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第三帝国的乌托邦)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第三帝国的乌托邦)明天的技术会带来什么新东西?这是附录于一套纳粹德国于1941年出版的系列丛书《放眼环球》(Durch die weite Welt)中的第19卷的海报,作者是两位来自慕尼黑的工程师今年5月5日,国内著名的老一代作家叶永烈老师在上海病逝,这条消息勾起了无数70-80后一代人的记忆,笔者小时候也正是叶老师的知名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忠实读者。该书通过虚构一个和孩子们年龄相仿的小记者“小灵通”的所见所闻以及种种令人眼界大开的经历来展开主题,将科学知识的灌输有机地融合在情节展开的进程之中,以十分新鲜的科学幻想展现出现实生活中尚未发生或刚刚具有的事物,把“乌托邦”的美好理想发展到极致的乐观主义。其实类似的科幻类文学艺术作品曾在上世纪30-50年代全世界范围内都甚为流行。即使是战火最为肆虐的1941年,都有一份这样的作品问世。
常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德国军事中心”、sonicbbs等军史网站和《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请关注本头条号:诸神的黄昏研究会,未来将带来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今年5月5日,国内著名的老一代作家叶永烈老师在上海病逝,这条消息勾起了无数70-80后一代人的记忆,笔者小时候也正是叶老师的知名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忠实读者。
该书通过虚构一个和孩子们年龄相仿的小记者“小灵通”的所见所闻以及种种令人眼界大开的经历来展开主题,将科学知识的灌输有机地融合在情节展开的进程之中,以十分新鲜的科学幻想展现出现实生活中尚未发生或刚刚具有的事物,把“乌托邦”的美好理想发展到极致的乐观主义。
其实类似的科幻类文学艺术作品曾在上世纪30-50年代全世界范围内都甚为流行。即使是战火最为肆虐的1941年,都有一份这样的作品问世。
这是附录于一套纳粹德国于1941年出版的系列丛书《放眼环球》(Durch die weite Welt)中的第19卷的海报,作者是两位来自慕尼黑的工程师
明天的技术会带来什么新东西?
今天还是大胆的方案——明天也许就会成为现实
大日耳曼帝国的技术和经济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增长。在短短几年内,帝国建成了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全新的工业被创造了出来,伟大的建筑和城市化进程即将实现。
虽然我们被强加了战争,使我们必须把经济集中在战争上,但是我们伟大的建设计划是怀着胜利的信念制定的。许多先进的发明和许多今天看来仍很奇怪的想法将在那时实现。
本海报中的图片展示了工程师们今天在哪些领域方面的努力,以及未来的科技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燃烧木材的汽车
不用汽油的汽车。它们可以使用更容易获取的燃料,如液化石油气、木材,甚至蒸汽,并可在庞大的公路网络上长途行驶。
图中车体透明部份就是蒸汽系统:1.电容,2.带有扇叶的排汽轮机,3.高压蒸汽锅炉,4.风机,5.燃料箱,6.水箱,7.蒸汽管线,8.排气管,9.蒸汽机,10.后驱传动。
飞行交通
现代城市的未来愿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屋顶上的起降平台,飞行汽车搭载着乘客和邮件包裹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
停车塔楼
未来和平的几年将会带来公路运输的蓬勃发展。这些高大的汽车旅馆将拔地而起,司机和汽车都将得到最好的招待。
未来的远洋班轮
它的外表面构造像鲸鱼,并进行了调整有利于海水和空气流动。烟囱呈流线型,舰桥就像水翼船一样。用于邮政飞机的弹射器安装在船艏,而且便于收缩。
平流层运输机
在平流层高速飞行是我们科学家的下一个目标。飞机的机舱从四周都是密封的。有自动供应新鲜空气的系统(红色箭头),而呼出的空气(蓝色箭头)被在飞机底部排出。
像邮政鱼雷一样的水下螺旋船
1.轮机舱,2.陀螺仪,3.生活舱,4.指挥舱,5.带潜望镜的指挥塔,6.艇员舱,7.外艇壳,围绕着固定的内圆柱体部份旋转,8.燃料舱,9.氧气罐,10.螺旋带,11.货舱,13.调节舱,14.压载龙骨,15.压载水箱
地下快车
在地铁建设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富有想象力的计划,预计速度会有相当大的提高。例如,这种“奔驰鱼雷”运行在下方轨道上,顶部滑块与上方轨道接触,轨道中植入了铜线,通上电流来驱动车体。
水上飞机
上面的图片显示飞机在空中可以收起浮筒,以减少空气阻力。中间的图片驾驶室,下面的图片显示机体的一侧示意图和延伸出去的浮筒结构。
而随着最终战败,化为乌有的纳粹德国最终也没有实现这些异想天开的设计,那么,其中有哪些设想在今天实现了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