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明几个皇帝谁比较有作为(南明弘光朝廷覆灭中)

南明几个皇帝谁比较有作为(南明弘光朝廷覆灭中)马士英,结局:殉国清军兵临城下,钱谦益不顾大雨率众开城向多铎投降。多铎下令剃发易服,钱谦益忽然觉得头皮很痒出门去,回来的时候已经剪了头发、梳好辫子,就是这么洒脱。后来良心发现,私下里参与反清复明那就是后话了,仅靠钱谦益在南明时期的表现,历史罪人无疑了!东林党为了党派之争,联合南明军阀左良玉发动“清君侧”,此时清军也三路大军杀向南京,覆灭只在眼前。阮大铖的入仕激化了与东林党的党派之争,且身为兵部尚书没有任何作为。清军渡过钱塘江的时候,阮大铖降清。钱谦益,结局:降清钱谦益在明史上比较有名,因为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和她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竟说“水太冷”拒绝柳如是的提议。钱谦益一向擅长见风使舵,南明立国之初议立监国,东林党因为党派需要坚决立潞王,钱谦益作为东林党领袖之一到处在南京城内游说。等到福王朱由崧依靠军镇继位,钱谦益转而为马士英歌功颂德,借以逃避报复,并力荐阮大铖入仕,巴结马士

历史罪人,顾名思义,是指破坏国家安定与和平,破坏民族统一,给人民造成经济损失或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权的人。历史罪人的待遇只应该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到后世的无情鞭挞。明朝灭亡以后,清军入山海关时士兵数量约10万,吴三桂投降的明军约5万,与李自成激战后盘踞北京的满汉清军不到15万。

这十几万清军后来不仅占领了大顺的都城西安,更是兵不血刃进入了南京。豫亲王多铎在给多尔衮的奏报中写道,南明投降的总兵有23员,副总兵47员,马步兵23.8万人。可想而知南明弘光朝廷灭亡时,产生的历史罪人有多少。南明四大镇江加左良玉部兵力超过30万,居然向兵力远不如南明的清军投降,这也是明朝灭亡时的一大奇观。

南明几个皇帝谁比较有作为(南明弘光朝廷覆灭中)(1)

阮大铖,结局:降清

阮大铖早年因上疏弹劾东林党,被东林党报复下野,但是他举荐的马士英,在弘光朝廷的建立中拥立福王,居于拥立首功位列东阁大学士。马士英为了报恩,将阉党阮大铖破格录用,并举荐为弘光朝廷的兵部尚书。但阮大铖并没有军事才能,反而喜欢编戏曲,政治上打击报复东林党人士。

东林党为了党派之争,联合南明军阀左良玉发动“清君侧”,此时清军也三路大军杀向南京,覆灭只在眼前。阮大铖的入仕激化了与东林党的党派之争,且身为兵部尚书没有任何作为。清军渡过钱塘江的时候,阮大铖降清。

南明几个皇帝谁比较有作为(南明弘光朝廷覆灭中)(2)

钱谦益,结局:降清

钱谦益在明史上比较有名,因为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和她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竟说“水太冷”拒绝柳如是的提议。钱谦益一向擅长见风使舵,南明立国之初议立监国,东林党因为党派需要坚决立潞王,钱谦益作为东林党领袖之一到处在南京城内游说。等到福王朱由崧依靠军镇继位,钱谦益转而为马士英歌功颂德,借以逃避报复,并力荐阮大铖入仕,巴结马士英。

清军兵临城下,钱谦益不顾大雨率众开城向多铎投降。多铎下令剃发易服,钱谦益忽然觉得头皮很痒出门去,回来的时候已经剪了头发、梳好辫子,就是这么洒脱。后来良心发现,私下里参与反清复明那就是后话了,仅靠钱谦益在南明时期的表现,历史罪人无疑了!

南明几个皇帝谁比较有作为(南明弘光朝廷覆灭中)(3)

马士英,结局:殉国

马士英作为地方官员本来没有机会参与拥立,但是首席大臣史可法上门来商议,马士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两人商议立桂王为南明监国。万万没想到福王眼见皇位不保,自己私自与镇将联络,以军队作为后盾。马士英感觉大局已定,于是见风使舵拥立福王朱由崧,并一举击败史可法,成为南明的内阁首辅。

不过马士英作为首辅却没有为国为民,反而因为阮大铖与东林党斗得火热,完全不顾北方逐渐被清军占领。清军兵临城下时,马士英与弘光帝、阮大铖等人私自出逃,将百官、百姓与南京城拱手送给清军。马士英虽然能力保南明君主,但总是先维持自己在朝廷的统治地位,对大臣的正确言论视而不见,导致弘光朝廷仅存在了一年。马士英在浙江失败后削发为僧,被俘后英勇就义。

南明几个皇帝谁比较有作为(南明弘光朝廷覆灭中)(4)

史可法,结局:殉国

史可法被很多人称为民族英雄,但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堪称历史罪人。崇祯自缢后,史可法成为南京的首席大臣,在明知福王继位最符合法理的情况下决心拥立桂王,福王不得不依靠军镇继位。但是军镇仅靠拥立皇帝就飞黄腾达,不屑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史可法的犹豫不决,导致南明弘光朝廷立国之初就很畸形。

其次作为四大军镇的督军,史可法毫无作为。清军占领北京后有长达半年的统治不稳定时期,山东、河南纷纷脱离大顺陷入权力真空期,此时率军北伐一战可定。但是史可法以缺乏粮饷为由拒绝出兵,甚至派出使者与清军联络,希望与清军联合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这种想法未免过于荒诞。

当清军进入西北消灭农民军时,史可法甚至有些幸灾乐祸,但是很快清军三路南下,而史可法麾下的军镇纷纷投降,史可法本人仅带一支偏师据守扬州。扬州城坚守不到一天就被攻破,史可法拒绝投降而被杀。史可法有两个优点,为官清廉与以身殉国,除此以外,史可法的许多错误直接导致了南明弘光朝廷的灭亡。史可法在平时可能是一个清官,在战时起反作用,还不如把位置让给有眼光的人。当时殉国者也有很多,史可法出名只是因为官大,事实上是非常误国的!

最后依然是求个关注,持续更新南明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