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公司成立前几年,是给好莱坞一些公司做外包,其中有个《幸运兔子》的系列动画,口碑挺好,续签合同的时候迪士尼想涨价。迪士尼22岁就跟三哥罗伊一起创业,创办了迪士尼兄弟制片厂,后来改名为华特迪士尼公司,正是1923年,感觉是刚学会走路就迈上了康庄大道。我觉得,如果把迪士尼公司比作王国的话,那华特迪士尼无疑是这个国家的凯撒。另外,在创意领域,他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至少我这么看的。今天就聊聊华特迪士尼,他是怎么崛起,怎么颠覆动画行业,又是如何伟大的。1.这一切,都从一只老鼠开始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1)

我是林楚方,这是我的第88个故事,

试试搜索行路男,每天只要十分钟,了解世界多一点~

前几天,7月16日D23 Expo 落幕了,D23 Expo 是什么?每两年一度的动漫盛宴,也是迪士尼的动漫展。

D代表迪士尼,23代表1923年,也就是华特·迪士尼公司创立的那一年。

我觉得,如果把迪士尼公司比作王国的话,那华特迪士尼无疑是这个国家的凯撒。另外,在创意领域,他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至少我这么看的。

今天就聊聊华特迪士尼,他是怎么崛起,怎么颠覆动画行业,又是如何伟大的。

1.这一切,都从一只老鼠开始

迪士尼22岁就跟三哥罗伊一起创业,创办了迪士尼兄弟制片厂,后来改名为华特迪士尼公司,正是1923年,感觉是刚学会走路就迈上了康庄大道。

公司成立前几年,是给好莱坞一些公司做外包,其中有个《幸运兔子》的系列动画,口碑挺好,续签合同的时候迪士尼想涨价。

米老鼠一定不怕猫!

小片一上映,观众们就惊呆了,比我们第一次看阿凡达还惊喜。

这小片只有7分半钟,而且是个暖场片,相当于片前广告的位置。但观众强烈要求:电影晚会儿放没事,先把暖场片给我放两遍,一遍根本不过瘾!

米老鼠一下子就火了。

这里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米老师是戴白手套吗?

其实它一开始并没有手套,就裸着两只小黑手,但当时都是黑白电影,如果米老鼠一片漆黑,想象一下,当它把小黑手放胸前,会是什么样子?

就看不到手啦。所以,迪士尼为它戴上了白手套,让米奇看起来更清晰也更拟人化。

2.750名动画师,花了3年,画了一部白雪公主

米老鼠火了以后,迪士尼又推出一部现象级大片,1937年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他把动画片做成电影,不做短片啦!这在当时闻所未闻,虽然当时迪士尼已经甩同行几条街了,但直接从动画界跳进电影界,比网络作家进作协还让人吃惊,跨度太大了。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2)

就是她~小白甜。

而且那是1930年代的美国,没有电脑,更没有软件,一部动画电影,造价是普通电影好多倍,为什么?因为所有动画都要手工画,每一秒动是24帧,意味着要画24张手绘稿。所以,公司750名动画师,三年什么都不干,画了两百多万幅白雪公主,我也很纳闷,哪儿找这么多会画画的。

刚开始大家画的白雪公主,迪士尼很不满意,不是表情不对,就是动作不对,他开始琢磨,哪错了呢?突然灵感来啦,他找了个14岁女孩Marge Champion当模特,然后告诉动画师们,就照着她画别小瞧这个改动,这是动画历史上第一次用真人模特给动画形象做参考,这个做法今天还在用。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3)

影片上映后反响那叫一个大,全球票房达到了85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十几亿美元),这在当年就叫现象级,一举奠定了迪士尼公司的基石。

3.他亲自扮演所有角色,包括扮演一棵树,一帧帧演出来

从米老鼠到白雪公主,包括后来很多动画片,都是现象级作品,制作过程中,迪士尼完全不是按照套路出牌的,之前你们做短片,我就做长片,还要做成电影;之前你们都无声,我就做成有声;之前你们都觉得老鼠恶心,我就把它变成小可爱……

而之前的白雪公主呢,这里插一句,白雪公主故事原版非常阴暗,里面白雪公主的仇人也不是后妈,而是亲妈,后来被白雪公主和王子活活折磨死了,但迪士尼愣把白雪公主改成了温暖的小白甜。

按理说在行业里,很多做法都是约定俗成的,但迪士尼把范式一一打破,他不在行业历史经验里找答案,而是回到原点,回到观众的原点:作为观众,我坐在电影院里,我喜欢看什么?

这是他早期成功的重要原因。当然,更重要的,他是个天才,早期连剧本都不要,为什么?故事就在他脑子里,不需要剧本啊。

每次都是他自己先把故事想好,然后表演给动画师看。他还亲自扮演所有角色,包括扮演一棵树,一帧帧演出来,所以在作品完成前,除了他本人,没人知道故事会是什么样。听起来耳熟吧,没错,宫崎骏也这么做。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4)

猜猜,这是哪一部?

4.“我要造游乐园,要么你把钱找来,要么咱把公司关了”

就这样,到了20世纪50年代,迪士尼又选择迭代了:做乐园。

直接原因呢,是他手底下的员工,不想天天加班闹罢工,迪士尼一点不示弱,你吵我就吵,甚至差点和带头闹事的动手,后来开了一堆人,人手就不够了。这是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大环境变了。

20世纪50年代,电影作为传统媒体,受到电视——也就是当时的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为什么呢?战后十几年,美国经济迅速增长,到处建新社区,而电影院建设速度,跟不上房地产扩张,看电影非常不方便。而电视不一样,坐家里就能看,内容节目也比电影丰富得多,干嘛还大老远去电影院呢。

跟我们现在,传统媒体受到网络媒体冲击的逻辑一样一样的:我电脑手机在哪儿都能看,干嘛还死盯着沙发前面的电视呢?

到1953年,电影观众比1946年少了一半,迪士尼公司是玩电影的,就得考虑转型,造游乐园

但全公司都反对,迪士尼发话了:反对无效。他放话给合伙人,就是三哥罗伊:要么你把钱找来,要么咱把公司关了。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5)

华特·迪士尼,国王和他的小老百姓~

三哥真是欠他的,好,弟弟,别着急,我给你找钱去!带着商业计划书去纽约啦,风里来雨里去,和各大电视台谈判。最后ABC电视公司同意提供50万美元现金贷款,还提供银行贷款担保。

作为交换条件,ABC获得迪士尼乐园35%的股权,还可以在乐园里摆10年摊卖吃的,同时迪士尼还得给ABC免费提供一档每周一小时的节目。

在当时看,ABC简直是狮子大张口啊,但仔细看你会发现,这绝对是双赢啊,同志们,两边都赢大发啦。为什么这么说?

从ABC这边看,除了获得35%股权和10年摆摊权,因为有了迪士尼的独家节目,它的收视率从千年老三,一下跃居第一。

从迪士尼这边看呢,电视是炙手可热的新媒体,每周播你一小时节目给你造势,这是多大的广告。迪士尼当然明白,每周一个小时意味着什么。他亲自上阵,参与节目的制作。

后来统计收视率,超过1/4的美国人都在收看迪士尼的节目,那可是25%的收视率啊!新闻联播高峰时也就这样,这就叫内容营销啊!电视台还帮着造星,比如节目里推出的印第安战士大卫科罗特,在美国的影响力跟猫王和披头士差不多。

5.迪士尼乐园,简直贴心到了毛骨悚然的地步

加州迪士尼乐园开园,是在1955年7月一个周日,三伏天,公园门口的队伍排出去了7公里多。那段时间,ABC的节目,每期内容都根据迪士尼乐园主题来。加州迪士尼很快成为摇钱树。到1955年10月,短短三个月不到,游客比预计人数多了50%,收入也比预期超出30%。

迪士尼乐园的收入,让公司彻底摆脱了投资人限制,那就可以任性啦,想干嘛干嘛。动画片、IP周边产品、媒体宣传渠道、实体主题乐园,环环相扣。

迪士尼绝对是这个产业里,第一个吃螃蟹,第一个养螃蟹,甚至转基因螃蟹的人。什么叫生态?这才叫生态。

去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时,王健林说:“好虎架不住群狼,有万达在,迪士尼乐园20年别想在中国盈利”,当时好多人竖大拇指称赞。结果,今年财报一出,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始盈利了,而王老板呢,干脆把文旅项目给卖了。

