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洞文化体验(探索隐秘的防空洞穴)
防空洞文化体验(探索隐秘的防空洞穴)现场民防专家介绍道,蛇山人防工程形成今天的规模,前前后后花了近50年。改革开放以来,蛇山防空洞靠近司门口附近,曾经开辟为有名的黄鹤楼地下商场,这里商品琳琅满目。今日(10月17日)9时,30名小记者在武汉蛇山人防工程门口集合,在民防专家的带领下,和父母一起探秘防空洞穴。大伙先是穿过三道防护门,再顺着一条下坡通道往下走了十分钟才来到蛇山防空洞正中央,这是一条长约2公里巷道,向西可到解放路,向东可至民主路。抬头可见弧形的房顶,四周水泥墙斑驳,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房间,不同房间外墙上标有铭牌注明使用途径。地处江汉平原的武汉,地下空间却纵横着许多防空洞。“防空洞”即“人民防空工程”,它是修建在地下的,用来防备空袭减少损害而挖掘的地下专业工程。抗战期间,武汉饱受空袭之苦,全民参与“深挖洞”。到了新世纪,防空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印记,有的成为了人们纳凉的好去处,有的成了熙熙攘攘的地下商场,有的成了国家级实验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张理晶 刘喆
摄影记者 邹斌
视频剪辑 邹斌
通讯员 文翔
地处江汉平原的武汉,地下空间却纵横着许多防空洞。“防空洞”即“人民防空工程”,它是修建在地下的,用来防备空袭减少损害而挖掘的地下专业工程。抗战期间,武汉饱受空袭之苦,全民参与“深挖洞”。到了新世纪,防空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印记,有的成为了人们纳凉的好去处,有的成了熙熙攘攘的地下商场,有的成了国家级实验室……
10月17日上午,楚天都市报小记者团联合武汉市民防办公室共同举办探访人防工程活动,30名小记者在家长的带领下探访了位于蛇山下的防空洞,了解武汉防空洞的前世今生。
30名小朋友探洞寻找应急工具
今日(10月17日)9时,30名小记者在武汉蛇山人防工程门口集合,在民防专家的带领下,和父母一起探秘防空洞穴。大伙先是穿过三道防护门,再顺着一条下坡通道往下走了十分钟才来到蛇山防空洞正中央,这是一条长约2公里巷道,向西可到解放路,向东可至民主路。抬头可见弧形的房顶,四周水泥墙斑驳,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房间,不同房间外墙上标有铭牌注明使用途径。
现场民防专家介绍道,蛇山人防工程形成今天的规模,前前后后花了近50年。改革开放以来,蛇山防空洞靠近司门口附近,曾经开辟为有名的黄鹤楼地下商场,这里商品琳琅满目。
“民防洞可以防地震吗”“如果有核武器来了,我们躲在民防洞就安全吗?”“这个和电影里看见的地道有什么区别?”“防空洞不容易被破坏吗?为什么会这么坚固?”在民防专家仔细地给小记者们讲解蛇山民防洞概况后,小记者们纷纷举手提问。针对小记者们提出的提问,民防专家给与了解答。
活动现场最受小记者关注的活动当属探洞寻宝。为了增强小记者们对防空应急知识的了解,防空洞的一些房间内分布了各式应急工具,有灭火毯、手摇式手电筒式收音机、多功能工具锤、紧急呼叫口哨、防磨手套、救援绳等应急工具。小记者们每5个人分成一组,分别寻找一样物品,将对应物品找齐后,再在指导老师帮助下,组成一个完整的应急包。随后,现场一名指导老师为孩子们一一讲解每个应急工具如何使用。
今年6岁半的孟代宸找寻的目标物是哨子,他和妈妈两个人借着手机灯光,在不同房间和巷道内穿梭,最终和小伙伴们集齐了口哨 “这个很有意思,第一次学习应急知识。”孟代宸说。市民胡女士跟在女儿熊梓凝旁边为她拍照记录下每个环节,“我们都是第一次来体验防空洞,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是一次学习机会,了解防空洞前世今生,我和女儿都上了一堂爱国教育课。”市民胡女士告诉记者。
抗战时期武汉饱受空袭之苦
全城市民参与“深挖洞”
据《武汉市志军事志》记载,武汉最早的防空洞建于1936年2月,在汉口梅神父路(今江汉北路),是武汉市第一个防空地下室,面积约40平方米。
据《武汉市志》记载,从1937年8月21日,日本战机开始轰炸武汉。至1938年10月25日沦陷,全市共遭日机空袭72次(汉口31次、武昌32次、汉阳9次),日军投弹3080枚,炸死1651人、伤3147人,炸毁房屋3437栋(汉口554栋、武昌1359栋、汉阳1524栋)。当时在民众中流传着“有乡的回乡,无乡的借乡,借不到乡的,就只有跳江”说法,这就是武汉“有城无防”的真实写照。
为此,武汉市开始加快修建防空洞。1937年8月至1947年,武汉市修建防空壕(洞)武昌有76个,可藏7000余人;汉阳有16个,可藏2万余人;汉口有144个,加上公私地下室、坚固房屋底层68个,可藏4.7万余人。
到了70年代,全市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开展了全民性的“深挖洞”运动。这一时期,武汉建设了蛇山、龟山、凤凰山等人防工程。后来,周恩来总理提出“人防工程建设,要平战结合”,武汉打造了新华地下商场、黄鹤楼地下商场等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即战时防空洞可以保护人们安全,储藏战时物资,而在和平时期也可以服务人们生活。
今年73岁家住湖北剧院附近的骆爹爹对黄鹤楼地下商场印象深刻,他的妻子曾在此处开店做服装生意。“那里是蛇山防空洞,冬暖夏凉,从司门口解放路进入,洞非常深,一进门左边就是呈阶梯式的柜台,每个柜台大概一米多点,小百货、服装什么都有,十分热闹。”骆爹爹回忆道。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平时还有哪些用途的人防工程?据武汉市民防专家介绍,小区的地下停车场最常见。目前,全市90%的人防工程已被广泛开发为商业、餐饮、生产、科研教学、停车、纳凉等场所,形成了全方位、多门类、多项目开发利用的格局。
这座防空洞成为“世界引力中心”
“在这所大学还有最好的防空设备,有因山凿成的防空洞,既深且大,也有高射炮阵地环列在四周。但却不曾遭受过一次轰炸。尽管对于武昌城是炸得那样频繁,而每次敌机的航路又都要经过这所大学的上空。”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来汉开展抗日宣传,曾在珞珈山居住过的他在其回忆录《洪波曲》这样记录武汉大学防空洞。位于珞珈山西边一座建于70年末80年初的防空洞在2009年改造成为了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国家级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贾剑钢告诉记者,这间实验室目前主要由该校测绘学院用于开展地震监测实验,目前主要给学生实习。
“防空洞恒温、抗干扰比较好,适合做实验室。”贾剑钢介绍道。同样将防空洞改造成为实验室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下防空洞实验室在2018年测出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G值。
1983年华中科技大学准备建造一个引力实验室,由于引力实验对恒温、外界干扰,震动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决定在喻家山下的防空洞开展研究。这一决定也得到了武汉市民防办的支持,认为可以做到战闲结合。于是,这座位于华科北面的喻家山山腹中的防空洞得以进行改造,防空洞深处是两间被命名为“山洞测G实验室”的场所。1998年,中科院院士罗俊发表的牛顿万有引力常数的测量结果震惊世界。如今这个山洞实验室已经成为了享誉世界的“世界引力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