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赵德芳历史上有其人吗(赵德芳何许人也)
八贤王赵德芳历史上有其人吗(赵德芳何许人也)赵德昭,字日新,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出阁。按照惯例,皇子出阁就要封王,宋太祖以其幼小,采取了慢慢来的办法,只给了德昭一个贵州防御使的虚衔。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封其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德昭的权力这才慢慢大了起来。就在他引颈翘盼王位时,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晚间,赵匡胤突然死去,封王的事情由此搁置起来。从他所处的时代和身份来分析,还是要在宋太祖的儿子群中寻找,找来找去也只有赵德昭了。赵匡胤共生了四个儿子,老大德秀、老三德林都死得很早,老二德昭活得长些。他有没有管皇帝的本事?不妨来看看他的老底儿。赵德芳,《宋史·宗室传》中确有其人。太祖赵匡胤第四子,生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初封秦王,开宝九年,十八岁时离开朝廷,授贵州防御使,不久又改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冬,加检校少尉,又过了三年再想给他升官,却不幸患病死去,年
赵德芳是谁?有些人对他可能不太熟悉。倘若说起能管皇帝的“八贤王“来,就会想到这个权力无边又颇多善举的老好人。此公经常出入于传统戏剧舞台,相貌堂堂,怀金垂紫,敢于仗义执言,又不失诙谐机智,平时周旋于皇帝和大臣们之间,尤爱涉足于是非争斗之地,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支持正义的一方取得胜利。
比如在传统刚《清官册》里,他大胆举荐寇准为“双天官”,巧妙地审理了潘、杨两家的大案;在《门斩子》里,他多管闲事,不怕得罪操着生杀大权的杨元帅,顺利保出了小将杨宗保;他在北宋初期,就以这样的持殊身份活跃于政治舞台。
不要说奸臣国贼怕他,就是主宰一切的皇帝,也要惧他三分。赵德芳一生历经太宗、真宗、仁宗三个朝代,与许多名臣良将都有亲密来往,简直就是真理的代言人和正义的化身。
稍有历史常识的都明白,有宋一代,并无这种能管皇帝的特权人物,也不存在救危解难的超级权威。这样一来,“八贤王”的来历就成了问题:赵德芳究竟何许人也?他到底有什么本领?为什么会衍生出这么些很有影响的历史故事?
赵德芳,《宋史·宗室传》中确有其人。太祖赵匡胤第四子,生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初封秦王,开宝九年,十八岁时离开朝廷,授贵州防御使,不久又改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冬,加检校少尉,又过了三年再想给他升官,却不幸患病死去,年仅二十三岁。
从其生平可以看出,赵德芳只是接二连三地接受虚衔,不停地来回调动,实际没有什么具体工作。他死的时候,杨业还活在世上,六郎杨延昭也不曾去告御状。寇准那年刚中进士,县令没当够一年,怎会受到赵德芳的破格提拔?更可笑的是,赵德芳死的时候包拯尚未出生,又怎能帮他去断案呢?看来这个赵德芳与戏剧中的赵德芳相差甚远,他不是什么“八贤王”,也没办这么多好事。
那么,这个“八贤王”到底是谁呢?又是怎么装扮成这个样子?
