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太庙从祀勋臣有哪些人(清代从祀孔子庙庭的三位名臣)
历代太庙从祀勋臣有哪些人(清代从祀孔子庙庭的三位名臣)张伯行在任期间,忧国忘家,关心百姓疾苦,廉洁自律,重视河道治理,重视文化教育,政绩卓著,福建、江苏、山东等地百姓为张伯行建祠供奉。清光绪初年,张伯行从祀孔子庙庭。张伯行 (公元1652—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清河南仪封 (今河南兰考县) 人。康熙二十四年 (公元1685年)进士,后考授内阁中书舍人,旋改中书科中书;康熙三十八年,为河道总督张鹏翮举荐管理河务,成绩斐然;后历任山东济宁道,江苏按察使;以为官清廉著称,受到康熙帝表彰,擢为福建巡抚,后调任江苏巡抚;康熙五十四年,入直南书房,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会试副考官,户部侍郎兼管国家钱币、仓场,会试副考官,被康熙皇帝赞为“天下清官第一”,并赐“布泽安流”、“廉惠宜猷”匾额;雍正元年 (公元1723年),任礼部尚书,雍正帝赐“礼乐名臣”匾额;卒于任上,谥清恪。著有《朱子语类辑略》、《广近思录》、《濂洛风雅》,《道统录》、《学规
整理/图:马东明
清代从祀孔子庙庭的三位名臣
清代“第一醇儒”陆陇其
陆陇其(1630—1692),浙江平湖人,原名龙其,后改为陇其,字稼书,清初著名循吏和理学家,著有《困勉录》、《读书志疑》、《三鱼堂文集》、《松阳讲义》等书,后世学者称其为当湖先生。陆陇其为政以民为本,政绩显著,情操廉介,尽忠职守,享有“天下第一清廉”之美誉;为学尊朱辟王,以实补虚,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是对清初学术与政治产生过广泛影响力的“学者型官僚”和“尊朱辟王”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享有“醇儒第一”的盛誉,是清代第一位入祀孔子庙庭的儒者。
陆陇其,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补授直隶灵寿知县,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离任灵寿调任京官,在灵寿任知县达7年之久。灵寿也是陆陇其为官时间最长、耗费精力最多的地方。陆陇其在灵寿任知县期间,察民情、勤民政、减赋役、筑河堤、修县志、葺学宫、兴学风、著讲义,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灵寿的教学讲义后被整理为著名的《松阳讲义》,是清代乃至现代研究《四书》的经典;主持编修的《灵寿县志》(由陆陇其修,傅维枟纂),至今仍是全国各大图书馆、档案馆保存最多的一本名志。离任时,只带着几卷图书和妻子的织布机,当地民众扶老携幼,泣留不得。
灵寿百姓为纪念陆陇其,在县城和慈峪镇等地建有陆公祠、陆邑侯去思碑和陆公书院。陆陇其成就了灵寿,灵寿也成就了陆陇其,堪称灵寿建县2000多年来第一县令。
清代“礼乐名臣”张伯行
张伯行 (公元1652—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清河南仪封 (今河南兰考县) 人。康熙二十四年 (公元1685年)进士,后考授内阁中书舍人,旋改中书科中书;康熙三十八年,为河道总督张鹏翮举荐管理河务,成绩斐然;后历任山东济宁道,江苏按察使;以为官清廉著称,受到康熙帝表彰,擢为福建巡抚,后调任江苏巡抚;康熙五十四年,入直南书房,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会试副考官,户部侍郎兼管国家钱币、仓场,会试副考官,被康熙皇帝赞为“天下清官第一”,并赐“布泽安流”、“廉惠宜猷”匾额;雍正元年 (公元1723年),任礼部尚书,雍正帝赐“礼乐名臣”匾额;卒于任上,谥清恪。著有《朱子语类辑略》、《广近思录》、《濂洛风雅》,《道统录》、《学规类编》、《正谊堂文集》《唐宋八大家文钞》等。
张伯行在任期间,忧国忘家,关心百姓疾苦,廉洁自律,重视河道治理,重视文化教育,政绩卓著,福建、江苏、山东等地百姓为张伯行建祠供奉。清光绪初年,张伯行从祀孔子庙庭。
清代“理学名臣”汤斌
汤斌生于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河南睢州人,是实践程朱理学的倡导者,为官清廉,体恤民瘼,弊绝风清,政绩斐然,完美地实现了理学传统的学习和实践,被尊为“理学名臣”;学贯经史子集,提出“朱王合一、返归本旨”等思想,《清史稿》赞其深追二程之学,经典著作《洛学编》,堪称清代理学家集大成者。顺治十二年(1655年),汤斌出任陕西潼关道员,抚军安民,生活俭朴,三餐多汤,百姓誉为“三汤道台”“汤青天”;康熙年间,出任江苏巡抚,镇天下首富之省,生活依然俭朴,每餐都有一道豆腐,百姓誉为“豆腐汤”;升任礼部尚书后,冬以破羊皮袄御寒,博得“羊裘尚书”美誉;严格要求家属,夫人马氏以旧棉衣取暖,长子汤溥买鸡入餐,被责令跪诵《朱子家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汤斌在工部尚书任上病逝,家财唯有俸银八两,竟不足入殓之费,友人赠赙仪二十两才得以入土。
“桐城学派”鼻祖、“布衣宰相”方苞盛赞:国朝语名臣,必首推睢州汤公。雍正十年(1732年),入祀贤良祠;乾隆元年(1736年),谥号文正;道光三年(1823年),从祀孔子庙庭。
小评:
清代,从祀孔子庙庭的三位名臣的相同点:以民为本,清贫为官,尽忠职守,政绩显著;重教兴学、教化百姓,著书立说、自成一家,泽被后世,深受民间爱戴而建祠供奉。不同点:名臣张伯行、汤斌皆位居重职,或巡抚地方,或尚书中枢;陆陇其,为官多为知县、按察使、御史等职,能与两重臣同列,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入祀孔子庙庭的儒者,显得犹为难能可贵。
资料来源:
孔学堂网站、中华典藏网站、江苏省纪委网站等
崔金山《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