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当年宜修作为乌拉那拉氏的工具,被迫嫁给了雍正成为侧福晋。那个时候的宜修还很单纯,她样样比不过纯元,处处受尽了打压,但是她却只能选择沉默。宜修明白,自己的身份早已注定,无法翻盘。可命运使然,宜修遇到了雍正,那个四阿哥站在雍亲王府门外,亲手给她戴上了一对玉镯,他承诺宜修,等往后生下了儿子,自己就会许宜修一个福晋之位。剪秋便是如此,在那个乌拉那拉氏,宜修这个不讨喜的庶女受尽了委屈,哪怕她是一个小姐,但乌拉那拉氏私心偏颇,这对于宜修来说是日日滋养的毒药。别人不知道宜修有多苦,难道剪秋还不知道吗?剪秋其实是宜修成长的见证者。那个时候的华妃还盛宠不断,她端着步摇到了永寿宫,前前后后讽刺了三四个妃嫔后才撇了撇上面的皇后坐了下来,而后宜修端着温婉贤淑的微笑,以“先帝多子”刺痛了华妃,华妃气得扭头就走。剪秋在这个时候说了第一句台词,夸自己的娘娘英明,不愧是正宫娘娘,当下宜修的脸色就阴转晴。后宫的陪嫁丫鬟多少

看过《甄嬛传》的朋友们都知道,永寿宫那位皇后,表面是极其温和大方,实则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在故事的早期,甄嬛入宫成为菀嫔,先后见了刻薄尖酸的余莺儿,再是狠辣刁蛮的华妃, 当时的甄嬛为了安陵容加入了宜修的战队。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1)

没过多久,甄嬛就发现了宜修的阴险狡诈,于是她选择了及时止损,离开了宜修。再到后来,华妃倒台,宜修成为了甄嬛的头号对手。宛宛类卿事件后,甄嬛从甘露寺铩羽归来,同宜修斗智斗勇,节奏紧凑,精彩绝伦。纵观整个故事篇幅,我们才会发现,华妃只是大餐之前的甜点,真正的高手其实是那位正宫娘娘,乌拉那拉氏宜修。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2)

毫无疑问,宜修在可以说是《甄嬛传》中极具浓墨重彩的一笔,前后反转巨大,让人猝不及防。也基于此,这个角色的戏剧冲突性也是他人不可比拟。在后宫中,宜修就是那个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对于这个人物,编剧和作者注入了不少心血,从某些方面来说,想要知道宜修是怎么样的人,只需要看到剪秋就能明白一二。《甄嬛传》中的剪秋是永寿宫的姑姑,是宜修贴身婢女,陪嫁丫鬟。剪秋的出场频率并不高,但她每一次的露面,都非比寻常。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3)

在我们记忆中,永寿宫这位剪秋姑姑总是顶着一头缝纫机,站在宜修的背后,不声不响,格外安静。作为中宫的姑姑,剪秋确实有不小的权利,要说整个后宫,也就是雍正身边的苏培盛能够较量。剪秋第一次出场时,雍正刚上位,宜修策划着给后宫纳新人,后宫的老人们坐在一起叽叽喳喳,像极了开业大会。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4)

那个时候的华妃还盛宠不断,她端着步摇到了永寿宫,前前后后讽刺了三四个妃嫔后才撇了撇上面的皇后坐了下来,而后宜修端着温婉贤淑的微笑,以“先帝多子”刺痛了华妃,华妃气得扭头就走。剪秋在这个时候说了第一句台词,夸自己的娘娘英明,不愧是正宫娘娘,当下宜修的脸色就阴转晴。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5)

后宫的陪嫁丫鬟多少都护着自己的主子,正如华妃身边的颂芝,甄嬛身边的流朱。但颂芝愚忠,流朱稚嫩,总归是比不上剪秋。剪秋是皇后的得力助手,很多时候,她不仅知道皇后的诡计背后的真正意图,更知道宜修做出这些布局的原因。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6)

对于宜修来说,剪秋不只是一个普通的丫鬟。在乌拉那拉氏,宜修曾有四个贴身婢女,绘春,绣夏,剪秋,染冬,唯剪秋最为忠心耿耿,能力突出。这其中就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剪秋陪着宜修长大,她的存在意义重大。我们总说,想要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这个人的过去,以及他曾经走过的路。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7)

剪秋便是如此,在那个乌拉那拉氏,宜修这个不讨喜的庶女受尽了委屈,哪怕她是一个小姐,但乌拉那拉氏私心偏颇,这对于宜修来说是日日滋养的毒药。别人不知道宜修有多苦,难道剪秋还不知道吗?剪秋其实是宜修成长的见证者。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8)

当年宜修作为乌拉那拉氏的工具,被迫嫁给了雍正成为侧福晋。那个时候的宜修还很单纯,她样样比不过纯元,处处受尽了打压,但是她却只能选择沉默。宜修明白,自己的身份早已注定,无法翻盘。可命运使然,宜修遇到了雍正,那个四阿哥站在雍亲王府门外,亲手给她戴上了一对玉镯,他承诺宜修,等往后生下了儿子,自己就会许宜修一个福晋之位。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9)

