绪抒发。全书里也有很多类似的“不客观”的情绪抒发。但就算作者不想“抒发”。文到此时也控不住了,感情到那了,“主观”也就停不下来了。
对比《品三国》道貌岸然、客观严谨的不动声色,《明朝那些事儿》的不客观是“爱”,是人性自然的感情抒发,还有与历史人物一起经历之后的共情,等等。它更适合做一本“历史启蒙”书。
而明月还会时刻提醒读者,这一段我引用的史料出自哪里,这里就是自己的猜测。还有哪些其他理解,等等。《品三国》呢?文学教授的语言功底自然很深了,把“话到7分就够”演绎得淋漓尽致。
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到底高不高,厦大教授并未明确给出答案,而是送上一句“我认为司马懿的看法还是有他的道理的”——我没说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啊,你别给我扣帽子啊。
但问题是,很多人都觉得厦大教授是支持这个观点的。毕竟从直观反应来说,当一个人引用他人的观点,不去反对时,显然就是默认了。
《品三国》就是这样不断搬运很多人的观点,再不予置评地呈现给大家(例如我经常去夜店,但我依然是个好女孩),来引诱读者接受自己主张的。
这种手法用在评书、小说、电视剧等文学作品当然没问题,但从披着“主流”的外衣,装成学者的样子,讽刺《三国演义》是民间形象的学者说出来时:是不妥当的。
以前我觉得,历史脑洞家最可怕,后来才觉得,最可怕的不是脑洞家,因为读者一读就能知道他们在弄虚作假。最可怕的是那些穿着西装,走上主流讲坛,摆出一副道貌岸然、客观公正的姿态,却暗地里把节奏带出来的说文大家。
至于要来掰正史的,没人拦着你去看《三国志》《后汉书》和《明史》。觉得《明朝那些事儿》字多的,可以去看连环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