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

为了争黄梅戏发源地也是拼了,曾经在解放后,将黄牛山(也说放牛山)改名黄梅山,牛栏村改名为黄梅村,命名了黄梅亭、黄梅阁、黄梅镇等一系列以黄梅命名的路、道等,可惜只有几十年历史,一查便知。甚至某地在1995年争夺黄梅戏之乡失败,1996年杜撰出古代当地黄梅山上一位名叫黄梅的女子唱的戏而命名黄梅戏,后来当地觉得太过荒唐,就没有继续推广这种说法。为了争夺黄梅戏发源地,编造出几十种黄梅戏被命名为黄梅戏的说法。甚至弄出个黄梅雨季(黄梅天)唱的戏而命名黄梅戏。中国大小300多种地方戏曲有以风雨雷电、季节命名的吗?黄梅雨季是当地独有的雨季吗?显然不是,长江沿岸五省市都有黄梅雨季。黄梅雨季只有几十天,一年有360多天,剩下的日子就不能唱黄梅戏吗?黄梅戏本是由古代农村民间乡野小戏发展而成,在乡野是露天演出的(类似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农村露天电影演出的),古代农人们一边披着雨衣,打着雨伞演着戏,想象力真的是如此丰富!我国300多种大小地方戏曲是有一定命名规则的,很多是以省、州、府、县等地名而命名,例如京剧诞生在北京,川剧诞生在四川,越剧诞生在浙江(浙江属古代越国),庐剧诞生在合肥(古称庐州),安徽凤阳花鼓戏以安徽凤阳县命名,同理,湖北黄梅戏以湖北黄梅县命名也是符合我国传统戏剧命名规则的。黄梅戏是以某地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发展才形成今天的黄梅戏,真的吗?1921年当地下辖的某县县志明确记载:境邑西南,与梅接壤,梅喜演采茶戏,亦称黄梅戏。写得明明白白:与当地西南接壤的黄梅县人喜欢演的戏名叫黄梅戏。同时也记载了当地在当时是禁演黄梅戏的,黄梅戏是在2006年申遗的,距离1921年只有85年,如何以当地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发展?而严凤英则出生于1930年,湖北黄冈黄梅县人桂林栖在安徽桐城蹲点时发现了这颗黄梅好苗子,后加以栽培,1953年严凤英赴湖北黄梅县学习带走《董永卖身》录音等部分传统剧目录音,后被改编《天仙配》上演后,才名满天下的。居然将《蔡鸣凤辞店》的故事改成安徽合肥的故事,改成庐剧的故事。试问在清朝是没有统一方言的,在没有推广普通话的年代,假设发生在合肥成立,黄州(今黄冈)浠水人蔡鸣凤如何与合肥人柳凤英如何在一起生活三年,合肥方言与黄冈方言完全不同,如何交流?蔡鸣凤辞店明明就是发生在黄州府黄梅县濯港镇胡六桥一带的故事,送到黄梅大河镇大河口回浠水,剧本改成三河口就成安徽合肥的故事吗?湖北浠水、黄梅两县历史上同州同府(两县先同属蕲州,后同属黄州),至今两县仍同为黄冈市辖县。殊不知黄梅戏是湖北黄冈土生土长的剧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是有几百年,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用建国后多次更改过的剧本去争夺黄梅戏发源地是没有说服力的。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湖北楚剧、汉剧、东路花鼓戏(楚剧姊妹剧)等湖北楚文化,《蔡鸣凤辞店》、《董永卖身》也是楚剧传统剧目。1952年10月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大赛在北京举行,安徽省只有淮剧(江苏剧种)和小倒戏(当时还未正式命名庐剧)参赛,并没有黄梅戏。1949年中国第一家公立黄梅戏剧团黄梅县剧团在湖北黄冈地区成立,比全国其他黄梅剧团早成立3-4年。1953年湖北黄冈黄梅县人桂林栖创办了安徽第一家公立黄梅戏剧团、戏校,安徽黄梅剧团成立后,派谴以陆洪非为首的代表团,成员包括严凤英、王少舫等赴黄梅戏的故乡黄冈黄梅县取经学习,带走黄梅戏发展史相关资料和部分黄梅戏传统剧目录音回安徽学习,其中就有《董永卖身》后被改编成电影《天仙配》,也为黄梅戏发源地之争埋下伏笔!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1)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2)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3)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4)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5)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6)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7)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8)

黄梅戏的传播与影响(黄梅戏的发展历史绝不允许篡改)(9)

猜您喜欢: