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实的武林门派(真正存在的只有战场)
古代真实的武林门派(真正存在的只有战场)二、战国初年的武学高手PS:至于越女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 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 问以剑就之术“。并且提出了相当高明的技击理论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剑伎之家 斗战必胜者曲城越女之学也 两敌相遭 一巧一拙 其必胜者有术之家也。” 1、专诸、要离、庆忌。2、养由基:养由基的箭 在中国射手中 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但他又不像后裔那么虚无缥缈 他的事迹 他的功夫 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养由基的单挑 在当时已经是无敌的存在 不知道干掉了多少猛人。3、卞庄子:卞庄子剑术超群。卞庄刺虎的故事 虽然有取巧之说 但也反应其剑术。最后他在战场上 一人冲进去 连杀七十多人而亡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武功!
历史解读是个技术活,史书的最大功能是政治需求,给历朝历代做参照的工具书。今天的研究者也当它是工具书,但这是个意外。因此娱乐和其他需求都不是史书的本质。而读史出错也恰恰源于此。
比如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的能人列到武林中,然后还做了个比较谁更厉害。
资料:
一、春秋时代的武学高手
1、专诸、要离、庆忌。
2、养由基:养由基的箭 在中国射手中 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但他又不像后裔那么虚无缥缈 他的事迹 他的功夫 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养由基的单挑 在当时已经是无敌的存在 不知道干掉了多少猛人。
3、卞庄子:卞庄子剑术超群。卞庄刺虎的故事 虽然有取巧之说 但也反应其剑术。最后他在战场上 一人冲进去 连杀七十多人而亡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武功!
PS:至于越女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 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 问以剑就之术“。并且提出了相当高明的技击理论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剑伎之家 斗战必胜者曲城越女之学也 两敌相遭 一巧一拙 其必胜者有术之家也。”
二、战国初年的武学高手
1、墨翟:此人是文武双全的典范。其武功 虽然没有小说中“墨子剑法”那么神秘 但是也绝对是一流的。他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武术组织黑社会。或者说 叫中国最早的“江湖武林门派”。
2、聂政、豫让:这两个人 阐释了什么叫国士无双。个人判断 聂政武功应该是战国N大刺客之首。聂政是刺客列传里唯一一位菜刀流猛人 别人当刺客要费尽心机接近目标 让目标放下戒备(就这还好几个不成功的 比如荆轲)。唯独聂政的手法简单粗暴却足够有效事后为了不连累家人和委托人 还在死前自毁容貌。壮哉!
PS:聂政和盖聂 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但他们都是武艺高强的剑客。盖聂下文有列。
三、战国后期的武学高手
1、鲁仲连:文武双全 他的人生故事 就是一部传奇。
2、毛遂:此人不仅口才好 也有相当傲人的剑术。他曾经一剑逼退很多人。
3、朱亥:侠客行原型。武艺超强 勇冠三军。他最后被秦军俘虏 秦王要求他为秦国效力 高官厚禄 应有尽有。朱亥不同意。秦王就把朱亥关进一个装有老虎的大铁笼子里 考验朱亥 威胁朱亥。老虎看见有人被投进笼子 就猛扑过来。朱亥大叫一声“畜生 你敢!”那老虎吓得趴在朱亥的脚下 动也不敢动。秦王无法 只好将朱亥囚禁起来。朱亥见回去无望 就用头撞柱子 柱断而不死 于是用手扼喉 喉断而死。
四、战国末期的武学高手
1、盖聂:当时天下第一剑客。荆轲曾去拜见学习 结果这厮瞪眼就吓跑了荆轲。
至于荆轲 目测武功还没学到家。如果他武功学到家 中国历史就变天了。
PS:至于战国四大名将 其武功如何 史书没怎么记载。不过 李牧是有一定武功的。王翦力气相当大。至于白起和廉颇 没有个人的记载。有人说白起武功很厉害 这只是想当然了。他兵法超神 不见得单挑也超神。有人说白起是从小兵起家 一步步当上大将的 肯定武功好。其实 白起是出身于秦国公侯世家 标准的官二代 他第一次在历史上亮相 就已经是将军了。
基础知识:
正如我开篇所说,以上所有人物几乎无一例外都和当时的政治有关,这是第一。第二,每个人虽然也都和武功有关,但并不是因为其武功好而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其武术特长和著名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有关而被记录。这说明写史从来都是有选择性的,另外武术爱好者要清醒,这些记载和武术以及武林真的无关。
因为春秋战国就没有武林!只有战场!
首先,由于周朝的分封制,到春秋时期大小诸侯国已达140多个,直至孔子周游列国时还有70多个,战国时代也还有3、40个诸侯国。所以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一点不为过分。试想天下如此之乱怎有武林的位置?因此,武林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武林高手有没有呢?
这是个伪命题,是强行用今天的文学概念硬套历史逻辑。孔子六艺中骑、射就是武艺(武术),而在古代所有人遵循的规范中,人是分等级的,不够级别是不可能让你碰这六艺的。
也就是说只有上等人王侯将相(公侯伯子男)才有资格接触,那么掌握武艺的都是上等人,而下等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子孙后代)不是奴隶就是杂役,不可能有机会学习武术。
因此可以证明,那时期掌握武术核心技术的人并不多,而且绝不是今天武侠文化意义的武术,那是军事技术的一部分。
而那些有资格学习武术的人,几乎无一例外是为自己的家族,或为自己家族服务的统治阶级效力。简单讲就是军事队伍。
这时我们会发现武林没有了,也就没有讨论武林高手的必要了。只有掌握更高技术的军事人员。其实这已经是一个系统了,古时晋升阶级的手段之一,也就是在那个有资格接触六艺的阶级里,几乎人人都是武林人,这是必须的,而且不分文武。比如孔子、庄子、墨子要学武,而且必须是高手才能脱颖而出。
那么,为什么在记载中这些人更多的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成就?
在开篇我曾介绍过,古人修史是为皇权服务的,因此史书的功能是被限制的,和政治无关和管理无关,和皇权斗争以及继承有关的一切,都可以淡化甚至不写。而意外记载的故事我们也会发现它是为了把政治讲得更清楚而服务的,比如荆轲性格的缺陷以及其武技的低下,正是为了证明其刺杀秦王是注定失败的。樊於期舍生取义是为了给后人树立榜样。最后秦王杀荆轲这结果再清楚不过了,意思是秦王也练过,而且水平比荆轲高。
最后,我想说的是史书并不是武侠小说,我们虽然可以看到一些关于武术的记载,但那是偶然,绝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