从他所处的时代和身份来分析,还是要在宋太祖的儿子群中寻找,找来找去也只有赵德昭了。赵匡胤共生了四个儿子,老大德秀、老三德林都死得很早,老二德昭活得长些。他有没有管皇帝的本事?不妨来看看他的老底儿。
赵德昭,字日新,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出阁。按照惯例,皇子出阁就要封王,宋太祖以其幼小,采取了慢慢来的办法,只给了德昭一个贵州防御使的虚衔。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封其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德昭的权力这才慢慢大了起来。就在他引颈翘盼王位时,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晚间,赵匡胤突然死去,封王的事情由此搁置起来。
赵德昭虽然没有戴上王冠,他却有很大权力。从史料记载看,此人聪明英武,腹有韬略,深受乃父的喜爱,“赐金铜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这可以看作是种特权,然而特权也有界限,只让他对付不法之“属”,恐怕不能去管皇帝。
按照“父位子承”的定制,赵匡胤死后,没有封王的赵德昭也应荣登大宝,可是他的叔叔赵光义捷足先登,抢了他的宝座,是为太宗皇帝。
为了照顾这位皇侄的情绪,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 赵德昭被提升为京兆尹,成为权力很大的京师卫成司令,不久又加封其为武功郡王,并诏令德昭与齐王赵廷美(宋太宗之弟)“自今朝会宜班宰相之上”。尽管给他提升了地位,但仍未达到管皇帝的地步。
相反,这位徒有其名的卫成司令倒是惨死在宋太宗手里。太平兴国四年,赵德昭随太宗皇帝出征幽州,一天夜间,军中自相惊扰,引起一番混乱,竟然不知太宗去向,有人提议请立德昭为帝。不等德昭明白是怎么回事,宋太宗又平安返回军中,并很快听说另议立帝的消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但太宗皇帝未露声色,赵德昭也没当一回事儿。
班师回朝以后,他向太宗建议按功行赏,本是例行公事,想不到触怒了太宗,他阴阳怪气地说道:“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听罢,知道皇帝对他起了疑心,随即默默退朝,越想越觉得可怕,与其不得善终,不如自己及早安排,回到家里便自刎而死。赵德昭死后,宋太宗又惊又悔,抱着侄子的尸体哭了一阵,后来追封为魏王,再改封燕王,并无“八贤王”的封号,而且他也远远没有达到能管皇帝的标准,显然赵德昭也不是传说中的“八贤王”。
从以上情况来看,不论是赵德芳还是赵德昭,都没有“八贤王”的头衔,可是在传说中为什么会赋予他们能管皇帝的特权?
有一出《贺后骂殿》的传统剧目说到了这个问题。赵匡胤在“烛光斧影”里死后,引起了贺皇后的怀疑,她让儿子德昭去找赵光义质问。光义听了大怒,传命斩杀德昭,德昭愤而撞死。贺后讯拉着幼子德芳,走上金殿痛斥光义,将他比作古时的赵高、曹操,骂了个痛快淋漓。赵光义自知理亏,被迫当面谢罪,当场踢给德芳“尚方宝剑”,封其为“八贤王”,宣称能“管皇帝”。这种非同一般的特权,是贺后骂殿“骂”出来的。
历史上本来没有贺后骂殿之事,这种说法显然是艺术虚构,然而也有一些根据。贺后即孝惠皇后,开封府人氏,后晋右子牛卫率府贺景思长女。她在开运元年(公元944年)嫁给赵匡胤为妻,称得上太祖的原配夫人。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追册为皇后。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谧为孝惠皇后。贺后性情贤淑,恭行礼法,可惜她没有当过真正的皇后,在赵匡胤称帝前两年患病死去,年仅三十岁。
她生了儿子赵德昭,还生了两个女儿。而赵德芳在贺后死去的第二年才出生,其母亲为孝章皇后宋氏。正是这位宋皇后在赵匡胤死后,想让儿子赵德芳继位,她当时曾指使内官王继恩、程德玄去召德芳。
但这两个人害怕得罪实权人物赵光义,直接向赵光义报告了情况,光义直趋内廷,要找嫂子的麻烦。宋后知道事情有变,一时慌了手脚,急忙改口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皇帝)。”赵光义毫不谦让,遂以皇帝的口气说:“共保富贵,勿忧也。”当场承诺给嫂子一家许多好处。宋氏性情柔弱 不敢得罪这位小叔,只好由他摆布。这大概就是戏剧、演义小说中“八贤王”赵德芳特权的由来。
