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幽王上朝宣王不解其意,问于群臣。公元前782年,第十一朝天子,周宣王静暴毙身亡。周宣王生前,曾与姜戎大战于千亩,被姜戎打败。于是宣王便征兵于太原,欲要重整旗鼓,以报千亩之败。回宫的路上,宣王遇见一红衣小儿拍手唱着歌谣: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服,几亡周国。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1)

褒姒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话说周王朝自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子牙垂钓渭水,武王伐纣灭商,即天子位至今,历经三百年兴衰。

公元前782年,第十一朝天子,周宣王静暴毙身亡。

周宣王生前,曾与姜戎大战于千亩,被姜戎打败。于是宣王便征兵于太原,欲要重整旗鼓,以报千亩之败。回宫的路上,宣王遇见一红衣小儿拍手唱着歌谣:

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服,几亡周国。

宣王不解其意,问于群臣。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2)

幽王上朝

太宗伯召虎解释道:“檿,乃山桑木,可以做弓,故称之为“檿弧”;箕,是一种草木名,可编织成箭袋,故称之为“箕服”。依臣愚见,“檿弧箕服”预兆国家恐有弓矢之变”。
太宰仲山甫说道:“弓矢乃国家用武之器。今大王征调太原百姓来对抗犬戎,若兵连不解,恐有亡国之患”!

太史伯阳父也提醒道:日没月升,阴进阳衰,预示今后有女主乱国呀

为了防止日后有“弓矢之变”,宣王便下令,不允许民间私自制造弓箭,有违令者,杀无赦。

却说宣王死后,太子宫湦继位,是为幽王。幽王生性暴戾寡恩,动静无常,荒淫无度。竟然在宣王丧葬期间,目无周礼,沉迷酒色,与宫女在宫中嬉戏打闹,对先王之死全无哀戚之心。

幽王继位后不久,泾、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山崩地裂。

大夫赵叔带、褒珦等一班忠臣,纷纷劝谏。

只见大夫赵叔带劝谏幽王道:臣以为,国之兴旺不在天,而在人;,天降灾异,不过是在警告世人。大王若能敬天克己,修政安民,自然就会天护神佑,化险为夷。要是继续不理国政,崇任佞臣,那......

注:赵叔带,周朝大夫,被罢官免职后去了晋国,成为了晋国大夫赵氏之祖,随晋文公重耳流亡的赵衰、辅佐晋国代国君的赵盾以及赵氏孤儿赵武,都是赵叔带的后裔。春秋末期的“三家分晋”,赵国便成为了战国时期的诸侯王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3)

赵叔带

佞臣虢石父一听,知道赵叔带有意指向自己,便打断了赵叔带的话,说道:“赵叔带这两句话有对大王不敬之意”。

幽王便将赵叔带免除了官职,轰出了镐京。大夫褒珦见状,也急忙上前劝谏。也被幽王割去了舌头,关入了大牢。对佞臣虢石父却是一番夸赞。

幽王自从登基以来,荒于朝政。任用善于溜须拍马、阿谀逢迎的虢石父为政。

宣王时期的许多老臣,却因此而死的死,亡的亡,有罢免的,有告老还乡的。

却说幽王看着先王留下的宫女,个个年老色衰,便有了选美之念。便命令虢石父带头,广搜天下美女,以充后宫。可是数月过后,虢石父所搜刮而来的民女,没有一个能打动周幽王的。

话说褒珦之子褒洪德,自从父亲被囚禁大牢以后,一直在找机会搭救其父。听说幽王正在选美,便也开始留意身边的美女。

这一天,洪德在褒国乡间行走,无意间看到一美貌女子在河边洗衣服。这女子虽然是村野装束,但生的是天生丽质,国色天姿。褒洪德便将这个美女带回了家。

之后便一步步教以礼数、食以膏粱之味,饰以文秀之衣,香汤沐浴,送到了镐京。

幽王见到褒姒后,喜出望外:“近日虽四方美女贡献不绝,但都不及褒姒的万分之一”。

幽王当即就赦免了洪德的父亲褒珦。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4)

周幽王

自此,幽王与褒姒是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一连十日不朝。

那这个褒姒是何许人也?又为什么叫褒姒呢?