那你说迪士尼乐园到底好玩在哪?简单是真简单:迪士尼几十年里,营造了一个童话般、仙境般氛围的品牌,他创作的IP,全世界都熟,他的实体乐园,就把大家熟悉的形象,向往的氛围,在一个空间中展出出来,那人们当然要排几公里的队买票啦。进园子之前,大家就很熟悉很期待啦。再加上,他们那种人性化国际化的服务、灵动的现场演出,都综合在一块,才是迪士尼乐园。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6)

像不像你梦中的城堡。

举个例子,前两天我看了个小视频,一个聋哑孩子在迪士尼玩,米老鼠就用手语跟孩子说,我爱你,孩子一把就抱住米老鼠,那一幕,让我这个大老爷们儿差点泪奔。这种简直贴心到了毛骨悚然的地步。想COPY,容易吗?

硬件容易建,软性服务能力很难培养。所以,迪士尼乐园扩张是非常谨慎的。到今天为止,全球只有6个,美国两个,日本两个,中国两个,分别在香港和上海,巴黎一个,连英国都没有。你玩群狼战术跟他PK,在人家面前,那就是一群土狗嘛。所以,王老板卖掉文旅项目,看来是不准备和迪士尼PK了,从这个角度上,是明智的。

6.没有美国英雄们的创新和努力,美国就不可能成为世界霸主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迪士尼创作的帝国里。但这些厉害只是表象,我觉得迪士尼的厉害就在于统治电影的根本——技术。电影就是技术的产物,而迪士尼可以说,一直统领着动画技术最前沿。

这里可能会有日本动漫粉表示不同意,觉得我把迪士尼捧得过高了。到底哪个厉害?

有人提过一个建议,你可以试试看:把日漫和迪士尼动画声音都关掉,你会发现日漫会变得有点无聊和不知所云,但继续看迪士尼全无障碍。所以你会发现,声优在日漫里非常重要,日漫和迪士尼是有本质区别的。

而华特·迪士尼从一开始就强调,动画片一定要做到只要能演,就绝对不说,要求角色必须用动作来演故事。这也是迪士尼公司坚持很久的准则。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7)

能演的,就不说。

当然你可以说,迪士尼动画再好,也不如宫崎骏对我人生影响大。我觉得这是抬杠,我还说陈凯歌《霸王别姬》对我影响大呢,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嘛。

回到迪士尼公司的历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短片到电影、从电影到乐园,再到这些年我们看到的每一部动画,《狮子王》,《花木兰》,《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每一次都是跨越,是质的跨越,它始终在一步步提高动画行业的标准,制定新的行业规则。

盘点不同版本米老鼠的笑声(米老鼠为什么带着一双白手套)(8)

《疯狂动物城》里,树懒闪电制定了慢慢慢的新标准……

除了创始人华特·迪士尼,你会发现,迪士尼公司很少有个人英雄,但它赢了每一场战争。细思极恐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家公司,人人皆是高手,个个都是英雄啊。

这两周我讲的都是早期的美国企业家,我个人觉得他们都是美国英雄,没有他们的创新和努力,美国就不会成为今天的世界霸主。

想起彼得蒂尔的《从0到1》这本书,从0到1完整的意思是,不仅仅是从无到有,还要做到垄断。

最近讲的这几个人,虽然是陈年往事,但就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你说,他们哪个不是从零到一呢?还有谁比他们更好?如果说当今世界,忘记全球,放眼中国,能做到王者荣耀的,只有小马哥啦……能让他下架的,也只有省略号啦。

最后说一句,你都看到这了,还不动动手指,把这篇文章转给其他人类?

还有更多精彩哦~

科学怪人特斯拉:在网上被吹成神棍,那绝对是羞辱他,他是全人类的恩人,是该好好说说他啦

爱迪生:这位史上发明最多的CEO,死的时候全美国用黑暗纪念他,为什么有人还要黑他?

特斯拉pk爱迪生:一场没底线、没节操、玩儿命的天才科学家之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