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丢人的和尚(挨骂了怎么办一位唐朝高僧说)
唐朝丢人的和尚(挨骂了怎么办一位唐朝高僧说)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如果我们再来看看寒山高僧与拾得高僧的对话,便可找到答案!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有人来辱骂我,我分明听得很清楚,却不做出任何反应,因为自己已经从中得到了很多的益处,也算是得了一个“大便宜”。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别人骂我们,是在侮辱我们,士可杀不可辱,为什么还挨骂不还口呢?为什么还觉得自己得了个便宜呢?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
唐朝有位高僧叫寒山,他与李白、杜甫同时代,而且也是一位充满大智慧的传奇诗人。寒山高僧的诗歌通俗易懂,融合了山林逸趣与佛教思想,更是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
寒山的诗歌曾一度被世人冷落,但是到了20世纪的时候,《寒山子诗集》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喜欢而广为流传。寒山的诗歌还被译成日、英、法文,为广大的海外读者所接受。
寒山的诗为何会如此受到现代人追捧呢?下面我们通过他的一首小诗来领略一番。
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有人来辱骂我,我分明听得很清楚,却不做出任何反应,因为自己已经从中得到了很多的益处,也算是得了一个“大便宜”。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别人骂我们,是在侮辱我们,士可杀不可辱,为什么还挨骂不还口呢?为什么还觉得自己得了个便宜呢?
如果我们再来看看寒山高僧与拾得高僧的对话,便可找到答案!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拾得回答说:“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两位高僧的对话,让不禁想起了两幅画面:第一幅画面是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描写的九阳神功口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第二幅画面是一位百岁老人被小他很多的老人叫作“小王”,百岁老人依旧面对微笑,挥挥手说道“不计较”。百岁老人也在镜头面前分享了自己的长寿秘诀,那就是:不争论,挥挥手,事情就过去了!由此可知,真正的有福之人,都是不争不吵,养足自身一口真气,才能笑到最后。
其实,不仅是与人不争不吵,可以让自己长寿多福;而且在面对他人辱骂时,我们骂不还口,还是非常具有大智慧的表现。下面我用“儒释道”三家思想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骂不还口”!
首先,看儒家:儒家讲解修养,做人应该谦谦君子,如果他人对你破口大骂,你再骂回去,就会有失体面,显得自己也没有修养。这就好比是,狗对你狂吠,难不成你还要对着狗叫吗?显然,这不是一个正人君子应该有的言行举止。
其次,看道家:道家教人以柔克刚,与人不争不辩,要用智慧去四两拨千斤。老子《道德经》中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与死是同类的,柔弱与生是同类。所以说,当我们看见某人破口大骂,显得很强势,实则很可怜,因为他们属于死亡一类的。如果我们懂得这样想问题,也就不会与人对骂了,也会学寒山那样不做出任何反应。
最后,看佛家:不妄语是佛家的“十戒”之一,如果别人骂你,你也骂回去,那就是犯戒规了。再者,佛家把“贪嗔痴”视作是人体内心的三毒,是不善根的源头。其中,嗔就是指愤怒、发怒的意思。如果别人生了嗔恨心,骂了我们,我们也骂回去,那便是我们也被感染了,内心生了嗔恨心。这就是拿他人的错误来惩罚我们自己,实在是不明智啊!
由此可看,用儒释道三家思想来分析“挨骂不还口”都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理性思考与大智慧。处世其实《小窗幽记》中更是点评寒山的这首诗是“此言宜深玩味”,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深地品味。如果您能够品味出寒山高僧这首诗的真味,也说明你的思想成熟了!
今日话题:别人骂人,您会作何反应呢?欢迎大家留言互动,精彩的评论,我会置顶鼓励哦。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