这里应该说明,赵德芳没有当上皇帝,并非是他叔叔篡位,而是由于乃父遵从其母杜太后的遗训,把皇位让给了赵光义。杜太后即昭宪皇后,她是一位颇有见识的女子,懂得“为君难”和治国得其道可保住皇位的道理。
她看到了后周七岁小皇帝柴宗训丢失政权的局面,对于幼子继位十分警惕。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患了重病,临死前,她把赵匡胤及枢密直学士赵普召到床前,对赵匡胤说:“你在‘百岁”以后,应当传位给你弟弟光义,光义死后传位给光美,光美死后再传位德昭,能立年岁大的人当皇帝,此为社稷之福也。”
宋太祖哭着领受,接着令赵普执笔,约誓为书,再由赵匡胤、赵光义画押,把这份遗嘱“藏之金匮”。赵匡胤去世以后,皇位传给了弟弟光义,所以赵德芳没有当上皇帝,是他奶奶的既定方针,赵光义转而给侄子某些特权,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还有人认为,“八贤王”的许多事情都同杨家将联系在一起,而杨家将的辉煌期又在太宗一朝,所以这个“八贤王”不是赵匡胤后代,而应在赵光义的儿子群中去找。赵光义共有九个儿子,大都平庸之辈,只有老八赵元俨稍稍好些。《宋史》说他“少奇颖,太宗特爱之。每朝会宴集,多侍左右。”看很受太宗皇帝的宠爱。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在二十岁那年就有了封号,“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宫外称为八王”,很有一些名气。宋人沈淑的《谐史》称他“生而颖悟广颗丰颐,凛不可犯,名闻外夷”。宋仁宗庆历年间,元俨被封为燕王,因其威望著于北边,凡契丹燕蓟等地小儿啼哭,“其家必惊之日:八大王来也”儿啼即止”。可见有多厉害。
然而看看《宋史》的记载,似乎又不是这般模样。比如赵元严疏于管家,他的侍婢失火,差点儿烧了皇宫,后来被追究领导责任,受到真宗的降职处分。以后每见到皇帝,都沉痛地检查这一过失,竟然又引起真宗对他的怜悯,改封其为彭王,进太保。同时又说他“平生寡嗜欲,惟喜聚书,好为文词,颇善二王书,工飞白”。从《宋史》的这些记载看,这位八王爷倒像一个恭谨慎行的书法家,不是敢于仗义执言、爱管闲事的特权人物。
同时,他的名字与赵德芳也无任何联系,更何况他与杨家将、寇准等也不见有什么交往。因此,这位赵元俨虽然排列第八,但他决不是什么“八贤王”。
此人既然不是能管皇帝的人物,再从真宗、仁宗、英宗这几个皇帝的子倒辈里去找,然而也难对号入座。
那么,这种虚张声势的说法究竟从何而来呢?从戏曲史料看,有关“八贤王”赵德芳的故事,大约在元代已经出现。如孤本元明杂剧《八大王开诏救忠臣》,就已有了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明嘉靖年间 熊大木在他的小说《北宋志传》中出现了“八王”的称谓,到《贺后骂殿》时,才正式称为“八贤王”。如果按照戏剧和演义小说中的要求,在宋代历史上根本找不出这样一个人来。这位能管皇帝的“八贤王”,完全是一位虚构的艺术形象。
可是,为什么要代代相因地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有人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杨家将故事的发展演变看,皇帝昏庸,奸臣势大,要使忠良有个好的结局,需要有个正面的铁腕人物加以斡旋或遏制,这样的人只能在皇亲宗室中去找,于是就出现了有戏剧色彩的“八贤王”。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崇敬忠良,惩治权奸的心理要求,也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和复杂,矛盾冲突更加激烈和富于戏剧化。这既是人们普遍的希望,也是文艺作品的要求,很容易出现这么一个艺术形象。
二是由于赵光义占了侄子的皇位,人们对赵匡胤儿子们寄予深深的同情,恰好历史上有孝章皇后母子获得特权的说法,也有赵德昭自杀而死的记载,一些民间艺术家大胆改动了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从而塑造了一个不是赵德芳的赵德芳,给他戴上了“八贤王”的头衔,并让他轻轻松松管住皇帝。
不管这种改动是否合乎常理,是不是能经得住推敲,
总之,从“八贤王”的故事看,多少有些历史依据,这才使人觉得史有其人,人有其事,事有所本。本来是子虚乌有的“八贤王”,才能鲜鲜活活地存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