据说先王手下有一位宫女,未曾同居便孕得一女。此事被姜后知道后,认为此女乃是不祥之物,又恐国人知晓。便悄悄的命人用草席包裹,扔到了二十里外的清水河中。后来被褒国的一户姒姓人家给捡走了,之后这名褒国的姒姓人家,便为其取名叫褒姒。

话说幽王自从得了褒姒之后,瞒着王后,居之琼台,迷恋其色,一连三月之久,都没去过申后之宫。申后知道后,不胜其愤,径直来到琼台。正巧遇到褒姒和幽王在散步,于是就上前数落褒姒不来朝见,不顾嫡妾之分。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5)

申后

褒姒仗着有幽王宠幸,表情不屑一顾,自此和申后不和。太子宜臼得知此事后,为了替母亲出气,便屡次三番的找褒姒的茬。

却说褒姒,自从进宫以后,一日都未得安宁。先是受到申后的排挤,紧接着又受到太子和大臣们的找茬,所以褒姒终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从未开颜一笑。

幽王为了取悦于褒姒,先是废掉了申后,立褒姒为王后;随后又驱逐了太子,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新的太子。按理说,这样的事放到谁头上,都会高兴地不得了,可褒姒依旧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这可愁坏了周幽王:“寡人贵为天子,天天哄你,逗你,却从未见你笑过,你不笑,寡人也跟着难受啊”。

于是幽王就发布号令:有谁能博得褒后一笑者,赏赐千金。

这时候,佞臣虢石父就献了一计:“大王不妨起驾骊山,在骊山点起烽火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王后若见到连接疆土的烽火,一个个点起来的壮观景象,她能不笑吗”?

“好主意,王后若是笑了,我定要赏你千金!”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6)

烽火戏诸侯

烽火台是古代设置的一种紧急救援设施,通过点燃烽烟,可以把消息迅速传递给远方诸侯,从而告知周天子有难。

幽王便依据虢石父之计,带着文武大臣,齐聚骊山烽火台下,准备点燃烽火。

司徒郑伯友对着幽王大声说道:难道非弄他个亡国才能明白吗?

郑伯友,是郑国开国国君郑武公的爹,春秋小霸郑庄公的爷爷。

幽王最终没有听取郑伯友的劝谏,执意要点燃烽火。只见周幽王一声令下,给我点!

刹那间烽烟滚滚,直冲云霄,各路诸侯看到烽烟,以为镐京有变,一个个领兵点将,浩浩荡荡杀奔骊山而来。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7)

诸侯连夜赶来

当各路诸侯陆陆续续来到骊山脚下时,却看到幽王和褒姒坐在骊山烽火台上,享受着山珍海味,欣赏着莺歌燕舞。各路诸侯面面相觑:“这哪里是有乱啊,这分明是玩儿我们呢!”

褒姒看到各路诸侯劳师动众、兵临城下,一副副诚惶诚恐、狼狈不堪的样子,禁不住大笑了起来。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8)

千金一笑

这便是著名成语典故“千金一笑”,也叫“千金买笑”的由来。

当然,历史上共有著名的“亡国三笑”,分别是:夏桀妺喜的“裂缯之笑”,商纣妲己的“炮烙之笑”,以及周幽王褒姒的“烽火之笑”。

却说申国国君申侯,闻知女儿申后被废,太子宜臼被逐,便上书给幽王。不料幽王不但不听,反而在佞臣虢石父的撺掇下,欲要削去申侯之爵,并扬言要发兵讨伐申国。

申侯得知消息后,不胜其忿。连夜向西戎借兵一同伐周,来了个“先发制人”。

幽王见犬戎来犯,急忙令虢石父派人点燃烽火。不曾想到,各路诸侯看到烽烟,以为周幽王又是在跟自己开玩笑,没有一个愿意来发兵来救的。

最终,西戎攻破镐京,烧杀抢掠,将王城洗劫一空。佞臣虢石父、昏君周幽王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司徒郑伯友,为了保护周幽王车驾,骁勇善战,突进突出,最终被乱箭射死……之后,他的儿子郑世子掘突,协同晋、卫、秦等几个国家,共同赶走了犬戎,迎立太子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平王看到镐京断壁残垣,风光不再,又担心犬戎再次侵扰,于是就把都城迁到了东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东周自始。

西周春秋战国楚国历代君王简考(春秋战国1周幽王)(9)

平王东迁

因护国有功,卫侯姬和进爵为公;晋侯姬仇加封河内附庸之地;郑世子掘突继承父业,加封良田千顷;秦国国君赢开原本就是个附庸小国,一直都没有爵位,周平王为了让秦国牵制西戎各国,就给赢开许了个空头支票,把犬戎占领的岐丰之地,赐给了秦国。

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不被大家看好的小小秦国,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一步步的蚕食,竟然把西戎的几十个国家,都给干掉了。至秦穆公时期,成为了西戎的霸主;至秦始皇时期,统一了中国。

“平王东迁”之后,持续了300年的西周宣告结束,周室由此开始开始走向衰弱,叱咤风云的主角则是东周列国。文韬武略、英雄辈出的春秋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