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让康熙杀掉鳌拜(是孝庄太后和大臣索尼表演的一曲双簧)
孝庄让康熙杀掉鳌拜(是孝庄太后和大臣索尼表演的一曲双簧)对于鳌拜,康熙没登基前就已经对他有些看法,主要就是鳌拜目中无人,根本没把他这个毛孩子当盘菜,在朝堂上也是有恃无恐。康熙早就对他恨之入骨,只是碍于他手中权势,还没想出好的办法。 康熙名正言顺地继了大统,孝庄看了满心欢喜,可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确保索尼一家死心塌地为康熙服务,还要逐渐消减其它威胁到康熙皇位的势力。仔细琢磨,鳌拜就成了必须清除的最大威胁后患。 随着康熙的继位,孝庄心里盘算着一步大棋,眼前这几位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遏必隆是个墙头草不足为虑,剩下的就是索尼了。可这老小子城府挺深,明里不问政事,暗里却对朝政了如指掌。于是,孝庄决定把突破口放在索尼这边,只要把索尼一干势力拉过来,康熙位子就能保住一大半。 当孝庄亲自来到索府探访索尼病情时,索尼就感到这么几年装病卖傻的日子终于熬到了头,没等他解释原因,孝庄直点主题提出将他孙女嫁给康熙,并直接封为皇后,剩下的就只有索尼一家感恩
在表演舞台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两个人,一人坐在椅子上打手势对口型,一人躲在他背后有说有笑。这种引人发笑的表演形式被称作双簧。而在大清历史上,康熙皇帝的奶奶孝庄太后和索尼也表演了一场双簧作品,这场作品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康熙杀鳌拜一事。那么,这件事情的经过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家知道,索尼起步于皇太极时期,深受皇太极器重,又助力顺治登基,可谓权倾朝野,位列前排。在康熙登基以后,顺治帝给他找的四位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也相继进入权力中心,但这四人都各自心怀鬼胎,都想趁康熙少不知事,好把朝政大权揽入手中。对于这四人的表演,有一个人却站在高处看得明明白白,她就是孝庄太后。
早在顺治重病的时候,孝庄太后就感到朝政不稳,尤其是让不到八岁的康熙继位,又有四位重权在手的大臣辅佐,明里看他们是顾命大臣,暗地里他们却都在明争暗斗。所以,在康熙继位前几年,孝庄一直隐忍不发,暗地里却对四个人进行横向对比,看看谁才是最终辅佐康熙的人。
对孝庄太后的心里变化,别人看不出来,索尼等老臣却是心领神会的,看到孝庄不动,他也不动,于是在四人的夺权斗争中,唯有索尼玩得最聪明,他装糊涂,经常装病不出来。而遏必隆是个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他往哪边站,所以也混得相安无事。唯有苏克萨哈和鳌拜这对冤家亲家,为了抢权争得你死我活,最终苏克萨哈被老谋深算的鳌拜搞了个莫须有,落得满门抄斩。
随着康熙的继位,孝庄心里盘算着一步大棋,眼前这几位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遏必隆是个墙头草不足为虑,剩下的就是索尼了。可这老小子城府挺深,明里不问政事,暗里却对朝政了如指掌。于是,孝庄决定把突破口放在索尼这边,只要把索尼一干势力拉过来,康熙位子就能保住一大半。
当孝庄亲自来到索府探访索尼病情时,索尼就感到这么几年装病卖傻的日子终于熬到了头,没等他解释原因,孝庄直点主题提出将他孙女嫁给康熙,并直接封为皇后,剩下的就只有索尼一家感恩磕头的份了。
孝庄离开索府后,索尼仔细回味着孝庄留下的话,一方面,他明白孝庄选择索家的原因,还是要倚仗自己手中的权力。另一方面,通过姻亲可以保住索家一族从此荣华富贵,尤其是儿子索额图当上国丈后,就不愁后来居上了。把儿子索额图的后路铺好了,孙女又成了大清第一夫人,还有什么比这更荣耀的呢?所以,第二天索尼就早早上朝,迅速提出议案,让康熙亲政,实际上就是宣布解散了四人的顾命大臣职责。
康熙名正言顺地继了大统,孝庄看了满心欢喜,可接下来的事就是如何确保索尼一家死心塌地为康熙服务,还要逐渐消减其它威胁到康熙皇位的势力。仔细琢磨,鳌拜就成了必须清除的最大威胁后患。
对于鳌拜,康熙没登基前就已经对他有些看法,主要就是鳌拜目中无人,根本没把他这个毛孩子当盘菜,在朝堂上也是有恃无恐。康熙早就对他恨之入骨,只是碍于他手中权势,还没想出好的办法。
实际上,鳌拜对于大清是有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反对多尔衮,清朝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写法。即使到了顺治和康熙时期,他也并没有太多的劣迹,只是他做事非常跋扈,习惯了趾高气扬而已。
当康熙终日陪着一帮孩子练习摔跤时,孝庄太后似乎看出了康熙内心的焦虑,于是就对他说,现在局势基本趋于稳定,你想怎么做就去做吧。而此时,除了鳌拜还蒙在鼓里,还准备一试那件黄色的官服时,他哪里知道一张大网已经向他张开。
孝庄太后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机要康熙动手呢?一来四位大臣的势力中,鳌拜替康熙清除了一股,而索尼已经站到了孝庄一边,遏必隆见风使舵早就跟在了索尼屁股后面,只要把鳌拜一派势力剪除掉,孝庄就高枕无忧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会清晰的看出来,康熙杀不杀鳌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孝庄布下的这个大局,既把几股势力逐步化解,又巩固了康熙的皇位,何乐而不为呢?至于电视上表演的康熙杀鳌拜的情节,有些是为了剧情好看。真实的鳌拜并没那么坏,康熙也没有杀死鳌拜,只是囚禁了他。而到了雍正九年时,雍正还追封鳌拜为超武公,其家人世袭一等公爵位,说明当初康熙拿下鳌拜也是时局需要。
虽然说康熙杀鳌拜是件大事,但受益的却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自从索额图的女儿成为皇后以后,索额图就一直升迁,虽然他办事能力较差,还时常受到康熙斥责,但索尼临死前留一口气专等康熙过来,其目的就是要康熙照顾好索氏一族,不得不说,索氏一族在康熙继位和剪除鳌拜的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这里看出,康熙除掉鳌拜,索尼是表演者,孝庄才是背后的指挥,不得不说,这曲双簧唱得非常精彩。(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历史解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