宜修信了,她终于摆脱了庶出的身份,那个时候的剪秋看着自己的主子如同少女般璀璨,她明白,主子终于熬到头了,好日子也终于来了。宜修等啊等,她没有等到所谓的正位,而是等来了自己的嫡姐纯元。福晋之位破碎,宜修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却终生要被困于这四方之地。剪秋看着宜修眼里的光落尽了,但是她知道,小阿哥还在,宜修就还有希望。宜修还有儿子,还有自己,日子总归能一天一天熬下去,等小阿哥长大了,娘娘就有了依靠。而故事的后续,更是冷了人心,宜修的孩子死在了一个雨夜,那一晚,雍正与纯元敲锣打鼓,红烛漫漫。而宜修呢,她抱着孩子的尸体,跪在神佛之前,一声一声苦苦哀求老天能够放过这个孩子,她的孩子是唯一的希望。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10)

从那一天开始,宜修变了,那个乌拉那拉氏的小庶女,终于拿起了利刃,同命运对抗。剪秋无疑是开心的,她替娘娘开心,更替自己开心。来到宜修身边的第一天,剪秋就明白自己和主子的命运绑成了一处,不管发生了什么,自己都要护娘娘周全。剪秋见过宜修单纯可怜的模样,所以她更敬佩宜修与命运反抗的勇气。剪秋对宜修的感情总是不同于寻常的宫女,她对宜修有敬佩,有爱惜。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能够真正懂宜修,那个人便是剪秋。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11)

而在《甄嬛传》中,也是如此。宜修哪怕表面上端着多少风光,背地里的辛酸,也只有剪秋才明白。剪秋提宜修干了不少坏事,为虎作孽,但站在剪秋的角度,她的娘娘是神明,而自己更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因此在《甄嬛传》中,华妃为年家推出了颂芝,同为贴身婢女的颂芝一跃成为了答应。那个时候剪秋听到了这番话之后有片刻恍惚,甚至在为宜修梳头时分了心。许多读者都认为,剪秋是想上位,她也想要成为雍正的妃子,其实不以为然。剪秋对宜修是有绝对的信仰,她不可能要超越宜修的位置,基于此,她不可能会为了自己而背叛宜修。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12)

但这个时候,剪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常之态,归根结底是在于颂芝突破了剪秋的认知。华妃愿意为了年家,将颂芝推出去邀宠,那么自己的命运终将如何,这也是第一次,剪秋看不清未来。在剪秋的世界观里,宜修是唯一的标杆,她到死也是要伺候这个娘娘,永不分离。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13)

但颂芝又何尝不是如此,可她也照样爬上了龙床,成为了雍正的枕边人,成为了和华妃平起平坐的人。这对于颂芝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现实,于是她便困顿了。但颂芝困顿的时间并不长,片刻之后,她便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为自己的娘娘思前虑后。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14)

想来在整个故事中,也只有剪秋能够在自己的认知之外,全力帮助自己的主子。剪秋提出让皇后收养四阿哥的时候,她是想为宜修多留一条路,但那个时候的宜修目光短浅,根本不知道圆明园那位被忽视的阿哥,最终会如何风光。剪秋劝了,宜修不听,她也仍没有自作主张。直到宜修害死纯元这件事被曝光,雍正将宜修关进了永寿宫,终身不得相见。宜修的梦碎了,她成为了笼中之鸟,这个时候的剪秋才彻底破罐子破摔,冒着生命危险,实名制给六阿哥下毒。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15)

其实这完全不符合剪秋的作风,她既然跟了宜修这么多年,就应该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道理。但剪秋还是冲动了,原因很简单,宜修的梦碎了,剪秋的信仰碎了,她是奔着死而去的。剪秋甚至都不对自己的筹划抱有期待,她恨甄嬛,更恨皇帝,这些人都是罪魁祸首,他们害死了宜修,更害死了自己。实名制下毒让雍正大怒,他当场就抓住了剪秋,势必要将这个歹毒的女人处死。这个时候的剪秋没有哭喊着求饶,而是对雍正对抗:娘娘是你的妻子啊,你怎么能不信她呢?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16)

是啊,宜修做了多少坏事,那都是板上钉钉,罪无可恕。可宜修背后的那些辛酸和委屈,又有谁来替她伸冤呢,只有剪秋了。主仆一场,终究是两两消散,宜修的悲剧在剪秋的眼中落下了帷幕,剪秋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了剧中人,这才是这个角色真正的悲凄所在。

甄嬛传宜修跟剪秋说头疼(难怪宜修皇后一生无子)(17)

也正如剪秋所言,雪崩了,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宜修是如此,她亦是如此。那些宜修说不出的恨与怨,剪秋全说尽,然后他们便可在地府相遇,也不枉他们今生相依相伴一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